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文獻綜述

第一節 界面管理概念研究現狀

界面(interface)最初出現在工程技術領域,是指在相關區域、實體、物質或階段之間所形成共同界限的面。鑒于界面理念與管理之間的相通性,界面理念被應用到管理活動中,用來描述職能部門之間、人與物之間、工序之間、流程之間的連接關系。目前,國內外對界面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界面管理理論、R&D—市場營銷界面、不同類型企業之間界面管理、工程項目界面管理等領域。

國外對界面管理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的成果:

對于界面管理的研究,國外學者側重于從組織管理的角度對組織中參與管理的人的管理界面進行研究,著眼如何減少項目過多的沖突或者填補管理活動中的缺失部分。Turner等[1]以項目經理和職能經理之間的職責明晰程度、管理決策參與程度、與項目技術團隊的溝通、項目規模和項目復雜性等因素為影響因子,建立了項目經理和職能經理的界面沖突與管理模型。Archibald[2]提出項目管理中的界面、界面事件、關鍵界面等概念以及開展界面管理的簡明步驟,將項目界面分為職責變更界面、行動結果界面、管理界面、客戶界面、信息界面和材料界面六種類型,并區分了一般界面事件和關鍵界面事件的概念。

國外學者針對R&D—市場營銷界面管理也做了很多研究。Song和Thieme[3]認為,R&D和市場營銷之間的界面管理對于新產品的成功開發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并基于聯盟管理理論模型提出了一個具有意義的理論假設,強調在組建聯盟的開發過程中,營銷和研發部門之間存在的利益沖突與共性;Song和Parry[4]對日本高技術企業的R&D和市場營銷之間的界面管理進行了有效的分析和探討;Gupta[5]對高技術企業的R&D和市場營銷之間的界面管理進行了分析,給出了界面障礙存在的原因;Song等[6]對R&D—市場營銷一體化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討。

Chua和Godinot在論文《使用WBS矩陣改善項目的界面管理》[7]中通過使用新的WBS矩陣的概念,從而代替項目管理中一直采用的通俗的界面管理的概念;Chen發表了論文《多視角方法探索界面問題的綜合因素》[8],該文章根據一種多方視角的分析方法,全面系統地討論了不同的界面管理問題的多方影響因素,具體通過6個相互關聯的方面,即人/參與者、方法/工藝、資源、文檔、項目管理和環境展開影響因素的判定和識別。該文章為系統全面地分析界面管理可能產生的多種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并因此為從業者和研究者對相關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圍繞界面解決方案的理論基礎;Tang發表了論文《營銷—運營界面模型的回顧:從共存到協調和協作》[9],認為為一個公司的生存發展以及成功做出巨大貢獻的兩個重要因素是市場營銷和業務,但是在實踐中有效的協調營銷和業務領域之間的合作是非常困難的。一旦市場營銷和業務之間產生沖突,那么業務的“供應”就會出現不符合營銷的“需求”的情況。據此,該文章提出了以統一的框架為指導,用來協調解決界面管理在該方面的問題。

Winkler等發表了論文《復雜城市基礎設施系統的界面網絡模型》[10],該文章認為對于基礎設施系統能否提供可靠性評估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能及時為可預見的危害提前做出準備,從而提供了實用可靠的界面管理方法。此外,該篇文章認為,業主和運營商能否提供簡易、全新而且相對充分的戰略目標,重點在于能否實施復雜系統的界面管理,并據此降低廣泛的相互依存的失敗破壞性事件的概率;Yun等發表《衡量資本項目開發中管理界面的定量方法》一文[11],該篇文章概述了界面管理中的定量測定方法,并且對與建筑行業相關的組織界面和管理的研究文獻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回顧,通過研究得出的結論和可以量化的評估工具,能夠應用于衡量企業和項目人員分配的過程中,并且明確了具體的資本項目的參與和互動關系。

Rahmani和Thomson[12]在論文中主要介紹了界面管理理論中應用的計算機輔助系統的相關理論,通過分析計算機系統來進一步分析界面管理系統,并將之應用于實際中。該篇文章著重分析了一種計算機輔助子系統的接口定義和控制方法,將接口定義為子系統端口之間的互連,指定端口使用不同設計團隊之間的接口定義的一致性,接口端口之間形成時端口交配,端口配合的精髓所描述的兩種形式來表示的邏輯信息。首先,一組要求被定義為一個單獨的端口,以確保功能正常。其次,連通規則表示端口之間的連接邏輯,通過正確運用規則以保證它們被正確整合。通過將計算機輔助子系統的連接分析方法應用于界面管理中,以提升界面管理效率。

