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樂妃
- 罰晉
- 閩南愚客
- 2035字
- 2024-04-19 00:02:25
陸蔚不敢不喜,不成想,孟亮被褫的騎都尉,這會兒又賞到自己頭上了。
“臣,多謝殿下。粉身碎骨,必報殿下大恩!”當即,他作真誠姿態,鄭重下身拜謝道。
騎都尉隸屬于光祿勛,掌禁軍騎兵,秩比兩千石,九品中列第六品,原本是一個風光的朝官軍職。
無非是這些年來,京城局勢一年數變,中樞失權,外鎮王侯常任意表薦麾下出任朝職。其中少數會嚴格遵守章法,上疏朝廷,請求冊封。不過,多數的還是“假理”,是為“提前許給你一個官身”,等王業大成之時,再正式冊封。
這一類“假理”的官身,通常連印綬都沒有,就算有,八九不離,也是府內私鑄。朝官未得朝廷錄冊,在國家來看都是不被認可的。
不過八王之亂時期,朝官遠不如藩王“府屬”值錢。
對陸蔚而言,有聊勝于無,但凡有官身,今后遷移他處,也能有個體面的自報身份。
夜宴持續到深夜方才散離。
諸賓客醉態百出,就連成都王本人都昏睡了一二回,而之后諸事無論荒誕與否,待到次日天明,都將被置之腦后。
在宴席末時,劉淵特意來找陸蔚對飲了一杯,二人還討論了一二先秦百家的學術思想。
陸蔚不得不佩服,劉淵對漢學修為頗深,知之甚廣。
次日凌晨,鄴城迎來了一場小雨。
淅淅瀝瀝,冷冷清清,暑氣盡泄,秋意闊步而來。
鄴城王宮的后園,有引漳水修筑而成一片水塘,水塘邊曲廊的小亭下,一名十三、四歲的少女,在幾名仆婢的陪伴下,正趴在石砌欄桿上,向著水塘里投喂魚食。
她圓圓的臉蛋仍有幾分嬰兒肥,脖頸纖細修長,身材卻嬌嬌小小,是一種長不大的娃娃樣,一身縑制長裙曳地,髾(shao)帶層疊,薄紗罩衫輕披在肩頭,玉肩鎖骨隱約可見,竟又有一種故意扮作大人一般的嫵媚。
小亭的石椅上,還倚坐著另外一位十八、九歲的少婦,華發高髻,飾以金色步搖,端正雍容,有著內家之主的儀態。她黛眸習慣性的低垂,總有一種心事重重的樣子。
“好了,巧奴,你都故意賣關子許久了,快跟阿姊說說,昨日在宴會上可有看中哪一家的郎君?”少婦向正在投喂魚食的少女催問道。
“阿姊,巧奴哪里敢賣關子,真真是沒什么好說的。昨天的那個位置,著實不好,看了許久,大多也只是看到客人們的后背嘛……”巧奴無精打采的說道,字里行間,還透著一二小女孩鬧著小情緒的味道。
“那至少陸家的幾位小郎君,你可是都見到了吧?”
“見是見到了……”
“殿下原本的意思,就是讓你多看看那幾位陸家小郎君,可有欣賞得來的。你倒是好,還想著挨個兒將殿上的人,全看一個遍么?”
石椅上的少婦,正是成都王司馬穎的王妃樂妃。
樂妃一門始于微寒,其祖樂方,起家于郡縣小吏,機緣巧合之下,出參曹魏征西將軍夏侯玄軍事。樂方之子樂廣,少年時因長相清秀,得遇夏侯玄置評和資助,至此之后,樂家方才有了平步起云的機會。
樂妃乃樂廣之女,憑著父祖得遇貴人的提攜,昔日的寒門,只用了短短一二代人的時間,便成功躋身士族世家之列。
昨日王宮設宴,成都王也是有意為妻妃宗族的女子物色一門親事。
時下鄴城,廣聚了天下名士,正值他王業蒸蒸日上之際。
吳郡陸機一門陸續北遷入鄴城,更是錦上添花的妙事。
這些時日,殿下對陸機一門喜愛有加,自是巴不得能在君臣關系上再添一份親系。
不過,就眼前看來,樂妃的從妹巧奴似乎對陸家兒郎并無太多興致。
而這便讓樂妃有些為難了。
“感覺陸家的那幾位郎君,都好呆哦……跟其他家的那些郎君們,好像也沒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好一會兒后,巧奴嚅喏著聲音說道,是一種心不甘情不愿的樣子。
她一邊說著,一邊貪玩的向池塘里投去魚食,激起了魚群陣陣跳躍。
“好呆?”樂妃聞此言,不由怪奇的抬起頭看向巧奴,疑惑不解。
今時今日,中原局勢動蕩不安,成都王執督北方權勢正盛,樂家若不緊依成都王,只怕風雨之下,稍有不慎,家門必會一夜傾覆。
當然,她也曾想過,自十二年前司馬宗親們接連蕭墻內斗,已經不止一二位有權有勢的親王、外戚橫死于九闕璇墀(xuán chí)之下,殿下年紀輕輕,卻總想著預聞國政,唯怕稍有不慎,又會步前人后塵。
可又有什么辦法呢?
亂象已生,天下何處還有安寧?
樂氏一門短短三十余年的家業,得之不易,守之更難。既然已經追隨了成都王,那只能在這一條路上繼續傾囊下注了。
“我見陸家那位大郎君,可一點也不呆啊。”昨晚,她也是伴在巧奴身邊的。
不得不說,陸家那位大郎君形顏雖然黑瘦,卻也反襯出一股陽勁,確與洛中、鄴城這些地方的士大夫子弟大有不同。
又合此子學識滿腹,一席“千里馬和伯樂”的論說,駁得好幾位殿下的宿臣啞口失言。
一度,都還讓她不自禁多看了幾眼。
“他的話……確實不呆,不過,孟叔叔說他巧言令色,不是一個可靠的人。”巧奴歪著小腦袋,有些苦惱的說道。
此言一出,一旁陪侍的仆婢之中,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宦人露出一絲苦笑。
樂妃看向了那老宦人,問道:
“孟玖,你為何要對巧奴說這些?“
“王妃息怒,老奴也是就事論事,擔心巧奴公子將來會有不稱心。”老宦人言語溫和,畢恭畢敬,盡顯一副忠誠老成之姿態。
樂妃深知,孟玖伴成都王的年歲甚至都要多過自己,至今日,對方幾乎已經被殿下當做家人來看待。
縱使是她本人,這些年里也多受對方關照入微,于內于外,家中諸事,這位老仆還是有一些言語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