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我家沒通電很奇怪嗎?
- 重生1986:從收養小姑媽開始
- 毒舌隊員
- 2347字
- 2024-04-26 00:01:43
天色已晚,抬頭仰望蒼穹,仿若被墨潑的畫軸,萬里星空,一條銀河在畫軸中流動,美輪美奐。
“她玩累了,都已經睡了?!标愄煨圩诟瘪{駛,懷里抱著小姑媽,她的小腦袋枕在臂彎中,她輕松均勻的呼吸,小腦袋隨著顛簸的路而輕微的晃動。
“能不累嘛,吃完飯去看了一個多小時的電影?!背酝觑垼愱枎е麄儊淼焦鸹ń值姆庞硰d,找到瘦猴在二樓小房間看電影。
要數看的最認真的莫過于小姑媽和小妞兒,都不愛和北冰洋了,直勾勾看著電影里面的人物。
陳陽伸出右手,看了一眼,“都十點多了,哪個小孩子經得起這么造。”
望著小孩子恬靜的睡顏,陳天雄說道:“還是小孩子無憂無慮?!?
陳陽想了想,不知道他值得是鄧嬌還是對小姑媽有感而發,輕聲開口:
“我不認為你說的是對的,我有其他的觀點,她……小小年紀便心同槁木?!?
“愿聞其詳?!标愄煨勰闷鹨桓煹鹪谧焐?,又放回了煙盒。
“你只是站在你以成年人的視角來看待問題。”
“人類通過眼球看到的事情,來揣以人生的認知,你看著小姑媽的睡覺,感嘆一句,聽起來沒錯,小孩子能有什么憂愁,給她一顆糖就哄開心。”
“我們是成年人,可我們只能見證清醒時的思維,有時候是反思自己,該如何處理的更好,快樂是短暫的,生活是一團亂麻,各種各樣的不順心。”
“數學中,我們可以根據答案和題干逆推過程,可人并不是冷冰冰的題目,人生充滿了許多的變數,最終的結論是我們無法看清自己睡覺時的樣子?!?
“就像你現在看著她睡覺時的無憂無慮,可你知道她的成長經歷,一睜開眼就是為了吃而茍活?!?
“小孩子也有小孩子的憂愁,哪怕是米粒兒那么大的憂愁,在她小小的認知中,同樣是天大的憂愁。”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看不懂的詩和去不了的遠方?!?
“你是不是有許多問題想問我?”
陳天雄打了個哈欠,“確是有許多問題想問你,要不你猜猜我想問你什么事?”
“比如……問我真的是撈偏財的嗎?撈的什么偏財,縣長為什么要請我吃飯?我可以列舉許多。”
“我可以告訴你,我是一名倒爺?!?
陳天雄深深看了一眼,“你為什么告訴我?”
陳陽反問:“這需要理由嗎?”
陳天雄,“你猜的不錯,現在我不想問了,只是有一句話想要提醒你。”
“洗耳恭聽?!标愱柨粗胺降穆?,那是回家的路。
“這生意來錢快,同樣也危險,以后……”
話語戛然而止,陳陽心中清楚他后面沒說完是想讓自己做正當生意,他有自己的打算。
90年代,隨著雙軌制的消失,倒爺這行當也泯然眾人。
初始資金夠嗎?
不夠!
對于陳陽而言,手中的十幾萬在普通人中可能一輩子都賺不完,放眼特區、香江來看,就像九牛一毛上面的毛尖尖,不值一提。
參照物不同,定義域不同。
“我知道,我心中有數,你不用操心。”
陳天雄疑問道:“你不怕我舉報你嗎?”
陳陽笑道:“用我給你搏一個前程,我非常榮幸。”
陳天雄選擇性失憶說道:“我困了,我要睡覺,今天的對話我什么都沒聽見?!?
…………
葫蘆村。
陳陽抱著小姑媽和陳天雄摸黑朝著房子走去,在不遠處有一盞亮光閃爍。
夜晚的村莊,格外的靜謐,在狗叫都能傳出一里地的晚上,汽車的轟鳴聲瞬間打破夜晚的寧靜。
不少人都迷迷糊糊半夢半醒,又沉沉睡去。
陳陽迎著亮光,走進發現,陳母李桂芬提著煤油燈站在門口,緊接著陳陽失神般低愣怔在原地。
不由想到前世,讀幼稚園的時候,畢業工作放假日,辭職下海半夜賣魚,總有一道身影在不遠處等著自己。
意識回歸他發覺胸口悶得透不過氣,語氣有些嗔怒:“媽,都這么晚了,你怎么還沒睡?我現在19歲了,能不能別老是當我是小孩子?!?
李桂芬披了一件外套,聽出了小兒子語調中的關切,打了個哈欠,哄小孩一樣說道:
“是是是,咱們陳硯知長大了,以后肯定是個娶了媳婦兒忘了娘的主。”
“我起來和你們說一聲,開水瓶中有熱水,樓上的床鋪開好了,你們倆去洗澡,盆、毛巾、拖鞋……都放在你房間,天雄侄子你的床在樓上第一間房?!?
“陳遲遲交給我吧?!苯淮宄?,李桂芬接過陳遲遲,非常輕,像抱著一團棉花。
“謝謝桂芬嬸嬸?!标愄煨鄱Y貌道謝。
陳陽家是兩層磚瓦房,中間是堂屋,左邊的灶房,右邊是一件臥室,挨著上二樓的樓梯,樓上有六間臥室,不過樓上有兩間臥室里面放的是被褥等一些雜物。
磚瓦房毗鄰是一間雜房,里面放一些鋤頭、風車、禾桶、曬墊、雞罩……等農具。
陳陽找了一根蠟燭,從自己的臥室將陳天雄的洗漱用品拿到了灶房,陳天雄問道:“陳硯知,你們家沒通電?”
陳陽白了他一眼,“我們這邊電線桿都沒有,你說的不是廢話,你當咱們這和東川省一樣?!?
“你不是倒爺嗎?我看你在縣城好像挺流弊的?!?
“大哥……用電需要縣委大院和電管站批,我再怎么流弊,也不敢指揮機關,你當我是煞筆吧?!?
陳陽用水瓢從水缸里給他挖冷水,將竹編外殼熱水瓶遞給他,道:“自己兌熱水?!?
在83年,國院批準了建立100個農村電氣化縣,城鎮和村級成立了電管站,農村電氣化由縣擴展到城鎮和鄉村。
電力短缺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這一歲月段是艱苦的,未來看過去,國家現在是全球第二的發電量。
東數西算、西電東送、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的超級電力工程,每家每戶都晚上燈火通明,繁榮昌盛。
隆和縣城還好,畢竟國營企業擺在那里,圍繞著城鎮建設,城里有點也不奇怪。
管轄其下的村莊,幾乎沒有通電,隆和縣西北的小鎮,像農村電氣化縣更多聚集在特區和附近的省。
隨著85年國院批轉《關于集資辦電和實行多種電價規定》,國家統一建設電力和統一電價的辦法,鼓勵地方、部門和企業投資建設電廠。
隆和縣縣委大院鄧縣長上任的兩年,經常往沿海地區跑,人家港商聽說隆和縣在內陸西北,便打消了投資的意愿。
南省地圖偏中央的身份,一些敢做敢想,有野性的人,在成功創辦許多中小企業。
鄧縣長也曾交涉過,結果是老板表明力不從心,聽說西北地區政策不明,一不小心竹籃打水一場空。
目前,縣城有個發電廠,但供能只能維持縣城內的用電,通俗來說,發電量不足,工廠時不時的出現斷電,需要再建幾個發電廠來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