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草中鴿(2)
- 沃爾夫岡·克彭 “戰后三部曲”(套裝共3冊)
- (德)沃爾夫岡·克彭
- 1118字
- 2024-03-28 18:21:24
石油從大地的靜脈中涌出,原油,水母的血液,恐龍的脂肪,鱷魚的鱗甲,蕨類森林的濃綠,巨型木賊,沉陷的自然,人類之前的時代,被掩埋的遺產。由侏儒看守著,他們吝嗇、精通魔法、生性惡劣。傳說,童話,魔鬼的寶藏得見天日,為人所用。報紙上說些什么?石油之戰,爭端尖銳化,人民的意志,把原油還給人民,石油短缺的艦隊,針對輸油管的襲擊,軍隊守衛鉆井架,沙阿[1]完婚,圍繞孔雀寶座的陰謀,隱身幕后的俄國人,波斯灣的航空母艦。[2]石油令飛機往來不息,讓新聞界無暇喘息,石油帶給人恐懼,用不算太猛烈的爆炸驅動著送報人的輕便摩托。報販們伸出凍僵的手,摸到油墨未干的報紙,悶悶不樂,罵罵咧咧,被風吹得東倒西歪,被雨澆得渾身濕透,啤酒讓腦袋變沉,煙草浸透了神經,睡眠不足,噩夢未散,皮膚上留著情人或伴侶的氣息,肩膀上的刺痛,膝蓋上的風濕。這個春天很冷。那些新鮮事也毫無暖意。緊張關系,爭端沖突,仿佛生活在應力場中,東部世界,西部世界,又好像生活在拼縫處,或者是斷裂帶。時間多么寶貴,戰場上喘息的間隙,都來不及好好透口氣,備戰又開始了,備戰讓生活變得昂貴,使快樂受到限制,到處都藏著火藥,足夠把這個星球炸上天。新墨西哥的核試驗,烏拉爾山的核工廠,他們在倉促修補過的大橋廢墟里鉆出爆破室,他們討論著建造又準備著拆除,他們任由已經出現裂痕的東西繼續分崩離析:德國分裂成了兩塊。報紙散發出運轉過熱的機器的氣味,從中還能聞出噩耗,聞出慘烈的死亡、錯誤的判斷、如同兒戲的破產,聞出謊言、鎖鏈和污穢。層層報紙粘在一起,油墨暈開了,連通篇的恐懼都被浸透。新聞標題在大喊大叫:艾森豪威爾視察駐德美軍,要求德國做出防務貢獻,阿登納反對中立化[3],協商陷入僵局,難民怨聲載道,數百萬人被強迫勞動,德國巨大的步兵潛力。養活各種畫刊的是飛行員和軍官們的回憶,是那些堅定不移的隨波逐流者的懺悔,是各種人的回憶錄,勇敢的,正直的,無辜的,被震驚了的,被耍弄了的。越過鑲著橡樹葉和鐵十字的衣領,他們從報刊亭的墻面上投來憤怒的目光。是在推銷報紙上的廣告版面嗎?還是在征召一支軍隊?而空中轟鳴著的飛機,屬于另外一些人。
注釋
[1]指伊朗沙阿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1919—1980)。伊朗石油業自20世紀初一直掌控在由英國政府操控的英伊石油公司手中。“二戰”后,伊朗國內對石油國有化的呼聲越來越高。主張削弱英國影響、反對王權專制主義的民族陣線政黨領袖穆罕默德·摩薩臺(1882—1967)與美國政府支持的沙阿巴列維陷入了權力斗爭。
[2]原書中字母全部大寫的詞句,中譯本用楷體表示。
[3]冷戰背景下,美國提出重新武裝聯邦德國以對抗蘇聯,維持西歐的和平與穩定。聯邦德國首任總理康拉德·阿登納(1876—1967)反對中立化,堅決主張重新武裝德國以及參加西方軍事防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