(一)
連昔和徐海玩的盡興,天色漸晚,徐海:“妹妹,我們還是到府衙去吧,栗知府準備了酒席,為我們慶功,我們不能缺席的。”
盡管覺得危險,連昔想帶著徐海馬上離開杭州府,但這畢竟是徐海的一個機會。連昔還是點了點頭,兩個人回到了府衙。
栗知府看著兩個人,眼神里面有一絲不安,盤核桃的手明顯慢了一下。
栗知府覺得,連昔和徐海喝了毒茶,應該已經死在外邊了,想不到兩個人還活蹦亂跳地站在自己面前。
栗知府臉色馬上恢復正常:“怎么樣?玩的高興嗎?”
徐海施禮:“謝謝大人,玩的很盡興。”
栗知府摸了摸胡須:“好,兩位暫時歇息,馬上就到大廳,為徐壯士慶功。”
蠟燭。
十二只手臂粗細的蠟燭,在大廳點燃,如同白晝。
慶功宴會并沒有想象中的熱鬧,只有獨孤一桌。
龐大的大廳,只有孤零零一桌酒席。
連昔感覺既然是求雨成功慶功宴,一定有杭州府的一些富商,名流出席。
這個栗知府太摳門了。
連昔感覺就是鴻門宴,只有官府的人,等一會好動手,后事也好處理,也比較容易封鎖消息。
連昔不知道,栗知府以為徐海兩人必死無疑,根本就沒有準備什么慶功宴,只是看兩個人回來,臨時準備的。
屋里,燭影晃動。
屋外,人影晃動。
仿佛有刀光劍影,埋伏在屋外。
連昔拉著徐海的手,向徐海使眼色。
徐海也覺得氣氛不對,徐海點了點頭。
連昔感覺手心出汗。
屋外,還在下雨。
安靜的雨,沒有閃電,沒有雷聲。
從徐海求雨成功,雨一直下,沒有停。
栗知府安排徐海和連昔坐下,作陪的一共是五個人,一個是胡將軍,剛剛從閻王殿前被徐海救回來的人,兩個應該是胡將軍的部將。
胡將軍看起來身材魁梧,整個人都比較黑,因為大病初愈,臉色略顯憔悴,感覺眼睛還是有一絲兇狠,絡腮胡。
另一面坐在兩個奇怪的人。
奇怪的人?
衣服奇怪,發型奇怪,長相奇怪,矮的奇怪。
他們留著月帶頭,穿著和服,斜跨著武士刀。
竟然是兩個東瀛人。
倭寇?日本人?明朝時候,已經有了日本這個名字。
徐海也感覺到氣氛不對。
栗知府皮笑肉不笑:“徐壯士為杭州府求雨成功,又治好了胡將軍的傷,勞苦功高,請徐壯士上座。”
徐海急忙推辭:“豈敢豈敢,求雨成功都是托了大人和杭州府百姓的福分,徐海才能僥幸成功。”
徐海拉著連昔在胡將軍三人對面坐下。
栗知府坐正位。
栗知府盤著核桃,看著連昔:“小姐,盡管是粗茶淡飯,薄酒一杯,小姐應該把面紗摘下吃飯呀。”
連昔看著栗知府,我摘下面紗,栗知府就能完全看清楚我的模樣,如果栗知府是仇家,怎么辦?
吃飯了,不能不摘掉面紗,終究還是躲不過去,該來的就來吧,管他呢。
連昔笑了笑:“好。”
連昔摘下面紗,看著栗知府。
栗知府的臉上沒有變化,仿佛不認識連昔,核桃還是平穩地在手里轉動。
徐海看著那兩個低矮的日本人:“栗知府,這二位先生衣著奇怪,好像不是本地人呀?”
栗知府摸了摸胡須,皮笑肉不笑:“哈哈哈,好眼力呀,他們是東瀛商人。”
徐海霍然起立:“倭寇?”