Shokri等發表了論文《大型資本項目的界面管理模式》[13],基于目前許多建設項目正變得越來越復雜,因此該文章提出了基于流程的方法Mega資本項目的管理界面方法。首先從接口的定義和分類開始,然后進行主界面管理系統(IMS)實施步驟,具體是:標識接口、處理文檔、信息發行、通信及收盤;Dekkers等發表了《“產品設計和工程”與制造之間的界面:文獻和經驗證據的回顧》一文[14],闡述了“產品設計和工程”管理和制造于一體的綜合方式,并試圖應用于界面管理中,因此產生了許多同時面臨多種任務的局面,根據這種情況,該研究提出了一個系統的解決方案,即將管理與制造結合進行綜合管理以提高界面管理效率。

通過以上綜述可以看到,國外初期對于界面管理的研究重點在實證研究上,并且研究結果表明,界面管理對企業的成功至關重要。后期的研究大都放在對部門間的交互作用、障礙分析、沖突來源等細節的深入剖析及實證研究上,因為研究偏重實證,所以理論研究成果相對較少。

國內對于界面管理的研究起步較晚,真正將界面管理的理論引入管理學的相關分析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1995年,官建成、靳平安發表了論文《企業經濟學中的界面管理研究》[15],對界面管理內涵、R&D—生產界面及R&D—市場營銷界面的管理進行了相關探討,這可以看作我國學者關注界面及將界面管理的思想應用到管理中的開始。自此,我國學者對于界面管理的研究逐漸深入,并且界面管理思想也被應用到了不同的領域中。

從國內相關檢索機構的檢索情況來看,截至2022年國內對于界面管理的研究有幾百篇文章。對這些研究文章按照研究層次來進行劃分,可以看到,屬于基礎研究(社會科學)層次的占到了38%,屬于政策研究(社會科學)層次的占到了24%,屬于行業指導(社會科學)層次的占到了22%,屬于職業指導(社會科學)層次的占到了7%,屬于工程技術(自然科學)層次占到了7%,屬于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自然科學)2%。國內界面管理研究層次情況如圖1.1所示。

圖1.1 國內界面管理研究層次情況

在國內學者對界面管理的研究中,針對R&D—營銷界面的研究較為豐富。許允琪[16]對IT企業新產品開發項目中的R&D—市場營銷界面整合機制進行了探討,提出了較為系統化的IT企業新產品開發項目中整合機制作用效果概念模型,為整合機制有效使用的選擇提供了科學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的管理原則、方法和分析工具,并從提高整合度、新產品開發績效、動態環境中新產品的開發績效三個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市場有效使用R&D—市場營銷界面整合機制的方法與對策;龔艷萍[17]認為,在復雜動態環境中,如果企業的R&D—市場營銷界面的整合不能隨環境的變化而調整,這種界面管理剛性就會成為組織快速響應變化的障礙,其圍繞動態環境下企業R&D—市場營銷界面管理為什么要具有柔性及如何構建柔性的問題,運用系統的思想進行了全面的分析;李彥[18]揭示了在我國高技術產業化過程中,企業內部存在R&D—市場營銷界面障礙的深層次原因,建立R&D與市場營銷部門之間系統整合的界面管理理論,從企業流程、企業文化、組織模式、利益協調等方面提出對研究開發與市場營銷進行有效的界面管理的措施及步驟;叢培成[19]將影響高新技術企業R&D—市場營銷界面的眾多因素歸為信息、文化、管理以及組織四個方面并進行了詳盡的論述,從信息流通、文化整合、組織調整以及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機制等方面提出了改善高新技術企業R&D—市場營銷界面管理的途徑和措施,為增強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能力、促進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張慶鋒[20]揭示了組織結構、信息溝通、利益協調和企業文化對企業界面管理產生的重大影響,并結合萊鋼集團公司存在的實際界面問題進行研究,提出了改進鋼鐵企業R&D—生產制造界面管理的有效措施;官建成等[21]討論了R&D—市場營銷界面管理研究的概念框架,并在此基礎上對北京地區企業進行了R&D—市場營銷界面實證研究,應用主因素及方差分析等數據分析技術,歸納出界面管理有關的四個主要因素,并對界面管理與企業技術戰略關系及部門間對界面管理因素認識上的差異進行了深入分析;李鳳蓮等[22]認為技術創新與營銷的界面管理障礙一直是困擾我國企業技術創新效率提升的難題,并從信息溝通、組織結構和文化氛圍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措施;官建成和羅艷[23]針對我國工業企業技術創新活動實踐,在北京地區工業企業中進行了大規模的R&D—市場營銷界面因素調查和實證研究,識別了北京地區工業企業中R&D—市場營銷界面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揭示了R&D部門與市場營銷部門對界面管理因素認識上的差異,進而提出了消除界面障礙的管理建議;許慧敏等[24]分別討論了以R&D和市場營銷為主要競爭力的企業所組成的戰略聯盟,并對其中所產生的界面及界面管理問題進行了重點研究,同時在相關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界面管理的理論模型和管理方法。

