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格:激蕩年代的小城大事
- 吳國方
- 532字
- 2024-04-02 11:12:09
01 匆忙的早晨
章家橋在清泰街東段的東河上面。20世紀60年代中期,路名改為“立新路”。菜場也隨之更名,叫作立新路菜場,肉店叫作立新路肉店,豆腐店、飲食店也都以此命名。當(dāng)時這股“改名”之風(fēng)刮起,杭州的大街小巷都“面目一新”換上了新名字,卻苦了送信的、問路的,就連住了幾十年的老杭州人也搞不清這條路在哪里。等到大家都搞清楚了,這些路名又被改了回來,這次苦了后來到杭州工作的人,不知道老地名指什么地方。

章家橋菜場前陽光如水,灑在匆匆忙忙買菜的市民頭上(1983年)。
章家橋菜場在橋的東南面,過橋便是,隔壁是肉店,對面是飲食店,旁邊還有豆腐店、年糕店等。那時飲食店的燒餅油條是杭州人喜歡的食物。杭州人早上大多吃泡飯,隔夜飯用開水泡一下,或放在煤爐上煮一下,用咸菜、醬瓜或腐乳來下飯。條件好一點的買兩根油條蘸著醬油;貪圖方便的人,就買兩個燒餅夾一根油條,邊吃邊走去上班;時間充裕一點的,就再買一碗豆?jié){坐在店里吃。每天早晨,炸油條的鍋前都會排起長隊,那飄起的油煙夾著油條的香氣彌漫在空中,讓路過的人都咽著口水。
當(dāng)時,杭州多數(shù)家庭都是雙職工,孩子也要讀書或上幼兒園,每天早晨便是人們最忙的時候,必須在8點上班以前把菜買好,把家里的事安排好,才可出門。早晨,就成了他們匆匆忙忙“打仗”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