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大戰余波
- 人在三國,開局盤點天下謀士
- 吾漣仰
- 2430字
- 2024-09-23 23:46:55
“中郎,這煤為何有股臭味?”
面對卓膺的疑問,馬良卻反而是展露笑容:“若它沒有這股臭味,反倒才令人傷神。”
盡管煤炭是煉制焦炭的絕對主材,但卻并非是所有的煤炭都能煉制焦炭。
按照煤炭之中煤化程度高低,可以分為褐煤、煙煤和無煙煤,其中無煙煤雜質最少,燃燒最為充分,污染也最少,是最為理想的燃料煤炭。
但想要煉制焦煤,不管是雜質太多的褐煤還是雜質含量最少的無煙煤卻都難以勝任,僅有部分煙煤可以足堪大任,因而也被稱之為煉焦煤,是所有煤炭之中價格最高者。
哪怕現代以前,在元明開始大規模煉制焦煤的古人也是意識到了這點,并有‘煤則各處產之,臭者,燒熔而閉之成石,再鑿而入爐日燋’的總結。
而具備揮發性的臭味,正是其中最為顯著的特點。
其實在三石煤礦挖空之后,鄰近之處亦是發現了其他的煤礦,明顯只是被地質活動將一處大的煤礦分隔成了幾處而已。但張之洞卻還是選擇放棄從本地采煤,大費周章從江西運煤鑄鐵,就是因為此地煤礦品質不佳,燃燒多有黑煙。
也因此,馬良便懷疑三石煤礦是少見的煉焦煤,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啊?”
卓膺聞言,面帶不解。
煤炭越是清潔無味,燃燒所產生的黑煙越少,這不是常識嗎?
但看著馬良的背影,卓膺卻是不由對自己這所謂的常識產生了動搖,若是常識管用,這煤鐵礦藏還需等到今日方才得見天日?
搖搖頭,卓膺還是選擇無條件的相信馬良,沒再多問。
馬良在親自聞過這煤炭的臭味之后,雖是不免覺得嗆鼻,但卻難掩心中喜悅。這三石煤礦少說也有幾十萬噸煤炭,對于現代化的龐大需求確實是杯水車薪,但打個曹魏絕對是綽綽有余了。
“巨承,立刻集結人手。”
卓膺聞言,立刻將傳達命令之后,卻也湊到了馬良身旁,頗為期待的問道:“中郎,我等又要去找尋什么天材地寶?”
正在溪流中洗手的馬良卻是甩了甩手上的水珠,擺手道:“不,今日暫且先這樣,諸位都辛苦了,先回城中去罷。”
“這就要回去了?可是……”卓膺抬眼望了望天空,太陽雖是已經開始下落,但距離落山明顯還有些距離,不由脫口而出道:“中郎,可是我等這才進山四五個時辰,距離天黑少說還有三兩個時辰,當真不再找尋一番嗎?說不得還能找到銅礦什么的,一舉將鑄錢的問題也解決了。”
卓膺不過是隨口一說,近乎是異想天開的許愿罷了,世間銅礦最是稀少,不然也不會以此當作鑄幣的材料了。
“銅礦么……”馬良稍作沉吟“你別說,這里還真有,不過光是眼下這些就已經夠我們忙活的了,就先別好高騖遠了。”
啊?!!
馬良隨口一句話,給卓膺本就搖搖欲墜的三觀補上了最后一擊。
開山采礦,歷來都是國家大事,每一處礦藏會設置專門的鐵官進行管理,怎么到了馬良這里,就仿佛路邊隨處可見的野狗一般,要啥有啥,甚至還開始挑挑揀揀。
可馬良的語氣,卻完全不似玩笑一般,而對于馬良的能力,在今日接連大開眼界之后,卓膺自然也是不敢有任何懷疑。
不過,在逐漸接受現實之后,卓膺頓時產生了一個更為大膽的想法。
“那金礦呢?”
這次,輪到馬良露出疑惑神情了,不解的望著面前這個魁梧的漢子。
不是,你擱著許愿呢?
