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著一張拋物面天線臉的
谷倉貓頭鷹

基本信息
英文名 Western Barn Owl
中文名 谷倉貓頭鷹
分類 鸮形目鴟鸮科
棲息地 遍布除南極大陸以外的所有大陸
有論文提出“在所有猛禽類當中,能通過聽覺較為精確地鎖定聲源位置的是谷倉貓頭鷹”的觀點。然而,在實際飼養的過程中,我們認為不僅是谷倉貓頭鷹,所有鳥類的聽覺能力都很出色。(橫濱動物園ZOORASIA飼養員)
狩獵成功率名列前茅全靠神奇的耳朵
你知道哪種貓頭鷹長著一張可愛的心形臉嗎?這種貓頭鷹的名字叫作谷倉貓頭鷹。谷倉貓頭鷹能夠悄無聲息地進行低空飛行,很多人在看過它們的飛禽秀以后,都成了它們的粉絲。
除了出眾的飛行能力以外,谷倉貓頭鷹還擁有處于猛禽類頂級水平的聽覺系統。
它們的那張拋物面天線臉就說明了一切,況且它們還有左右高度略有差異的耳朵。獵物發出的聲音首先會傳入位置相對較低的耳朵,然后略微延遲地傳到位置相對較高的另一只耳朵。大腦會根據這種差異,瞬間計算出并鎖定獵物的方向和位置。

無聲無息地飛翔,并鎖定獵物
貓頭鷹是天生的獵手
谷倉貓頭鷹還是飛禽秀中的活躍分子
飛禽秀是橫濱動物園ZOORASIA的一大特色[1]。登場嘉賓有鸚鵡、威風凜凜的老鷹和大雕,讓人非常震撼。
雖然呈現在我們眼前的鳥類表演都十分出色,但最吸引人眼球的還是貓頭鷹的精湛表演。
谷倉貓頭鷹的面部羽毛是從中央朝外側呈輻射狀生長的,外部羽毛的頂端略微朝內彎曲。它們羽毛的這種長勢形成了內陷的碗狀,構成了它們的一張看起來既像碗,又像一個錐形內陷的拋物面天線的臉。
除貓頭鷹以外,其他鳥類的耳朵只是兩個簡單的孔,分別位于頭部的左右兩側。只有貓頭鷹的耳部結構相當復雜。
貓頭鷹的耳朵隱藏在覆蓋于頭部的羽毛之中,只不過下面的耳孔比較大。耳孔中有羽毛構成的半圓形耳蓋。其周圍還有堅硬的羽毛形成的凹面,這有利于將收集的聲音導入耳孔。
不僅如此,兩側耳孔的高低、大小以及位置都不一樣,這便形成了一種左右不對稱的結構。這樣的構造可以有效地收集聲波,并且準確捕捉到獵物發出的聲音。這種能夠精準感知到聲源位置,并追隨該方向而去的能力叫作“聲源定位”。谷倉貓頭鷹在這方面的能力堪稱了得。
除了谷倉貓頭鷹,貓頭鷹家族中的其他一些成員也有左右不對稱的耳朵。無論有還是沒有不對稱的耳朵,貓頭鷹家族的成員基本都擁有非常出色的聽覺能力。

眼睛大、爪子利,外加出類拔萃的聽力
白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會被谷倉貓頭鷹用來在樹洞里睡覺,一到夜晚,它們便開始獵食。只不過,當家里有小貓頭鷹的時候,它們白天也會出門捕獵。
即便是在人類看來漆黑一片的地方,貓頭鷹也能通過老鼠等獵物行動時發出的聲音找到它們。老鼠的逃跑速度也很快,一旦發現有捕獵者就會立刻逃跑。這時,谷倉貓頭鷹便會迎頭趕上,無論獵物逃向何方,都能通過獵物發出的聲音找出它們的逃跑方向,并且還能不斷更新定位。
貓頭鷹的一對大眼睛長在頭部正面。它們身在黑暗之中也有很好的視野,甚至能看到立體的物象。此外,它們的爪子像剃刀一樣鋒利,這種身體的細節也像是為捕獵而打造的。飛禽秀中負責谷倉貓頭鷹和其他鳥類的飼養員說:“它們翅膀表面的羽毛,質地柔軟,飛起來沒有聲音。和其他猛禽類相比,貓頭鷹家族的成員都有靜音飛行的能力,我們在飛禽秀現場就能感受到這一點。”
特別欄目
進一步深入挖掘耳朵話題!
有“耳朵”的貓頭鷹叫角鸮
貓頭鷹當中,有一類長著像耳朵一樣的“耳羽簇”的,叫作角鸮。它們的耳羽簇像貓耳朵一樣,超級可愛。
在貓頭鷹家族中,有一類貓頭鷹的頭上長有裝飾性的羽毛,它們叫作角鸮。那只是看起來像耳朵的耳羽簇,事實上并沒有聽覺功能,而且角鸮的耳羽簇是沒辦法自由活動的,它們還是要通過位于頭部左右兩側的耳孔來聽取聲音。有一種名為長耳鸮的貓頭鷹,光憑聽覺就能找到獵物。頭頂上長有裝飾羽毛的鳥類還有玄鳳鸚鵡。

虎皮鸚鵡為什么很能說?
交流對鸚鵡等鳥類來說很重要。模仿人聲的理由也讓人信服。
虎皮鸚鵡成群生活在野外,所以彼此間的交流極為重要。和人類一起生活的鸚鵡也會拼命記住主人的話,甚至還會在不知不覺中,記住手機鈴聲。這可能是一種吸引同伴的行為。關于鳥類發聲交流的研究活動十分活躍,在東北大學,為破譯小鳥語言而進行的眾籌研究,曾引起很多人的關注。

[1]有時會因為預防病毒感染而取消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