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今日,只能選一個
- 人在大唐,開局與武家為敵
- 池驚幾
- 2408字
- 2024-03-09 18:00:00
送走了突厥使團。
天色尚早,剛過申時。
張觀棋被上官婉兒帶到了另一處宮殿——武則天的寢殿上陽宮。
這個時期的武則天,除了召見朝臣和重要會晤之時,會親臨明堂、文思殿,其余公務基本都在上陽宮處理,奏章大多也是送到此處。
剛進上陽宮。
張觀棋就見到一群宮人抬著剛才那架四名士玉屏風,小心翼翼地將屏風安置在了正殿門口。
整個過程,這些宮人都專心致志、誠惶誠恐,不敢有一絲錯漏。
問過上官婉兒才知道。
兩日前,突厥使臣給大周出那兩道謎題時,附帶了一個條件:若是有人能解開謎題,突厥會將屏風贈與大周。
很顯然,張觀棋解開了突厥謎題,所以,這架玉屏風現在便成了突厥使臣送給武則天的禮物,宮人們自然不敢馬虎。
在進偏殿之前。
上官婉兒有些不放心,交代了幾句:“張小郎君,你今日解開了突厥使臣的謎題,算是為大周立下功勞,陛下又得了這架屏風,心情甚好,才特許你一刻鐘,專程聽你陳情此案。你可要把握好分寸。”
聽聞此言,張觀棋輕輕點了點頭,拱手道:“多謝上官舍人提醒!”
隨后無話。
二人在偏殿候了約莫一炷香的時間,武則天才姍姍來遲,但心情確實不錯,開口便是一道爽朗的笑聲:“張小郎,你可有功名?”
張觀棋愣了愣神,急忙搖頭回道:“陛下,晚生并無功名在身。”
武則天走到案前坐下,惋惜道:“你如此才華,理當進入仕途。不過,今歲科考已然結束,不如朕特封賞你一個官職,意下如何?”
張觀棋沒想到,武則天居然會在此時此地,提出給他封賞一個官職這樣的話,難道……武則天心里,已經有意放過張家了?
不管怎么樣,張觀棋覺得此事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遂輕聲回道:“陛下好意,晚生實在無意推辭。可現在,晚生仍是戴罪之人……”
“這好辦,朕赦你無罪。”
武則天說得輕描淡寫。
“那,我的家人呢?”
張觀棋內心有些忐忑不安。
“如果朕問你,在你的前程和家人之中,今日只能選一個呢?”
武則天說這話的時候,目不轉睛地盯著張觀棋,似乎很認真嚴肅。
“前程固然重要,可家人身陷囹圄,晚生不可能只求一人獨活,而棄他們于不顧……陛下,家叔的謀逆罪是被人冤枉的,請明察!”
張觀棋回答得不卑不亢。
他很清楚,武則天剛才問他的那個“二選一”的問題,看似是讓他做一個選擇,實則是為了考驗他的人品。
不愧是心思縝密的女帝。
稍微頓了頓。
武則天轉過頭,先看了看上官婉兒,又看了看張觀棋,才意味深長地說了句:“好,既然你自己選擇了兩條路中最艱難的那一條,那朕今日便給你一刻鐘。你倒是說說,今日刑部來報,張論古在獄中已經俯首認罪,簽字畫押,白紙黑字清清楚楚,何來冤屈?”
張觀棋深吸一口氣。
先是以最快的速度,把整件事情在腦海里梳理了一遍。
然后,才緩緩問道:“陛下,您聽說過《羅織經》嗎?”
武則天眼帶疑惑:“未曾。”
張觀棋接著說道:“陛下日理萬機,沒有聽說過這本書很正常,此乃洛陽郡令來俊臣所撰,是一部詳細講述了如何羅織罪名、制造冤獄的奇書,書中所載手段之狠辣,恐怕前無古人,亦后無來者。”
“家叔未做之事,自然不會承認。可他之所以會在獄中簽字畫押,定是被來俊臣嚴刑逼供所致。重賞之下有勇夫,而重刑之下則必有冤情啊!”
聽罷,武則天眉頭微蹙,半信半疑地追問道:“當真有此書?”
還沒等張觀棋回答。
站在一旁的上官婉兒竟先開口接了話:“陛下,關于來俊臣的這本《羅織經》,微臣略有耳聞,只是從未見過此書真容。”
說實話,張觀棋有些詫異,他不知道上官婉兒為何會有意幫他。但轉念一想,無論如何,有人相幫,總比自己一人孤立無援要好。
遂繼續說道:“陛下,晚生所言,句句屬實。除此之外,來俊臣還和魏王私下有勾連,明里暗里助魏王謀太子之位,以享天下……”
話還沒說完。
武則天就抬手截了話:“你可知,私下詆毀誣陷魏王,該當何罪?”
魏王,就是武承嗣。
是武則天的親侄子之一。
說起來,武則天對武承嗣、武三思這倆侄兒確實極盡恩寵。所以,二人暗自以為,大周的太子之位必定落于他們二人之手。
至于是誰,還得要斗。
所以,這倆人表面和睦、內里較勁,早已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了。
以武則天的縝密心思,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兩個侄子為爭“太子之位”所干出的那些荒唐事?不過是選擇睜一眼閉一只眼罷了。
方才,張觀棋還只是剛一提及武承嗣,武則天就著急打斷他的話,很明顯,武則天對武家人的維護之意,已經昭然若揭。
若此次張觀棋拿不出實際的證據,來證明武承嗣和來俊臣之間相互勾結、制造張家冤獄的真實性,恐怕難以保住全家性命……
“陛下,晚生自然知曉誣陷朝廷重臣的嚴重性。所以,才不敢有半句虛言……家叔正是因為無意間撞見了魏王和來俊臣的秘密,才被他們聯手構陷,誣以‘誅九族’的謀逆之罪!”
張觀棋沉穩且有力地說道。
“什么秘密?”
武則天壓著怒火。
“魏王和梁王兩家的子弟都在國子監就讀,而家叔乃前國子祭酒,曾在散學后無意間聽武延基和武延秀提及……魏王私下豢養死士!”
說及此,張觀棋略頓了頓,臉上閃過一絲想說又不敢說的神情。
想來,自古任何一個帝王都不會覺得臣子豢養死士是一件小事。
武則天自然也不會例外。
但畢竟此事牽涉到武家人,武則天并沒有立即表現出太明顯的憤怒之意,似乎,這件事還在她的心理承受范圍內。
而關于武則天聽完此事的淡定反應,張觀棋也預料到了七八分。
所以,他還留了一手。
“陛下,還有一件事,晚生不知當講不當講?”張觀棋故作為難。
“講!”武則天話有怒意。
張觀棋再次表現出左右為難的神情,皺著眉頭,壓低聲音回道:“魏王近日身體欠佳,故而在私底下……咒您駕崩,好讓位于他。”
“大膽!你說此話,可有憑據?”武則天終于有些按捺不住了。
“武延秀親口所說,他父親擔心活不過陛下,曾前往長壽寺祈求長壽,并且,還用了巫蠱之術,剪小人咒您……早日歸西。”
最后幾個字。
張觀棋說得很小聲。
畢竟,武則天已然年逾古稀,對涉及死亡的話題,終究還是心懷忌諱的,想來也只有給武承嗣扣上這頂帽子,才能激怒武則天。
果然。
殿內的氣氛陡然緊張起來。
感受到武則天的憤怒,張觀棋當即把握時機:“若是陛下不信,大可帶上親衛,立即親臨魏王府邸搜查。但是,不能走漏了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