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書漫錄(孫犁散文新編)
- 孫犁
- 1070字
- 2024-03-13 17:24:27
《子夜》中所表現中國現階段的經濟的性質[1]
這里,不是介紹,不是批判,而是質直的說明讀《子夜》應注意的所在,希望《子夜》的廣漠的讀者大眾共同來研究。
當《子夜》剛剛出版,整個國內讀書界,便來了空前的轟動,市場上的暢銷,出版界的宣揚,十足地表現了,這部書,除去作者的優秀技術不論,取材上是抓住了中國目前最嚴重的問題。
關于中國經濟性質,爭論已有四五年之久,而在一九三一年以讀書雜志為中心戰場,開展了肉搏的斗爭。這并不是說,因為讀書雜志的論戰才有這樣熱烈的論爭,反是因為此問題的日見嚴重迫切,才產生了這些論戰場所。
同時我們要看,《子夜》的作者,在一九三〇年的秋夏之交,便有了大規模的描寫中國社會現象的企圖,到一九三一年十月,乃整理所得的材料,開始寫作(見《〈子夜〉后記》)。從這里,我們便可認清,《子夜》的作者,是要以藝術的手腕,來解答這個社會科學上的問題的。
“中國社會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社會呢?”這是人人要求解答的問題。雖然論爭了這么長的時間,雖然各派有各派固執的答案,然而截至現在,還沒有得出一個“大同”的結論來。
《子夜》的作者是文藝家,他企圖解答這個意見分歧謎樣的問題,頗值得我們注意;同時,作者以客觀寫實的手筆,來描述現社會的情況,不作閉戶憑空的理論制造,更是值得我們來研究。不過稍為感到一點缺陷,就是《子夜》偏重都市生活的描寫,而忽略了農村經濟的解剖。這在作者已經聲明于前了。(見《〈子夜〉后記》)
如果我們不是為消遣而讀這部小說,如果我們不是為了“時髦”而鑒賞這部文學作品,只要潛心的去研究,我們很容易的便找到《子夜》的作者所暗示給我們的關于中國經濟問題的幾條解答。那就是:
一、中國民族工業的運命的描述
二、國內金融資本的現狀的刻露
三、帝國主義對于中國經濟的影響的說明
四、中國土地問題的探討
五、農民運動前途的素描
六、產業工人力量的估量
七、中國將來革命性質的暗示
而這幾條答案,在關于中國經濟性質的討論上,是最關重要的。
雖然還有人酸酸憤憤地喊“《子夜》竟有幾個人讀?有幾久的壽命?”(見天津《益世報》梁實秋主編《文學周刊》第三十六期蓮子著《文學的永久性》。)然而事實上,《子夜》所把握住的讀者,在高級的意義上,較之前此的諸文藝作品,是首屈了一指的。同時,在效能上說,《子夜》也充分地盡了它那時代的任務。一句話,《子夜》的本身是具有不可否定的價值的。
是以我做了這拋磚引玉的工作,焦渴地希望有一篇詳細的“《子夜》索隱”出現,來完成這研究的發端。
原載《中學生》雜志第四十一號(一九三四年一月)
[1] 此文是孫犁在保定育德中學高中階段所寫的讀茅盾《子夜》的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