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 人在大唐,開局與武家為敵
- 池驚幾
- 2037字
- 2024-03-10 10:00:00
張觀棋之所以有底氣,提出讓武則天前往武承嗣的府邸當(dāng)場搜查,是因為他讓蘇份做的第三件事,便是做個小人放入武承嗣的臥房之內(nèi)。
張觀棋知道,東籬的輕功很是了得,這點小事應(yīng)該難不倒他的。
雖然,這種方法不太光明磊落,但與武承嗣用來對付張家的手段相比不足為道,張觀棋不過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罷了。
眼下。
無論武則天多么偏寵武家人。
一旦事涉巫蠱,有人要咒她歸西,相信武則天不會輕易放過的。
少刻,武則天陰沉著臉,對上官婉兒說道:“婉兒,你速持朕之手令,秘密調(diào)動三百親衛(wèi),著便裝前往魏王府外,等候朕令。”
“是,陛下。”
上官婉兒領(lǐng)命而出。
約莫一炷香的時間之后,武則天換上便裝,帶著張觀棋坐上了同一輛馬車,也快馬加鞭地往魏王府邸的方向駛?cè)ァ?
——吁!
隨著一聲馬兒的嘶鳴聲,馬車緩緩地停在了魏王府邸的東街門。
剛下馬車,武則天就見到來俊臣正在門口處徘徊,好似在等著誰,遂走上前問道:“來愛卿,你何故在此?”
來俊臣乍見武則天親臨魏王府,身邊還跟著一個不認(rèn)識的小郎君,萬分驚訝,忙跪地行禮道:“回陛下,魏王殿下讓微臣在此等候。”
武則天又見其手持書卷,追問道:“你手里拿的,是什么書?”
來俊臣只好雙手將書奉上,小聲回道:“微臣惶恐……今日午后,魏王殿下派人到微臣住處,令微臣拿上《羅織經(jīng)》于此等候。”
來俊臣說話時,沁出一臉汗。
“無妨,一同進府吧。朕正好也有一些事,要找武承嗣問問清楚。”
說罷,武則天沒再說什么,只是拿起《羅織經(jīng)》隨手翻看,不經(jīng)意間瞟了一眼站在身后、表情淡然的張觀棋,似乎明白了什么。
武則天心中猜想的沒錯。
確實是張觀棋之前讓蘇份派人,以魏王的名義給來俊臣捎去手信,說是有要事相商,還讓他帶上《羅織經(jīng)》在魏王府的東街門處等候。
只有這樣。
來俊臣才會自己帶著證據(jù)。
主動出現(xiàn)在武則天的面前。
也多虧張觀棋知曉,蘇份書法了得,還是個仿字高手,才敢冒險一試,沒想到,真把來俊臣引到了此處,還和武則天直接遇上……
魏王府邸是個親王規(guī)格的大宅院,乃武則天親賜,華麗非常。
從東街門進入,經(jīng)過正院、儀門、內(nèi)廳,才到了正堂。上官婉兒方才問過下人,武承嗣午后出門上香,估摸著時辰,快要回府了。
于是,武則天端坐于正堂高座之上,等著出門上香的武承嗣回府。
還下令,魏王府上下,所有人都聚到正堂,以防有人通風(fēng)報信。
等待的時間里,武則天閑坐無聊,遂拿起《羅織經(jīng)》從頭翻看,果不其然,誠如張觀棋所言,此書所載的構(gòu)陷手段陰狠無比。
尤其是看到來俊臣親筆從旁批注的隱晦小字,諸如旦、張、王、劉等字樣,分明就是對自己構(gòu)陷這些人所用手段的清晰記載……
武則天也算是見過大風(fēng)大浪的人,可翻看這本書的時候,竟莫名覺得脊背一陣發(fā)涼,實難想象,寫此書之人心里該有多陰暗。
而見此情形,來俊臣大致已經(jīng)猜到,武則天此行怕是來者不善。
只可惜,他無法傳遞出消息,也無法抽身離開,只能站著干等。
當(dāng)武則天看完最后一頁,表情復(fù)雜地放下書卷時,便聽到了武承嗣急匆匆趕來的聲音:“姑母陛下,您怎么親自來了?”
武則天神情嚴(yán)肅地問道:“朕聽聞,你今日又去長壽寺上香了?”
武承嗣忙賠著笑臉:“回姑母陛下,侄兒也是去廟里替您祈福,替咱們大周祈福,愿您圣體康泰、萬壽無疆,愿大周國運昌盛……”
若是放在從前,武承嗣拍的這些馬屁,定會讓武則天樂得開懷,可眼下,武則天卻一個字也沒聽進去,立即反問道:“當(dāng)真?”
“確實如此。”
武承嗣連連點頭。
武則天接過上官婉兒遞過來的茶盞,看似風(fēng)輕云淡地說道:“可朕聽聞,你近日常去廟里上香,是在替自己的太子之位籌謀啊?”
聽武則天提到太子之位這樣敏感的話題,武承嗣嚇得大汗淋漓,條件反射般地喊冤:“姑母,天地可鑒吶!侄兒絕無任何私心……”
武則天抿了一小口茶,語氣很淡定:“是否有私心,等會兒便知。”
原來,剛一進府,武則天就下令將府中眾人齊聚正堂,實則是讓三百親衛(wèi)從后門入府,暗中開始了對魏王府上下的嚴(yán)密搜查。
聽到武則天這話。
武承嗣愈發(fā)局促不安。
微微張嘴,還想說些什么。
卻聽得背后一道洪亮的聲音打斷了他:“陛下,微臣率手下在魏王府中搜查,剛搜得了這些物件,還請陛下過目。”
說話這人,名叫姜季鷹。
乃是武則天親衛(wèi)軍的首領(lǐng),以鐵面無私而聞名朝野,向來只遵從陛下一人的旨意,對朝中各種明里暗里的賄賂,堪稱油鹽不進。
見姜季鷹出現(xiàn)在自己府上,武承嗣一時間難以置信。他沒有想到,武則天這次居然是有備而來,而且,還是專程來查他魏王府的。
武承嗣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卻又無能為力,只得任由上官婉兒接過姜季鷹搜到的東西,轉(zhuǎn)呈給了武則天。
一共有兩樣。
一個是小匣子。
另一個是小冊子。
武承嗣見姜季鷹呈上來的就只有這兩樣?xùn)|西,倒是松了一口氣。
武則天先是打開小匣子。
匣子里面裝的是一摞小紙人,每張紙人的右下角都殘留著長壽寺方丈的印章,共八十一張……直到翻至最后一張,上書一行小字:
皎云穿暗隙,燈燼落殘灰。
而且,確是武承嗣的字跡。
武則天自然能猜出,這行小字背后的意思,皎云穿暗隙,乃明,燈燼落殘灰,則空。明與空,即曌,是武則天的名諱。
登時,武則天勃然大怒:“好你個武承嗣,枉朕對你百般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