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典農中郎將
- 三國:徐州佃戶,喂養天下
- 清風見云舒
- 2356字
- 2024-12-06 00:10:00
典農中郎將并非大漢官職,而是劉備在許昌之時,參考曹操設立的典農都尉,重新建立的官職。
典農中郎將,秩比兩千石,和一個郡守不相上下。
劉備此番可以說對李易極為看重了。
畢竟,他雖然掛著朝廷左將軍的名義實際上也就剛到手的南陽一郡。
現在等于說是將整個南陽托付給李易了。
身肩重擔,李易也不能像之前一樣,安然曬太陽了。
南陽本是一塊盆地,四周皆有山嶺,北為伏牛山、外方山,東南方為桐柏山,西有武當山。
為其提供了天然的屏障,同時南陽上連關中、東臨潁川、往南便是樊襄戰略位置也極其優越。
關鍵是境內水源充足有唐白河,均水、淆水流經境內,對于作物種植水力灌溉提供了天然的條件。
南陽為東漢第一大郡,下有三十余縣,不過劉表勢力強于張繡,臨近襄陽的縣城都處于劉表控制之下。
張繡實際控制的便是南陽附近二十余縣城。
不過即便如此,可耕種田地也有十萬余頃,并且因為關中李傕郭汜作亂,不少流民南下,到了宛城被張繡接納。
南陽人口也增加了不少。
現在等于是一片寶地擺在李易面前只等著開發了。
想要種好田,先得修水利。
宛城氣候適宜種植水稻。
不過眼下,宛城附近百姓,暫時還是種植的粟米沒有引進水稻,故此水渠建設并不完善。
李易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修建水渠。
正好當下已經過了種植稻米的時節,他不用急著春耕,可以騰出手來修建水渠。
“主公,眼下春耕時節已經過去,我欲先規劃出軍屯田地來,挖掘水渠,以便明年水稻種植能夠順利。”
“水稻種植,子禾你最有心得,我依你的。”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干。
劉備這點道理還是明白。
“好。”李易點頭隨即道:“我已經規劃出十萬畝土地作為軍屯田地,這些土地皆需開挖掘水渠,進行連通以便明年灌溉。”
“在下麾下人手不足,還需要主公助力啊。”
李易雖然頂著典農中郎將的名頭,他麾下可是沒有一兵一卒,挖水渠的事,不能讓他一個人干吧。
“此事,是我的疏忽,這樣我讓二弟引軍供子禾你調遣如何?”
“關將軍虎熊之將,豈能跟我來忙活著農事?還是請主公,讓劉將軍或者龔將軍引軍相助吧。”
關羽帶兵練兵都有一手,讓他來幫自己挖水渠,李易可沒那么大臉面。
倒是劉辟龔都二將,麾下士卒出身黃巾軍,大多都是窮苦百姓,先前便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戶,用來挖水渠最好不過。
“嗯~子禾所言有理,我這便是和他們交代。”
“主公僅僅憑借士卒挖掘水渠,效率太低,還請主公出面召集百姓相助。”
招募人手這事,讓劉備這個大漢魅魔來,可是再輕松不過了。
劉備聞言一愣,隨即笑道:“哈哈,好個李子禾,原來是來征調我的?”
“主公,賢明遠揚,在百姓之中威望甚高,若有主公出面,挖掘水渠一事定然能事半功倍。”
“另外,我還會從這些百姓之中征集一些青壯組成府兵。”
“府兵?”
劉備還是第一次聽見這個詞,心中疑惑不已。
“子禾,何為府兵?”
“所謂府兵乃是在下想出一種有利屯田保境的兵卒,這些兵卒,忙時耕種,閑時訓練,戰時則可以用來守土。”
劉備眼前一亮:“這府兵,兵民結合,既可以耕種產出糧食,也可以作為兵源用來守御。”
“若是廣為推廣下去,豈不是可以全民皆兵?”
“哈哈,那自然不行。”李易搖頭否決了劉備的想法:“府兵也需青壯方可組成,普通百姓強行為府兵,反而有害無益。”
“是我太想當然了。”劉備不好意思笑笑:“不過,子禾此法,即便是只招募普通百姓,我軍也可平白多出萬人來啊。”
如今劉備接納張繡降兵之后,兵力已經臨近一萬五千兵馬。
放在一郡之地來看,可謂實力雄厚。
若是再有一萬府兵作為后備兵源,那他睡覺怕是都會笑醒。
“子禾,我這便去招募百姓。”
心情激動無比劉備,當即親自下場去征集百姓組成府兵。
“那在下就助主公,可以招攬來一大波人手。”
笑著告別劉備,李易又趕往自己府上。
占據宛城后,身為典農中郎將的李易也是獲得了一處府邸。
住所定下來了,李易也是安排糜節,幫他將自己娘許氏以及小妹李清接過來。
眼下已經到了。
回到府上,果然見許氏和李清翹首以盼等待多時了。
“易兒。”“大兄。”
“娘,小妹。”
一家人團聚,三人笑容滿面。
許氏激動道:“易兒,你可算是來了,可是擔心死我了。”
許氏到了新野后,久等不到李易,每天是心急如焚,還好后來有李易書信才讓她安下心來。
“孩兒這不是沒事嗎?”李易寬慰道:“孩兒現在是玄德公帳下典農中郎將,每年兩千石俸祿呢。”
“好呀。”許氏大為驚喜:“如此喜事,若是你父親泉下有知,也可安心了。”
“哈哈。”
一番交流后,將許氏和李清安頓好。
李易又謝過糜節:“糜小姐,多謝你接回我娘親。”
“這點小事,何必客氣。”糜節面色輕松。
“如今我娘親都來宛城了,倒是可惜小姐之前買的三百畝土地。”
“怎么會可惜呢?我都交給二兄打理了。”糜節樂道:“若非你提前叮囑,我將出來少部分家業安置在新野,當下糜家可是難過了。”
因為撤離的匆忙,糜家在徐州的大半家業都擱置下了,也就糜節聽李易的,提前運輸些資產到了新野囤積著。
李易寬慰道:“糜公一心為了玄德公,玄德公必不會相負。”
“嗯~”
辭別糜節,李易又去尋到高順。
府兵需要訓練,論練兵,當下誰比高順精通?
李易將自己組建府兵的想法告知高順,并笑道:“府兵訓練,便需要高將軍助力了。”
高順沒有任何遲疑,直接點頭應下:“末將定然全力以赴。”
誰讓李易不僅是劉備的典農中郎將還是呂布的女婿呢。
“那便謝過將軍了,我還得去城外田地巡查一番,且先失陪了。”
“好。”
辭別高順,李易則獨自來到城外巡查田間。
天氣風和日麗,田間百姓們種植的粟米一片青綠,不過因為沒有間苗看起來有些駁雜。
李易思量著日后得在各縣安排農學課堂,召集百姓傳授種植知識另外促進百姓交流。
所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人多智慧多,一番交流可以大幅提高百姓種植的技藝。
劉備這邊動作很快,半日便拉起了近千人的隊伍,作為府兵的兵源。
李易只能中腹誹:不愧是劉玄德。
對于這些百姓,李易全部交給高順由高順進一步挑選,將適合成為府兵的青壯留下。
余下的人則編為普通屯田兵,只負責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