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下的幸福:哲學家的美好生活指南
- (美)亞當·阿達多·桑德爾
- 1463字
- 2024-04-25 19:54:01
緒論

我們都經(jīng)歷過“次日清晨”時刻——經(jīng)過長時間的努力奮斗,我們終于達成了目標,或者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找到新工作、獲得晉升、贏得比賽、通過考試、作為候選人成功當選,所以我們在當天晚上熱烈慶祝,直至深夜。次日清晨,在醒來的那一刻,我們還在回味昨夜慶祝成功的快樂,心里感到如釋重負:今天,至少在今天,我們不用演練面試,不用參加模擬考試,不用修改演講稿,也不用等待結(jié)果了。我們終于可以休息了!我們想做什么都可以去做了,至少現(xiàn)在,至少在這一刻,我們無拘無束,可以做任何事情。于是,我們踢掉高跟鞋,什么都不管,如果有時間、有資源,我們就去度個假,或者只是在Netflix平臺上追個劇,盡情地觀看以前沒時間看的節(jié)目。我們時不時會想起昨天的成就,一想起來就感到無比自豪。但與此同時,我們卻莫名感到焦躁,而且這種焦躁感一直揮之不去,因為幸福來得快,去得也快,我們剛剛獲得的幸福感已在悄悄地溜走?;蜻t或早,我們的心里都會冒出一個問題:“然后呢?”
我們已經(jīng)達成了目標,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雖然我們歷盡艱辛,犧牲了許多,但所有犧牲都是值得的,我們理應感到幸福,但到了最后我們卻發(fā)現(xiàn),這一切給我們留下的,只有空虛。我們好像第一次意識到(其實以前也曾意識到),說到底,我們跟以前相比并沒有什么不同,我們的人生成績單上確實增加了一項成就,但是我們距離自己渴望的美好生活仍然非常遙遠,而且我們已經(jīng)在尋找下一個目標,準備攀登下一座高峰了。短暫的慶功休假時間很快就結(jié)束了,我們馬上就要投身于新的目標。我們跟以前一樣埋頭苦干,也跟以前一樣焦慮。
我們的人生似乎陷入了奮斗成功——空虛的無限循環(huán)之中。當然,在內(nèi)心深處,我們知道,人生的意義不止于此。只是,除此之外,我們的人生還能有什么意義呢?要把這個問題說清楚也絕非易事。人生以目標為導向是好事,對吧?有了目標,我們才會負起責任,才懂得專心致志,才不會終日無所事事,或者因為現(xiàn)代生活的眾多誘惑而動搖心性、迷失方向,難道不是嗎?我們的社會也倡導這種以目標為導向的生活,無論是最新出版的成長勵志文學作品,還是Fitbit記錄器的廣告語(“粉碎你的目標!”),都在鼓勵我們更加重視目標。我們可能會想:“也許我需要的是另一種目標——具有更大意義或?qū)ι鐣幸娴哪繕耍瑏砣〈蜓a充我一直以來追求的目標?!钡覀兒芸彀l(fā)現(xiàn),無論我們的目標是一個還是兩個,無論我們的目標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社會,最終我們都會面臨同樣的問題。不知何故,以目標為導向的人生永遠讓我們得不到滿足。到底是哪個地方出了問題?
我們知道自己的人生有所缺失。我們感覺到自己的人生維度越來越單一,仿佛整個人被揉成一團,塞進一個小盒子里,或者被切成碎片,分裝到幾個水桶里——同時處理多少個目標,就裝進多少個水桶。我們既感到志得意滿,又覺得一事無成。這種狀況有很多種表現(xiàn)形式:長時間在辦公室對著電腦屏幕,沒有時間參加戶外活動;因為沒能完成項目而自責不已,當初吸引自己參加項目的快樂已不復存在;一心想幫助孩子實現(xiàn)他們的目標,卻失去了自我;覺得自己太忙,所以沒有時間與朋友相處;為了留下某種印象或成就一番事業(yè)而犧牲自己的尊嚴。我們選擇虛與委蛇,甚至對瞧不起我們的人也曲意逢迎。為了抑制由此產(chǎn)生的恥辱感,我們告訴自己:“一切都是為了事業(yè)?!?/p>
這便是我們面臨的困境。經(jīng)過深入思考,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些自己需要實現(xiàn)的個性品質(zhì)或者生活方式。但是,如果我們目光狹隘,一心只為了“成事”,那我們只能舍棄這些個性品質(zhì)或者生活方式。我撰寫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指出并闡明這些生活方式,并借此提出一個超越目標導向的美好生活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