而瞧見馬良的神情,卓膺也明白自己純屬異想天開了,不過他卻不愿就這樣放棄,而是又小心翼翼問道:
“那銀礦呢?銀礦也成……”
馬良實在無語,沉默許久,方才走到對方身前,鄭重道:“卓膺將軍,請牢記,我是來找礦的,不是來變戲法的。”
“可是這也沒什么差別啊……”
卓膺撓著腦袋,小聲嘟囔道。
……
而在夏口擺酒設宴,慶功封賞之后,畢竟江陵才是南郡心腹所在,劉備又帶著一行人馬返回江陵,組建北面防線抵御曹軍威脅的同時,也開始著手收復此前大戰中一直作壁上觀的荊南四郡。
而不等張飛、趙云所率兵馬趕到,這荊南四郡便盡皆望風而降。
盡管對這些墻頭草一般的人物劉備是打心眼里的看不上,但畢竟這四家在當地經營多年,根基深厚,貿然行動難免打草驚蛇,經過諸葛亮諫言,劉備最終還是決定讓其擔任這四郡太守,只是督繳錢糧。
畢竟,盡管夏口一戰以曹操敗兵撤走告終,但曹操仍舊坐擁北方,是世所難匹的大敵,而西面巴蜀屯兵對峙,東面江東也因為夏口難免心懷芥蒂,若是荊南四郡處置不當,將不可避免的陷入四面為敵的困境當中。
此外,由于在夏口一戰之前,曹操便將南郡劃分為了襄陽、臨江兩郡,并分別設立了太守,劉備雖是將臨江郡更名為了宜都郡,卻也未曾設職遙領襄陽郡太守。
大戰得勝之后,劉備也終于有時間處理這些宣稱方面的瑣事,以關羽為蕩寇將軍,并遙領襄陽太守,張飛則為征虜將軍,領宜都太守,算是對曹操戰前自大行徑的有力回擊。
而就在馬良進山尋礦的同一時間,夏口城中,卻是迎來了一位熟人,面帶和善笑容,似乎尋常富家翁一般,但卻在衛兵的接引下徑直來到關羽面前。
此人正是江東來客,魯肅魯子敬。
“許久未見,關將軍威嚴更甚,真是世間良將。”簡單一禮,魯肅笑意盈盈。
關羽居于上位,盡管對魯肅來訪的目的心知肚明,卻還是佯裝茫然不解道:“子敬因何來訪?”
“你我兩家相結秦晉之好,自當是該經常走動,何須緣由?”魯肅安然落座,只是推脫道。
性子最傲的關羽卻無暇與他玩什么虛與委蛇那套說辭,而是直截了當的將話挑明:“哦?既是秦晉之好,為何此前我領兵前來夏口解圍,那呂蒙卻反倒倒打一耙,那周瑜又為何領兵撤走,不曾派出一兵一卒相助?”
此話一出,即便城府深喉如魯肅,卻也險些滿頭大汗。
自己前來正是奉吳侯孫權之命,前來討要夏口。
雖然他心中也清楚劉備費了大力才攻下的夏口是絕不會輕易拱手讓人的,但畢竟兩家是唇亡齒寒的盟友,今后面對曹操威脅也少不了協同為戰,不管怎么說起碼都要維持表面上的和諧。
而這也就給了他魯肅游說斡旋的空間,即便當真是討要夏口無望,但分勻夏口附近一些駐地,兩家一同派兵在此地把守總不成什么問題。
如此一來,在夏口附近山中探得的銅礦,也能尋機進行開采。
卻不想,關羽竟是絲毫不顧及這所謂的聯盟之誼,一上來便毫不猶豫的挑明兩家在夏口之戰中的功勞對比,全然不給他進行游說的空間。
如此情景之下,若是自己再搬出所謂聯盟之誼壓人,只怕無異于是自取其辱了。
“罷了,看來只能采用公瑾之策了!”
魯肅心中暗嘆一聲,隨后也不好多待,起身施禮,就此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