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著手農事
- 三國:徐州佃戶,喂養天下
- 清風見云舒
- 2259字
- 2024-12-06 00:10:00
劉備這邊大力招募青壯作為府兵兵源。
高順這邊負責挑選府兵,然后進行簡單操練。
李易這邊則是帶著劉辟龔都二將麾下士卒,以及當地百姓修挖水渠。
耗時一月,三方各司其職,水渠挖掘已經進入章程,不需要李易再操心,府兵也初具規模達到三千余人。
時間來到六月。
曹操傷勢已經好轉,并且將泰山賊收剿,整個徐州全境徹底落入他的掌控之中。
同時,天子劉協聽聞劉備占據南陽,距離許昌頗近,而且曹操尚在徐州,欲遣使聯合劉備出逃許昌。
可惜,事情敗露,參與衣帶詔事件的董承王子服等人盡數被鎮守許昌的曹仁誅殺。
曹操也因此心生警覺,將劉協遷移至陳留,心中更是對劉備怨恨不已。
恨不得立刻發兵南陽來討。
不過,礙于北方袁紹,實力越發恐怖,且有南侵之意,加上自己傷勢未好,徐州新定曹操不得不按耐下討伐劉備的心思。
沒有曹操威脅,而南邊劉表因為和劉備是同宗,知他新定宛城不僅沒有加以戒備,還送來些糧草幫助劉備。
這使得劉備可以放心發展。
六月乃是夏玉米播種的日子。
李易當然不會錯過時節。
當下,新添了這么多府兵,加上劉備的聲氣不小,關中百姓紛紛來依附。
宛城糧食壓力倍增,李易也得掏出些家底來。
玉米種植簡單,田地耕好之后,挖出小坑,放入種子埋好即可。
李易示范一遍,下面的府兵便可以獨立種植。
因為府兵人數不少,李易又將他們細分成三隊,挖土、放種子、埋種子各司其職。
一番操作下來,耕種效率大大提高。
“子禾,聽聞你又有新作物正在種植?”
劉備聽聞李易組織府兵大力耕種玉米,也是親臨田間,加以視察。
“對,當下種植的作物叫玉米,乃是一種主糧。”
“主糧?”劉備眼前一亮:“子禾的意思是說,這玉米可以大量食用?”
“那是自然。”
玉米可以烤可以煮,還可以磨成粉,做成窩窩頭,都是好吃食。
“此物畝產如何?”
李易思量片刻說了個保守的數字:“跟我種的稻米差不多吧。”
“嗯?”劉備神情一僵。
李易種的稻米可以是七百多斤,難不成這玉米也能產七百多斤?
“子禾,你這玉米難不成,也有七百多斤?”
隨行的糜竺,略顯難以置信。
“呃~”李易想了想道:“五四百多吧,比稻米要差一些。”
南陽地理李易并不熟悉,故此他把產量又降低了一些。
“四五百斤。”劉備聞之滿臉歡喜:“夠了,夠了,有四五百斤足夠了。”
對于一畝粟米一百斤出頭的劉備而言,畝產四五百斤,已經是個非常不錯的數字了。
簡雍盯著黃色的玉米種子,有些好奇:“子禾,你這玉米,種出來是何種模樣?”
“跟高粱差不多吧。”
“高粱?”
“就是蜀黍!”
漢末高粱已經在北方大面積種植,算是主糧的一種,劉備等人都知曉。
張飛眼前一亮:“此物竟然是那模樣。”
“那蜀黍可以釀酒,不知你這玉米能不能釀酒啊?”
高粱酒可是好東西,張飛格外喜愛。
李易點頭:“自然可以,而且味道不錯呦。”
玉米酒可是傳統酒類之一,后世廣為流傳,好酒的普通人家都會自行釀造一些。
“那等你這玉米種出來,俺可一定要嘗嘗。”
“三弟。”劉備瞪了一眼張飛,沉聲道:“當下流民聚集,百姓困苦,正是缺糧之際,這玉米種出來,當先用來救濟百姓,豈能給你釀酒喝?”
釀酒需要耗費大量糧食,劉備對于糧食釀酒一事,是持反對態度的。
當然,究其根本還是因為糧食不足,太過珍貴,用來釀酒,太過可惜浪費。
“俺就是隨口一說,大哥何必當真。”張飛略顯委屈,悻悻道。
白了張飛一眼,劉備招呼道:“好啦,子禾還要主持播種,我等也不要打攪了,待到秋收之時,再來瞧著玉米吧。”
“嗯~”
劉備等人離開,李易則繼續主持播種玉米。
并且李易還發現一件大好事。
他腦中的糧種店可以自動刷新。
之前,在西莊種植水稻時,因為規模不大,消耗太少,李易沒有注意到這點變化。
現在,因為田地多了,需要更多的玉米種子,李易這才發現這個問題。
他每日將玉米種子從店中拿出后,第二日還會自動補充上。
如此一來,他便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種子。
原本他還擔心,店中的種子取光了之后,便無法保持高產的糧食了。
因為,后世的種子,都是特殊培育的二次種植效率會大大降低。
現在,他有不斷的新種子補充,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有了不斷的種子,玉米的種植速度飛快。
一月下來,宛城附近三千余畝土地皆種上了玉米。
當然,這些田地,全是軍屯田地,由府兵負責種植。
百姓那邊,李易暫且沒有進行推廣。
也沒辦法大面積推廣,沒有提前種出來示范一下,普通百姓是絕不會輕易嘗試去大量種未知的糧食。
畢竟,一旦收成不好,那可是會餓死人的。
故此,李易也沒有著急推廣,而等這一批軍屯的玉米種出來,他不用推廣,百姓也會爭相種植。
劉備在南陽大量召集流民的動作,不出意外的引得劉表注目。
蔡瑁更是趁機進言:“姐夫,那劉備剛剛拿下南陽,就大肆招攬流民,聽說他還組建了什么府兵,其野心不小啊。”
“一些流民而已,玄德素來愛護百姓,對流民加以救濟有何奇怪?”
劉表一臉滿不在乎:“至于什么府兵,南陽一地條件有限,兵馬過多,劉玄德他如何養的過來?”
“德珪,我知道你對劉玄德占據南陽心生不滿,但你也不可信口開河,暗自揣摩他人想法。”
“姐夫,我絕非危言聳聽,我可以打聽過了,劉備麾下典農中郎將李易,最近組織府兵,種了上三千余畝的玉米。”
“據說,那玉米可得高產的很,姐夫不可大意。”
“玉米?此為何物?”
“呃~”蔡瑁一時語塞:“此物,我也未曾見過。”
劉表眉頭大皺:“你既然未曾見過,怎么知道其高產?”
“這~”
蔡瑁張張嘴,想說些什么,卻又說不出來。
劉表見狀不理會他,自顧自向前走去并道:“我荊襄地區,物產豐富,糧食充沛,即便那玉米如何高產,區區三千余畝有何可擔心的?”
劉表并不把所謂的玉米放在眼中。
劉備說到底就一個南陽郡,他麾下手握五個郡,還有長沙一個產糧大郡,怕什么三千余畝玉米?
這不是笑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