栗知府搖了搖手,示意徐海坐下:“埃,徐壯士不要急,他們不是倭寇,是正當商人。”
正當商人?在徐海的眼睛里,東瀛人都是倭寇。
連昔拉徐海坐下。
徐海怒目而視,瞪著雷公東瀛人。
劍拔弩張,氣氛有些緊張。
兩個東瀛人也握緊刀柄,緊張氣氛一觸即發。
外邊突然人聲喧嘩:“公子,你不能進去,今天是老爺宴請求雨英雄。”
“哈哈哈。求雨英雄,我倒要看看是什么鬼。”
“可是老爺吩咐了,禁止入內。”
“拍。”應該是一記耳光的聲音。
“我爹是知府,走開,在杭州府還沒有人敢攔著我。”
燭影搖晃,連昔覺得眼前有一點模糊。
外邊突然一閃,是閃電。真是奇怪,只有閃電,沒有雷聲。
連昔感覺有一點恍惚。
一個人進來了。
是一個公子。
“我爹是知府。”
這句話在連昔耳邊響起。
就像雷聲在連昔耳邊響起。
連昔的眼前突然出現了畫面。
連昔知道自己的身體是誰了。
離散的靈魂,飄忽于虛虛空空,無邊無際。一陣悲涼的琵琶聲,喚醒她身體的記憶。
連昔感覺到風聲。
連昔感覺到寒意。
連昔感覺到一個人的靈魂來到自己眼前。
王翠翹。
王翠翹,明朝嘉靖年間第一歌姬。
好聽的話屬于當紅歌星,天后。
但說白了還是妓女,身份比較高的妓女而已。
連昔在前面有一些無心的話和無意的行為,如連昔無意說過如花這個名字,如花的身份就是一名妓女。連昔也曾經祭拜荒蕪古墓,古墓的主人正是一名妓女。
在連昔無心唱出那首《月兒高》的時候,連昔就想過,自己可能的身份是妓女,但心里不想承認,也不愿意相信。
現實真是殘酷而無奈。
自己現在的身份真的是妓女,這一切,自己必須接受,不靠譜的地府,操蛋的安排。
唉!
(二)
嘉靖三十五年。
大廳。
人頭涌動。熱鬧非凡。
足足有九十九桌酒席。
誰這么大的手筆?
一個大大的,紅紅的壽字在大廳中央。
今天是栗知府的五十歲大壽。
栗知府花重金從京城請來王翠翹,為自己壽辰助興。
大廳里,賓朋滿座。
栗知府的五十大壽之所以這樣大操大辦,是有原因的。
回到二十多年前,當時的栗知府不名一文,家貧,進京趕考兩次不中。
第三次進京趕考,栗知府盤纏被盜,又急又餓,身染重病,流落街頭,栗知府幾乎失去活下去的勇氣。
這一天,栗知府正在沿街乞討。
栗知府來的一家高門大院門口,巨大的朱紅色的大門,大門口兩個白玉獅子,都預示著這家人的財富。
彼時的栗知府呆呆看著大門出神。看門的下人看到彼時的栗知府,大聲呵斥:“叫花子,滾。”
栗知府卷曲著身體,低頭,羞愧離開。
一個高瘦的道人來到了門口,高瘦的道人把他攔住,那個道人看起來有四十多歲,面容滄桑,亂發,短須,手里是一個特別長的拂塵。
道人看了看栗知府道:“兄臺,你在門口等我,我去去就來,回來時候,你我的命運都會改變。”
不名一文的栗知府疑惑,不相信這個道人,但很累了,大口喘氣,還是靠著墻坐下,曬嗮太陽,歇歇腳。
高瘦的道人敲門。
主人問:“是誰?”
道人道:“我是吳道人,我的一個朋友住在你家,我前來拜訪他。”
門里的主人道:“吳道人錯了,我家里沒有住著道人。”
吳道人大聲笑了笑:“我的朋友就住在你家書房第三間,主人不信,我們可以一起去看。”
主人大奇,家里并沒有道人,但吳道人知道家里有三間書房,就開了門讓吳道人進去。
主人與吳道人一起進了院子,吳道人在前面走著,徑直走到第三間書房,第三間書房沒有人,只有在墻壁上掛著一副呂洞賓的畫像。
吳道人指著呂洞賓的畫像道:“這個是我的師兄,前幾年說借我的葫蘆裝酒,現在也不還我。我今天來要我的葫蘆。”
吳道人說著,伸出手像是對著畫像要葫蘆。
畫像中的呂洞賓笑著將葫蘆扔給吳道人,吳道人接過葫蘆,掛在腰間。
主人再看畫像中的呂洞賓,竟然真的沒有了葫蘆。
主人吃驚,下巴都快掉了:“這,這,這葫蘆真的沒有了。”
吳道人笑了笑:“是的,還我了。”
主人大驚,這,這,這是神仙呀。主人對吳道人莫名崇拜:“敢問老神仙要葫蘆有什么用?”