針對不同類型企業之間界面沖突問題,武漢理工大學趙玉林教授及其研究生做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分別就高技術企業與傳統企業、高技術企業與風險投資企業、高技術企業與金融機構、高技術企業與科研機構之間的界面管理問題進行了探討。王璐[25]通過借鑒日本、美國的界面管理的理論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對我國高技術企業和傳統產業合作發展過程中顯現出的各種界面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深刻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探究可行的解決辦法,進而總結出對我國的高技術企業與傳統企業的界面問題有實際指導意義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為我國高技術企業的發展尋找依托,為傳統產業的發展確立方向,為加速我國高技術產業化和傳統產業高技術化提供現實意義;周珊珊[26]運用了系統分析方法、控制論方法和實證分析方法對高技術企業與風險投資企業之間的界面來進行分析,研究高技術企業與風險投資企業之間的相互控制、相互之間的信息傳遞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高技術企業與風險投資企業的運作模式,并提出如何建立高技術企業與風險投資企業的外部支撐系統,從而更好地促進我國高技術企業與風險投資企業的發展;陳捷[27]從界面管理的角度,詳細分析了高技術企業與金融機構界面產生的原因,重點從彼此信息溝通與整合的角度進行了原因分析,運用系統方法從高技術企業與金融機構組織管理模式和自組織機制兩個方面提出了界面管理的實施對策,并對高技術企業與金融機構界面管理模式進行了總體設計;陳靜[28]通過深入分析我國科研機構與高技術企業之間的界面問題,揭示其界面障礙存在的深層原因,從知識傳遞、技術轉移、人才交流的角度探討兩者有效結合的界面管理模式,并建立起科研機構與高技術企業生態化演進的系統模型,為促進我國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完善國家創新體系提供理論探索的思路和可行的策略方法建議。

國內針對工程建設項目中界面的研究主要是針對工程建設項目的合同界面、設計界面、組織界面、總承包管理界面以及相應的界面協調機制的探討。姜保平、傅道春[29]介紹了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界面管理的必要性和管理的方法,并針對常見管理模式下的界面管理進行了詳細論述,探討了信息技術在項目界面管理中的應用;鄭磊[30]認為在房地產開發項目中,既有企業間的沖突,也有職能部門間的沖突,并以界面管理為視角,在論述其含義的基礎上提出了房地產開發項目界面管理分析的步驟和框架,將房地產項目界面劃分成三個層次,逐一進行探討;程蘭燕、丁烈云[31]認為,合同界面管理是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兩種典型管理模式下合同界面的分析與比較,明確了業主和承包商在合同界面管理中扮演的角色,并提出了在合同訂立前后合同界面管理方法以及應該注意的問題;王亦澍[32-33]認為大量的矛盾、爭執和損失都發生在界面上,針對施工總承包的界面問題進行了探討;李建新、曹霞[34]從基于項目的組織關系分析出發,提出了組織界面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劉紅梅、張星[35]通過對大型項目合同界面管理影響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合同界面管理的要點,并提出了合同界面風險管理的思路與流程;李立新[36]從管理和技術層面及靜態和動態角度對設計界面進行了分析,并從管理模式選擇、管理組織架構及管理程序運作三個方面提出了設計界面的控制方法;蘇康、張星[37]從全壽命周期的角度分析了項目界面管理的內容及重要性,提出了基于全壽命周期的界面管理目標體系;陳守科[38]在仲裁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組合協調模式—等級協調和無等級協調,用于解決建設項目組織內部的界面問題;朱啟超等[39]從系統理論和組織理論的角度提出界面風險和界面風險管理的概念,并從時間維度、要素維度和關系維度三個維度描述項目所有界面的管理活動,建立了項目界面風險動態評估與管理的模型;宗立達[40]結合工程實例對項目實際管理中的界面關系的管理方法進行了探討;朱廣君[41]將界面管理理論與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相結合,闡述了ERP、SRM、CRM這三種常見的信息系統中包含的界面管理的思想。

