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動物交換身體(共3冊)
- (日)川崎悟司
- 943字
- 2024-03-15 16:02:52
青蛙
Frog
青蛙的體態非常適合大幅度的跳躍式移動。原因之一是,當青蛙完全伸直后腿時,它們的大腿、小腿以及后腳掌的長度幾乎一模一樣。當青蛙收起后腿,讓自己處于Z字形蹲伏姿勢,同時依次打開各關節并拉伸肌肉后,就可以如彈簧一般爆發出難以置信的力量。

青蛙人
青蛙人變身法

青蛙

青蛙的后腿骨骼

■ 結構 更輕且更堅固的骨骼
青蛙以出色的跳躍能力聞名,而同樣是兩棲類動物的蠑螈以及爬行類動物中的蛇和蜥蜴,它們就不會跳躍,只能爬行。此外,相對于青蛙的蛙式泳姿,大多數兩棲類與爬行類動物在水中時,只能靠扭動長長的身體和尾巴來游泳。運動方式與骨骼構造緊密相關,正是這些差異,使得青蛙相對于其他兩棲類或爬行類動物更顯獨特。
首先,青蛙全身的骨塊數量較少,不夠靈活,無法像其他爬行類或兩棲類動物那樣蜿蜒前行,但正是由于堅硬沉重的骨塊較少,青蛙的身體變得輕巧了。其次,骨塊與骨塊的融合在減少數量的同時提升了骨骼強度。人類膝蓋以下的小腿部分由兩塊長骨——腓骨與脛骨組成。而青蛙通過合二為一的方式提升了后腿的強韌度,從而能夠完成強有力的跳躍動作。
除此之外,青蛙是沒有肋骨的,因此它們的腹部極為柔軟,跳躍著地時能起到緩沖作用。但同樣由于沒有肋骨,青蛙用肺部呼吸時胸肌并不起作用,而是要通過收縮喉頭將空氣送進肺部。
人類與蛙類的骨骼比較

■ 演化 逐漸演變而成的輕量型骨骼
讓我們通過演化圖來看一看青蛙是如何演化的。圖?

圖?
1995年,人們在古生代中二疊世的地層中發現了被命名為原蛙的化石,它是青蛙和蠑螈共同的祖先。盡管其面部特征與現生青蛙很相似,但嘴里長有牙齒,身體較長,還保留著尾巴和肋骨。估計它可能像蠑螈那樣在陸地上爬行,而不具備跳躍的能力。

圖?
之后,馬達加斯加島上又發現了距今2.5億年前的三疊尾蛙化石,這種蛙被認為是目前最古老的青蛙。盡管牙齒的消失和肋骨的退化被看作是最接近現生青蛙的特征,但三疊尾蛙的身體與四肢不具備現生青蛙的特殊性。此外,現生青蛙只有9塊脊椎骨,骨塊數的減少讓脊柱變得又短又粗,十分結實,而三疊尾蛙不但有24塊脊椎骨,而且尾巴依然存在。更為重要的是,從它仍沒有變得很長的后腿來看,三疊尾蛙應該還不能跳躍。圖?
發現于中生代早侏羅世的韋氏蟾,則被認為是長得最像現生青蛙的物種。它有10塊脊椎骨,后腿特別長,看起來與現生青蛙幾乎沒有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