吳道人揮了一下拂塵:“無量天尊,這里幾個府縣,夏天將會有大瘟疫,雞犬不留,我取葫蘆就是回去煉制解藥,裝藥丸用,用來救助你們這里的人。只是我沒有太多的銀子,只能煉制很少的解藥,不能救太多的人,預計這里的人只會活下來一兩成。”
主人大驚,因為剛剛吳道人從畫像取葫蘆,覺得吳道人法力無邊,對吳道人深信不疑。
主人眼珠一轉:如果我來賣解藥,那樣豈不是會發大財?我現在出一千兩銀子,將來也許是一萬兩,不,至少十萬兩銀子,這個是救命的藥,貴一點也有人買。
這個就是壟斷的力量。
主人露出狡譏的笑容,然后馬上面容虔誠道:“我有銀子,愿意借給道長,等煉制好解藥,道長可否讓我賣解藥,救鄉鄰與水火。”
吳道人:“無量天尊,真是功德無量,好,將來我煉制好解藥,就交給施主,救鄉鄰與水火。”
吳道人說著,從葫蘆里倒出十粒藥,藥丸芳香撲鼻,吳道人將藥丸交給主人:“這十粒藥可以救你家的人,剩下的藥我還要買藥材煉制。”
主人吩咐下人取來二千兩銀子,很大的一包,非常重。
吳道人施禮:“我就先收著了。”
吳道人說著,將那一大包銀子裝進口袋,仿佛是一根羽毛一樣輕。
吳道人一拱手:“好,等夏天我煉制好解藥,就送給你,告辭。”
主人滿心歡喜,送吳道人出門,心里盤算著夏天大瘟疫,自己能賺很多銀子。忍不住笑出聲來。只是等夏天過去,并沒有什么大瘟疫,吳道人也再沒有出現,這是后話,不提。
吳道人飄然離開,然后喊墻根的栗知府:“走了。”
吳道人上下打量栗知府:“無量天尊,這位先生,我看你日后必成大器。”
栗知府蒼涼苦笑:“日后必成大器?我現在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也沒有回家的盤纏,又重病纏身,恐怕不久人世。”
那個道人微笑:“貧道姓吳,先生可以叫我吳道人,我看先生只是暫時受挫,日后會有大富大貴,我為你治病,準備盤纏,供你趕考。”
栗知府大喜:“那就謝謝謝道人了。”
吳道人擺了擺手:“無量天尊,以后先生大富大貴,莫相忘就是了。”
吳道人治好了栗知府的病,并且讓栗知府準備《四書》五十知天命一章,吳道人告訴栗知府,今年的考題就是這篇。
栗知府半信半疑,還是多注意了這一章。想不到試題果然是這一篇,栗知府早有準備,中了第九名進士。
栗知府并沒有馬上被重用,他等到花兒也謝了,也沒有等來機會。
郁郁不得志,仍然是意冷心灰,悶悶不樂。
去找吳道人,吳道人神秘微笑:“不著急,機會馬上就來。”
這一天,吳道人神秘告訴栗知府,讓他明天到燕山腳下等著。正午時分,會有一個大家閨秀的小姐,游玩燕山,會不小心扭腳。
吳道人讓栗知府準備跌打藥,然后在燕山等著一個偶遇。
英雄救美的橋段,然后美人就以身相許,歷來都是屢試不爽。
果然,正午時分,一個穿紫衣的小姐帶著丫鬟游玩燕山,不小心扭腳。然后栗知府及時出現,包扎,然后背著小姐,送小姐回家。這個小姐就是以后的栗夫人。
栗夫人的父親是高官,哥哥是將軍。這樣,栗知府有了第一個機會,做了知縣。
再后來,吳道人對栗知府的每一次升遷,每一個機會都能準確算出,栗知府也是對吳道人是信任有加。
對于栗知府,吳道人就是他的貴人,是他生命中的指路人。
現在,栗知府已經是身居四品,做了杭州府的知府,一般的知府都是五品,因為杭州府地理位置重要,物產豐富,所以規格比較高。
一個月前,吳道人來和栗知府告別:“栗大人,我決定隱居修煉,所以想告別大人。”
栗知府大吃一驚:“吳大哥何出此言,是我有什么對不住先生嗎?先生想離我而去。”
謝道人言語閃躲:“不是,栗大人對我如兄弟,只是——”
栗知府看吳道人神情詭異,感覺有不祥預感,就追問:“吳大哥,你我兄弟二十多年了,還有什么隱瞞的嗎?”
