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來我可以愛自己:童年受傷者的自我關懷指南
- (美)琳賽·吉布森
- 1569字
- 2024-05-10 13:58:02
001 與自己建立良好的關系
你要像對所愛的人那樣,好好對待自己。
在你所擁有的各種人際關系之中,與自己的關系是最為重要的一種,只有與自己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你才能與他人建立真正的聯結。了解自己、欣賞你所發現的種種自我,會幫助你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讓你更有能力去理解和關愛別人。然而不幸的是,如果你在一個并不重視你內心世界發展的家庭中長大,那么你可能會忽視與內在自我之間的聯結。
在你的童年時期,人們可能會否定或是忽視你的內心體驗,似乎你的內心世界不值得他們認真對待。如果很少有人傾聽你內心深處的感受,久而久之,你也開始不再聽從自己內心的想法。不管外界環境如何,你豐富的內心世界都在持續滋養你,你卻開始逐漸遠離它。
那些與自己的內心世界失去聯結的人會說這樣的話——“我知道這很蠢,但是……”或者“不好意思,我要承認,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們對自己的內心體驗感到羞恥,不相信自己的內在指引,對自己的真實感受感到難為情。其實,正是你的內心體驗決定了你是誰,你需要注意并理解自己的內心想法。要保持情緒健康,你就要像對所愛的人那樣,好好對待自己。
當你忽視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時,你的內心世界會變得空虛,你會開始把注意力放在他人和外部世界,試圖讓他人來填補自我情感忽視給你造成的內心空洞。這進一步切斷了你與自己內心世界的聯結,強化了“安全與激勵只能來自外部”這一錯誤信念。這樣一來,你的人際交往也不會順利,因為你總是在尋求他人的認可,而你本該自己認可自己。
你應該與內在自我建立穩固聯結,否則參加再多的社交活動也填補不了這種內心的空虛。當你批判并拒絕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受時,你就是在構建一種依賴他人的焦慮生活,在這種生活中,別人對你的看法最重要。
認真對待自己的內心體驗。完完全全地體會它們。給自己充足的沉思時間。把你的想法寫在日記里。寫下你的夢想。學著通過冥想來熟悉自己的內心世界。用以上方式來告訴自己,自己值得被傾聽和被尊重。
這是建立強大的內在自我的唯一方法。多多觀察,你就會了解,你的內心世界是如何憑借靈感和直覺來推動你走向快樂和幸福的。只有尊重內心的建議,深思熟慮之后做出慎重的決定,你才能聚焦于自我并進行自我指引。只要你開始關注自己的內在反饋,你就能夠了解種種事情是如何影響你的。
你的真實自我總會讓你知道,什么時候你離真實的自己太遠了。開始多多關注和傾聽自己內心的指引吧。它會緊跟你的內心狀態,分析你的情緒、能量水平和闖入你腦中的念頭,不斷更新你。它會一直監測你是否快樂。在你進行決策時,它會增強或是削弱你的活力,以此告訴你什么最適合你。當你的想法和計劃更符合真實自我的需求時,你會感到輕松、振奮、充滿活力。當你興趣激增,注意力非常集中時,你所做的事情可能非常適合你。開始關注并傾聽你內心的指引吧。
然而,如果你一想到某件事情就打不起精神,那么這件事對你來說可能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明顯的活力減弱意味著這件事很難滋養你的真實自我。這一點看似不值一提,但令人震驚的是,我們時常在感到自己活力減弱時還去做那件事,我們告訴自己這樣做是正確的。然而大多數人都知道,從長遠來看,這通常會帶來不好的結果。
作為人類的一分子,你有能力培育和滋養自己。若你不能首先珍視自己,你便很難做到善待他人。如果你總是感到內疚而把自己放在最后來考慮,你就可能會暗自期望別人來照顧自己,因為你沒有照顧好自己。無論如何,不要屈就于這種有害的想法——別人應該比你自己更關心你的需求。
與自己建立更為良好的關系,這件事情很有意義,如果你想要得到更多的證據,就想一想那些通過深入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而獲得成功的人吧。像是一些著名演員、諾貝爾獎獲得者、偉大的音樂家和世界知名的藝術家,等等。沒有人會質疑這些人過分關注自己的想法和靈感、保護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不被他人的需求所占據。我們也應該為自己做出同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