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蝌蚪人”階段

3歲左右,孩子開始有意識地畫畫,并賦予畫作意義,這是他們畫“蝌蚪人”的年齡階段。一個圓圈代表小人兒的頭和軀干,四根線代表雙臂和雙腿——全世界3~5歲的孩子幾乎都是這么畫的。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畫的小人兒也會增添更多細(xì)節(jié):表示頭和軀干的圓圈里出現(xiàn)了代表眼睛、嘴和肚臍的圓點或小圓圈。

心理學(xué)家雅克·托馬茲(Jacques Thomazi)的一項統(tǒng)計研究顯示,5~6歲的孩子會把小人兒的軀干和頭分別用兩個圓圈表示。小人兒往往都是正面朝前,手臂的高度不定。直到6歲,孩子才能畫出完整的、有關(guān)節(jié)的身體。在5歲的孩子中,71.5%的孩子用簡單的線條代表四肢;在5~6歲的孩子中,33%的孩子會把上肢畫在身體上,只有4.3%的孩子會畫出肩膀。

39個月的茱莉給自己畫了兩條辮子穿著媽媽的高跟鞋臉上掛著大大的微笑背后還有一些小雛菊作點綴見圖1-3)。

圖1-3 茱莉(3歲9個月)畫的小人兒

許多研究都證實了呂凱的觀點:隨著孩子心理年齡的增長,小人兒的細(xì)節(jié)也會逐漸豐富。這有助于評估孩子的智力,更反映了一個重要信息,即孩子對自己身體的認(rèn)知程度。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小人兒是孩子的自我投射。正如普呂多姆所說:“當(dāng)孩子畫小人兒時,其呈現(xiàn)出的其實是感知中的自我。”

我曾遇到過一個4歲的孤兒常年寄人籬下她在紙的正面畫了個普通小人兒卻在反面加上了類似監(jiān)獄欄桿的豎線小女孩或許覺得自己恍若囚徒才會畫一個受困的小人兒

分離的身體

感知到腳趾的位置,或是能輕易地找到癢處,都證明我們對自己的身體有清楚的把握,無論它的狀態(tài)是運動還是靜止,也無論它在空間中處于什么位置。不過,年幼的孩子抓著自己的腳玩耍時,并不覺得這是身體的一部分。將身體視作一個整體的意識,又稱“身體圖式”,是人生最初階段的體驗所得。

精神分析學(xué)家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認(rèn)為,對幼兒來說,身體并非統(tǒng)一的整體;而罹患器質(zhì)性神經(jīng)損害或精神疾病的患者也無法對身體形成整體認(rèn)知,具體表現(xiàn)為肢體分離妄想,即害怕自己的身體遭到分割。

兒童自畫像

孩子在畫出自己之前,必須了解自己的“身體圖式”,也就是自己身體的樣子及它在空間中的位置。這種意識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在各種重復(fù)的經(jīng)歷中逐漸形成的。以一個偏癱的孩子為例,如果不對他進行引導(dǎo),那么在他的筆下,他的身體往往是殘缺的,癱瘓的肢體不會呈現(xiàn)在畫上。這種現(xiàn)象在孩子接受心理引導(dǎo)與教育后便會消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阴市| 房山区| 舒城县| 北安市| 武鸣县| 永仁县| 红桥区| 花莲县| 霍林郭勒市| 资阳市| 姚安县| 沂源县| 民县| 瓮安县| 呈贡县| 四川省| 汉中市| 汉沽区| 美姑县| 平阴县| 库伦旗| 灵台县| 新龙县| 泗阳县| 西乌珠穆沁旗| 根河市| 米易县| 迁安市| 滕州市| 仁怀市| 高密市| 定边县| 泰兴市| 丹寨县| 塘沽区| 伊金霍洛旗| 弥勒县| 新河县| 蒙阴县| 柞水县| 太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