吳道人仿佛是下了很大決心:“哎,無量天尊,我不想說這件事,我如果泄露了天機,我會不得善終的。”
吳道人言語閃閃躲躲,栗知府更加懷疑與不安,他不停追問。
吳道人仿佛是豁出去了:“栗大人對我有知遇之恩,親如兄弟,我就直說了吧,一個月后,大人生日后三天,將有大事發生,一件關于令公子,而大人您將更慘。”
栗知府大驚,手中的核桃也掉在地上。
吳道人神色凝重:“您生日的第二天,公子會出事,第三天,您將被雷劈。”
雷劈!
太慘了。
栗知府的腦海里只有這件事,生日三天后雷劈自己。其他的,所有的事情都不在心中,都不在話下,一定要不擇手段,救自己。
栗知府彎下腰,在地上找核桃。
核桃也許滾到桌子下面。或者是某個角落,一時間竟然找不到。
栗知府大驚,因為這些年謝道人說的每一件事都實現了。
因為吳道人預言的每件事都準確實現,栗知府不得不信。
只是遭雷劈,是一件很重的天譴,必須是大奸大惡之人,才會被雷劈。
而自己——栗知府想了想這些年自己的一些所作所為,自己還真的做過一些事情,至于夠不夠雷劈,自己覺得不至于吧。
自己從來沒有親手殺過人,就是縱容兒子強搶民女呀,收一些富商的銀兩呀,審案時候偶爾草菅人命等等。對了,還有,最近有幾個日本商人也和自己走的很近。
這些應該不會遭雷劈吧。
但也說不好,自己也不知道雷公劈人的標準,況且吳道人沒有失誤過。
栗知府突然很擔心。
栗知府跪倒:“兄長救我。”
吳道人搖了搖頭:“無量天尊,天意如此,我不能違背天意,還記得你高中進士的考題嗎?五十知天命,天命如此。”
栗知府抱住謝道人的腿:“兄長,這么多年了,我對兄長如親兄弟,希望兄長想辦法。
吳道人面露難色,長嘆一口氣:“唉,辦法倒是有。”
栗知府看有辦法,臉色緩和:“兄長請直言,我一定不惜一切代價做到。”
吳道人聲音平靜:“首先,大人的生日要大操大辦,以喜氣壓煞氣。然后生日第三天,大人把ZJ省的知府請來七個人,你們八人坐在大廳的八仙桌邊,按八卦方位坐好,等過了那一天正午,就沒事了。”
栗知府有些不明白。
吳道人:“你們八個知府,都是朝廷命官,又按八卦方位坐好,那天雷公來行刑,因為你們都是朝廷官員,是皇權,雷公他不敢行刑。等過了正午,就過了時辰,你就沒事了。”
栗知府拜倒:“謝謝兄長救命之恩。”
吳道人嘆了一口氣:“唉,我泄露天機,恐怕不得善終,無量天尊,無量天尊。”
栗知府為吳道人敬茶:“沒事,謝謝兄長。”
然后栗知府喊道:“來人,我的核桃掉地上了,你們把桌子挪一挪,找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