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清....又是該死的張克清....”鰲拜聽到哨探的消息后,氣得咬牙切齒的大罵了起來。
望著已經是穩勝的戰場,鰲拜是真的很想把戰果擴大下去。可是哨探給出的消息是,張克清的軍隊已經出現離他們差不多十五里的范圍。
如果他們繼續在戰場上磨蹭下去,極有可能會被張克清的軍隊給追上。
他們還要跟張克清帶領的軍隊開戰嗎?
鰲拜想了想他那能連發數發不用裝填子彈的短銃,還是不敢想下去。
張克清的軍隊就跟變態一樣,絕對不是自己這點人能對付的。要對付張克清的軍隊,沒有個數萬的大軍不可能行。
也許要后金中最為精銳的鑲白旗人馬才能對付。
....
“哈赤....”
此時,從懷遠望著大同左衛趕的鑲白旗旗主愛新覺羅.多鐸猛的打了一個“哈赤”。那突然間的猛烈起伏,讓他不小心扯了一下四肢和面部的傷口,帶來了一陣的疼痛感。
“是家里的小娘們想我了嗎?”多鐸雖然被裹得像個粽子,但是還是忍不住心中的淫欲。畢竟他新娶的福晉可是他的親表姐,那模樣可是長到了他的心里去。
而在多鐸淫想著種種的時候,有哨探傳來信息,前面出現有大量的明軍,讓他定奪戰事。
對此,多鐸卻是滿不在意的讓自己麾下的固山額真和木哈吉,去對付起敢來擋道的明軍。
此時出現在鑲白旗前面的明軍,是寧遠總兵吳襄和山海關總兵尤世威帶領的關寧鐵騎軍。
他們兩人是由崇禎下令調派過來馳援山西大同府戰事的。
可是在皇太極帶著大軍圍攻大同府鎮城池時,他們兩個都不敢在野外直面皇太極的兵鋒,而是選擇守城。
后來皇太極大軍一連五天都攻不下大同府鎮城池,就轉而去攻大同左衛。
見皇太極攜大軍離開后,他們兩人也知道這次遠馳大同沒有干出什么功勞,關鍵還一直無視宣大總督張宗衡的傳檄,這事傳回朝廷必然是要追究罪責的。
所以他們兩人就想著皇太極都已經帶著大軍離開大同府鎮城范圍,附近最多也就是小股后金軍在游走,他們正好帶著軍隊出城收拾一下這些后金軍,弄點軍功出來抵罪也是不錯。
但讓吳襄和尤世威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大軍才剛出城不久就遇上多鐸帶領的鑲白旗軍經過。
這沒有遇上鑲白旗軍還好,他們還能以各種借口逃脫過去。
現在都遇上了,他們要是一箭不發就逃跑掉,回頭估計免不得會落下一個“畏敵如虎”的罪名。
戰事很快打響。
雙方很快就交戰,但是吳襄和尤世威本來就是無心應戰,所以他們很快就戰敗退走。
當聽到底下的人來稟報這次作戰勝利時,多鐸正被俘虜來的女子服侍下吃著東西,是頭也賴得抬的夸贊了一聲。
那樣子似乎是對這次勝利是完全不在意。
相反,多鐸覺得要是和木哈吉打了敗仗,他是完全不介意把和木哈吉降下來做其他人的奴才。
鑲白旗大勝過后,多鐸下令收拾戰場,全軍休整一番后再出發。
.....
此時,鰲拜也下令了讓全軍停止追擊。
可眼看就能擴大勝利的戰果,鰲拜卻下達這樣的命令,讓他手底下幾個牛錄額真都很是不理解,就紛紛來到鰲拜面前詢問是發生了什么事情。
對此,鰲拜是更加的惱火。
他總不能說自己是懼怕張克清的大軍來臨吧!
可自己要是不給出解釋,哪怕這些人是自己手底下的奴才,他們也是會有怨言。這事要傳了出去,也會對自己的名聲有影響。
“那明將張克清帶領的軍隊已經在十里外,你們誰有想法去跟他們一戰嗎?”鰲拜直接就拋出了問題。
聞聲,五個牛錄額真都是沉默了起來。
要他們去跟張克清的軍隊開戰?那跟去送人頭有什么區別。
先不提張克清那軍隊都是清一色的暗甲鋼盔,單是那全員都是鳥槍就夠他們難以忍受的了,還有那恐怖的“萬人敵”呢?
現在想想,他們心里都在犯怵。
鰲拜見狀,也明白他們心中的想法應該是跟自己的差不多。
隨即就對著他們五人說道:“你們既然都不想,那我們就遵循大汗的命令,趕緊退往拒墻堡如何?”
“主子說得是,大汗的命令要緊,那張克清的明將,我們回頭再來教訓他。”牛錄額真葛亞力春應聲道。
其他幾人也不是傻子,也是趕緊應聲,哪里敢有反對的意見?
鰲拜見他們幾個牛錄額真都很識趣,就下令讓大軍立馬撤出戰場,趕往大同左衛那邊去。
急著撤離的鑲黃旗軍連戰場都是草草收拾完自己人馬就算完事,至于那些俘虜的明軍,他們都懶得帶走了,直接就丟在戰場上。
鑲黃旗的這番操作讓那些以為自己就要被后金韃子斬于刀下的明戰步兵們很是奇怪,他們紛紛以為自己是祖上保佑或者是真武帝君顯靈了,才讓那些后金韃子沒有斬殺他們。
相對于那些步兵們的荒唐想法,曹文詔卻完全不是這么認為。
但事出反常必有妖。
曹文詔實在想不明白后金韃子明明可以大敗他們,甚至是要斬殺絕大部分的步兵都行,為什么卻要放了他們,急匆匆的離開了戰場?
隨著時間的流速,曹文詔是眼睜睜地看著鑲黃旗的人馬離開,卻不敢再追擊。
等鑲黃旗的人全部離去后,曹文詔便帶著人去收拾起了戰場。
戰場橫七豎八都是自己戰兵的尸體,鮮血染紅整片的草地。
在戰場收拾得差不多的時候,曹文詔收到了探查消息的斥候回來稟報,在離懷遠城外五里左右發現了來自保安州城過來支援大同府的援軍。
援軍由鎮虜堡參將張克清帶來,共三千人左右。
聽著斥候傳回來的消息,曹文詔終于是明白了鑲黃旗的兵馬為什么會急匆匆的退出戰場了,原來是比他先一步探到了朝廷派來援軍。
“可惜了,我要是能早點知道有3000援軍到來,拖上一拖再與那后金軍開戰,或許能打出一點不錯戰績。”曹文詔不免唏噓地嘆聲道。
但事已至此,他也無能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