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信息資源管理的發展脈絡
了解信息資源管理的歷史,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和理解信息資源管理的內涵。對于信息資源管理階段的相關研究,最著名的應該是諾蘭階段模型。諾蘭把信息系統的成長過程分為初裝、蔓延、控制、集成、數據管理和成熟六個階段,如表1-3所示。
表1-3 諾蘭階段模型

(續)

而馬錢德和霍頓在《信息趨勢:如何從你的信息資源中獲利》一書中將信息資源管理的發展過程劃分為五個階段,包括文書管理—信息的物理控制、自動化技術管理、信息資源管理、競爭者分析與情報、戰略信息管理,具體如表1-4所示。
表1-4 信息資源管理的五個發展階段

史密斯和梅德利在1987年聯合出版的《信息資源管理》一書中提出了現代信息系統發展的五階段理論,包括數據處理、信息系統、管理信息系統、終端用戶、信息資源管理,如表1-5所示。
表1-5 現代信息系統發展的五階段理論

(續)

我國學者將信息資源管理發展劃分為四個主要階段,如圖1-3所示。

圖1-3 信息資源管理發展的四個主要階段
一是傳統管理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以信息源管理為核心,以圖書館為象征,同時也包含檔案管理和其他文獻資料的管理。
二是技術管理階段,強調以信息流的控制為核心,以計算機為工具,以自動化信息處理和信息系統建造為主要工作內容。
三是資源管理階段,主要強調利用行政的、法律的、經濟的手段,以微觀與宏觀相結合協調社會信息化進程中的矛盾、沖突和利益關系。
四是知識管理階段,強調將最恰當的知識在最恰當的時間傳遞給最恰當的人。當前,我們正在邁入知識服務新時代,以知識創新、知識共享、知識轉移、知識服務等為主要內容的知識型范式成為信息資源管理研究與實踐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