綜合分析以上界面管理的研究情況,可以看到,當前我國對于界面及界面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五個方面,即針對創新過程中的界面管理研究、供應鏈界面管理研究、界面管理的應用研究、界面管理能力及實施效果評價、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界面管理研究。

管建華、秦靜[42]提出運用界面管理來解決大型復雜群體項目,大型項目的大型性、復雜性導致項目在實施建設過程中出現項目管理指揮不通暢、信息黏滯、參與各方目標有差異、控制界面過多的問題。基于此,本書提出根據工程實踐對項目結構分解,即項目界面劃分是大型復雜群體項目管理的基礎,這也是做好合同界面和組織界面的根本。

楊旋[43]對建設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參建的業主方項目部、監理項目部、設計方項目部、總承包方項目部之間的組織界面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并提出了基于參與方和基礎的信息流程界面銜接管理的措施。

古貴發[44]對房屋建筑工程項目的實體界面管理進行了分析,提出分部分項工程之間交接驗收是界面管理的重點控制區域,應該采用聯合驗收和會簽的方法來控制界面問題的發生。

田雪蓮[45]深度分析和解析了工程項目在采用BOT建設模式下的項目界面管理特點和方法,提出了對具體BOT合同模式下的關鍵影響因素和管理策略工具,讓界面管理方法理論深入運用到具體的合同模式下,指導實際運用。

李宜濤[46]將界面管理應用于項目智能化弱電工程管理中,用于解決技術復雜、專業化分工、工程界面眾多的智能化弱電管理,提出管理方法及工具,進行了初步探討,并推進了智能弱電工程建設效率。

田雪蓮等[47]對工程項目合同主體之間、項目實體之間、項目部門之間的界面管理特點和運用方法做了整體分析,提出了工程項目界面管理中綜合性的運用工具和思路。

戴發在《工程建設項目界面管理》[48]中深入分析了在工程項目中應用界面管理時的系統管理特點和方法,進一步豐富了界面管理在工程項目中的應用。施曉龍在《安裝配合土建工程施工界面的技術管理》[49]中在相關研究的基礎上,對界面管理的方法在安裝工程與土建工程中進行技術配合和銜接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分析和研究,并最終提出了具體、有效的解決方案和措施。

胡欣等在《PPP項目界面管理關鍵影響因素研究》[50]中對PPP項目應用界面管理從合同、組織、實體三個維度,通過三種不同界面進行了清晰的界定。此外,該文章還對PPP項目界面系統中的各類界面進行了剖析,并應用后反饋神經網絡(BP-DEMATEL,Back-Propagation Neuron Network)與決策試行及評價實驗室評價(DEMATEL)相融合的方法,識別并分析了PPP項目界面管理中的關鍵影響因素。該種研究方法減弱了傳統DEMATEL方法中專家構造DIM的主觀性,增強了關鍵影響因素識別的可操作性與客觀性。

王輝、趙文忠在《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風險界面管理整合模式探討》[51]中通過總結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應用界面管理時存在的界面風險,提出了基于任務—組織和流程的界面風險管理整合模型,并在界面管理的經濟性、協調性和可靠性三個方面對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界面風險整合管理的有效性進行了進一步的評價。

孫寶來在《EPC項目投標階段與實施階段界面管理》[52]中針對工程投標及合同簽訂階段轉移到項目實施階段界面管理之間有效銜接問題,提出解決思路和方案。趙雪琴《淺談安裝與土建施工界面管理》[53]對土建工程施工界面的內容,進行了分析與技術闡述,為土建工程的安裝進行了指導,并從工程技術、施工管理的角度,解決各專業之間的界面協調與配合。

謝群霞等在《國際工程EPC項目設計工作界面風險管理》[54]中認為,EPC合同模式下設計工作的成功除需要承包商有效管理其與業主和供應商之間的界面風險、各專業設計人員之間的界面風險外,還要考慮設計與采購、施工之間的界面風險。他們在識別國際工程EPC項目設計工作過程主要界面風險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從而為EPC承包商的設計管理工作提供參考與借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坪坝区| 南康市| 广饶县| 高雄县| 兴国县| 邛崃市| 伊川县| 旌德县| 泸水县| 德州市| 嵊州市| 资溪县| 海城市| 屏南县| 高阳县| 若羌县| 盘山县| 灵璧县| 宝兴县| 红安县| 晋城| 孙吴县| 彩票| 南川市| 巴南区| 湟中县| 岢岚县| 固镇县| 新营市| 达日县| 石城县| 迁西县| 枣阳市| 上杭县| 平凉市| 沂南县| 云龙县| 宜黄县| 太仓市| 孟连| 嘉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