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埔軍校《孫子兵法》課
- 李浴日
- 735字
- 2024-04-02 10:36:50
出版說明
Publisher's Note
黃埔軍校,這個曾經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杰出的軍事將領。黃埔軍校產生于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由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幫助下創辦而成。作為中國現代軍事教育的開端,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文化的集中體現,被奉為“武經冠冕”,其豐富的辯證思想,不僅被廣泛傳播,而且在軍事領域以外得到關注和應用,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的中國智慧,具有常讀常新的不朽價值,其“止戈為武”的和平宗旨正是人類社會的共同追求。
本書作者李浴日別名春清,在上海求學期間,改名為“浴日”,喻指“御日”(抵御日寇之志)。他曾任黃埔軍校教官,是我國近代著名軍事學家,與浙江蔣百里、云南楊杰同為軍事學三巨擘。
李浴日博學多才,畢生盡瘁兵學。青年時代誓以發揚《孫子兵法》與中國兵學為志業,立足于中國古代兵家的代表性著作,以《孫子兵法》文本為理論基礎,兼容并蓄各家論述,意在重新闡述孫武完整的軍事思想體系。
本書以李浴日1947年增訂再版《孫子新研究》為底本,該書初稿于1936年草成,次年付上海商務印書館首印,暢銷一時。1939年,黃埔軍校教育處印發此書。李浴日對《孫子兵法》原理原則的批判分析,與其哲學思想淵源的探究等,頗有創見。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副會長吳如嵩將軍曾稱贊“李浴日是一個很有成就的兵學家”。
李浴日先生在本書中對《孫子兵法》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考證孫子生平和世系、譯解《孫子兵法》原文,搜集古今案例并給予分析,援引了同時代許多海外學者、軍事專家的學術著述。出于對李浴日先生原著的尊重,編者并未改動。書中后有歷史定論的人物,敬請讀者慧眼甄別。
由于時代語言習慣不同而形成的文字差異,編輯時對著作按現今的使用方法作了統一處理,酌情刪減了部分較為陳舊或參考性不強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