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三哥偏心
- 我在水滸當(dāng)潑皮
- 吃吃藥
- 2085字
- 2024-04-15 19:48:35
“提轄,楊某多有得罪,勿怪!”誤會解除,楊志知道眼前這人就是仗義豪爽的魯智深,當(dāng)即抱拳賠罪。
他自幼流落關(guān)西,和魯智深有同鄉(xiāng)之誼,更何況兩人都是行伍出身,做過低級軍官,共同點(diǎn)頗多,卻有點(diǎn)惺惺相惜的意思。
“不妨事,制使無需客套。”魯智深也是歡喜得很,拍著胸脯,哈哈大笑道:“灑家在這山上都要閑出鳥了,眼下制使入伙,少不得要討教幾番。”
兩人手拉著手,隨著張安上山。
到了大殿上,小嘍啰奉上茶水,張安問道:“制使,我姐姐一家可還好?”
楊志放下茶碗,剛要站起來,卻被張安勸下,他只得抱拳道:“回哥哥的話,林教頭一家都好。”
魯智深不是個能藏得住心事的,抓耳撓腮了好一會,忍不住好奇道:“制使是將門之后,又有這樣的本事在身,本應(yīng)前途光明,如何會落在這等境地?”
被問到了傷心事,楊志臉色悻悻,憤憤道:“當(dāng)著哥哥和提轄的面,再沒有什么難以啟齒的。”
吸了一口氣,他繼續(xù)道:“如今這茍且的世道,將門之后又能如何?楊某空有一身本事卻不能上陣殺敵,只得在高俅帳下聽用,那廝卻要我押送花石綱。”
“哪料想押送船只翻在黃河里,高俅那廝必不會輕饒,楊某便只能流落東京街頭,不想又被潑皮牛二欺辱,楊某難抵羞辱,一怒之下殺了那廝,幸得街坊百姓求情,才免了死罪,刺配大名府。”
“大名府梁中書賞識楊某,抬舉我押送給太師蔡京的生辰綱,楊某再三小心,不想還是著了賊人的道,丟了生辰綱,眼下走投無路,報國無門,只能落草為寇了。”
講到這,楊志再也忍不住,失聲痛哭出來。
他本是將門之后,如今卻要讓祖宗蒙羞。
魯智深心有戚戚,他又何嘗不是如此?
其實(shí)楊志話未說盡。
山東境內(nèi)山頭林立,他為何偏偏來投奔二龍山?
原來失陷花石綱時,他想過投奔梁山,那時梁山寨主還是王倫,他見此人氣量狹窄,便負(fù)氣走了,這才會輾轉(zhuǎn)流落到東京街頭。
有道是好馬不吃回頭草,如今再次失陷了生辰綱,即便梁山易主,他也不想入伙梁山。
又得老熟人林沖的推薦,欽佩張安的義士之名,這才有了投奔二龍山的念頭。
他到底還有將門之后的驕傲和矜持,也有做人的底線,卻不想跟毫無原則的土匪同流合污。
那怕是當(dāng)了婊子,也總要扯一塊牌坊遮羞。
張安安慰了一番,請楊志坐了第三把交椅,介紹給小嘍啰們認(rèn)識。
又讓人領(lǐng)楊志下去休息。
楊志走后,魯智深還在感慨。
一來是同病相憐,二來心中歡喜。
多了楊志這員虎將,山寨實(shí)力壯大,自己也有了打架搭子。
張安卻想起一件大事。
太師蔡京在朝中權(quán)勢熏天,女婿孝敬的生辰綱被劫了,可不單單是錢財?shù)氖拢@是赤裸裸的打蔡太師的臉。
朝廷肯定要追究,注定是一場猛烈的報復(fù)。
智取生辰綱的始作俑者遲早要露餡兒,緊接著就會上梁山。
王倫早已經(jīng)死了,吳用自然沒辦法鼓動林沖再火并一遍。
可吳用的目的僅僅是火并王倫?
從頭到尾,他想的是為晁蓋謀奪梁山的頭把交椅。
或者說,王倫是誰并不重要,吳用惦記的是頭把交椅。
這么一想,林沖可就危險了。
“九弟,有件事要拜托你。”
崔九聞言,臉色一陣錯愕,他見張安少有的嚴(yán)肅,又用了拜托兩個字,便知道此事非同小可。
“三哥只管吩咐就是。”
張安臉色凝重,一字一句道:“我請你帶一句口信給林教頭,日后若是有個叫晁蓋的投奔梁山,便直接退位讓賢,讓出頭把交椅。”
“這......”崔九還在沉思著,李四卻跳腳喊道:“三哥莫不是糊涂了,梁山寨主之位是咱們兄弟背著掛落才替林教頭爭取來的,如今卻要讓,是什么道理?我不服!”
“四哥息怒。”崔九揉著下巴,嘴角露出一抹詭笑,道:“若是弟弟所料不差,三哥這招是以退為進(jìn)。”
張安笑道:“知我者,九弟也!”
李四看看張安,又看看崔九,訕笑道:“三哥和九弟打的什么啞謎?”
張安狠狠剜了他一眼。
崔九分析道:“若是弟弟所料不差,將要上梁山的這伙人,不但本事足以和林教頭分庭抗禮,甚至江湖名望也能壓林教頭一頭,如此三哥才會想著用這種辦法。”
張安連連點(diǎn)頭,道:“不錯,所以這一趟非九弟不可。”
魯智深后知后覺,總算聽了個囫圇,當(dāng)即怒道:“竟有人惦記林師弟的寨主之位?說不得灑家也要去一趟!”
雖然魯智深不知道什么人這么大膽,但見張安如此緊張,又點(diǎn)了心腹崔九親自辦這件事,便知道事態(tài)嚴(yán)重。
眼下楊志入伙,山上倒也不用非要魯智深坐鎮(zhèn),想到這,張安道:“如此也好,提轄能去,便萬無一失了。”
魯智深聽出弦外之音,哀怨的看著張安,悶聲道:“賢弟說話忒不爽利,放心,灑家都聽崔九兄弟的,絕不自作主張。”
張安搖頭苦笑。
崔九打著圓場道:“三哥放心,一路上弟弟必會和提轄哥哥商量著來。”
李四聽了,卻不干了,叫嚷道:“三哥,弟弟毛遂自薦,愿意陪提轄哥哥和九弟走一趟,有人要對林教頭使壞,我可不同意。”
他那點(diǎn)小心思,如何瞞得住張安。
便是崔九也揶揄的看過去。
呸,你下流!
你那是惦記林教頭的安危?
你分明是攙錦兒姑娘的身子!
借公費(fèi)旅游之名,行沾花惹草之實(shí)。
這么正氣凜然,你是怎么說得出口的?
張安不耐煩的揮揮手,道:“好了,你也去。只是一路上對著九弟,少擺哥哥的架子。”
李四諂笑道:“三哥休要小瞧人,到了梁山,弟弟也跟九弟還有提轄哥哥商量著來,絕不敢自作主張。”
張安搖著頭,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說道:“只需聽差,不許商量!否則,你還是留在二龍山吧!”
李四眼神哀怨,覺得非常沒面子,幽幽說道:“三哥,你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