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見招拆招,誓要平萊
- 晚明權臣
- 摩托化旺仔
- 2697字
- 2024-04-02 14:53:54
田敦異仍讓郭占山駐守萊州城,王德化和宋子謙協守,留給他們的兩千新軍沒動,仍在萊州城協防。
他率領其他新軍趕赴平度。
同時下達軍令,命令李書瀚率新三軍一個旅駐守濰城,新一軍一個團駐守昌邑,其余部隊立刻趕赴平度匯合。
在田敦異的實時地圖里,兩支大軍如同兩條巨龍,在萊州府北側的三角平原上蜿蜒行進,軍容壯觀。
田敦異命令各軍,必須大張旗鼓,打出南下收復失地的旗號。
他就是要讓趙飛鵠盡早探知到自己要動手的消息,就是要讓他知道,老子要干你。
如今田敦異手中可用之兵,一共兩個軍團,將近五萬多兵馬。
如果不是自己背包里的那些輜重,就單憑自己掌控的一半萊州府,是萬難供給的。
其中第一軍團,由田敦異親自創建,骨干多是他從北京招募的田家佃戶奴仆家生子。
兵士則是入主萊州后,從衛所兵,軍護百姓和流民中選取的英勇敢戰之士。
他們不但對田敦異忠誠,而且熟知新兵戰法,配備的火器也是燧發槍,轉輪步槍和萊州炮。
在登萊地界,田敦異自信第一軍團是戰斗力最強的部隊,沒有之一。
除去協防萊州城的兩千人,以及駐守昌邑的一個團,第一軍團有約兩萬兵馬到達平度城。
李若蘭率領的第三軍團,則是改編的農民軍。
這兩萬五千人,也是在七萬多歸降的農民軍中優中選優。
而后配備了布面甲和刀槍弓矢,對他們的甲胄軍器進行了更新換代。
火器上則是鳥銃和老式火炮,包括佛朗機炮和虎蹲炮等。
這支部隊戰斗經驗豐富,只是剛剛改編,戰斗力如何,仍需戰場檢驗。
改編完成后,由李書瀚擔任第三軍團軍長,侯文林任副軍長,李若蘭則被田敦異調入新軍參謀部擔任參謀。
另提拔兩名農民軍將領阮青云和馬春山分別擔任第一師和第二師的師長。
雖然他們已誠心投靠田敦異,但畢竟時間還不長,田敦異既要用,又要防。
因此,他將李若蘭調到參謀部,跟隨自己身邊,又派了一個團駐守昌邑,盯著濰城的李書瀚。
除去駐防濰城的一個旅六千人,第二軍團也有一萬九千人到達平度。
再加上田敦異親率的近衛團三千人,平度城城內城外一時聚集了四萬兩千左右的官軍兵馬。
官軍軍威之盛,數十年未見。
而趙飛鵠那邊,戰斗力最強的是他親自率領的三萬主力,駐守萊西和萊陽,對平度虎視眈眈。
這三萬人繼承了孫元化當時訓練新軍的戰術和戰法,也配備了不少火器,包括魯密銃,大將軍炮等,甚至還有數門紅衣火炮。
其余萊州府南面的幾城則各放了一到兩萬人,加起來也有七八萬之眾。
只不過在田敦異看來,除了趙飛鵠的三萬主力戰力可觀,其余匪軍都是老式軍隊,部分為精銳,其余則是烏合之眾,拿上刀槍便是一名兵丁。
作戰之時,也往往以精銳破陣,而后全軍跟上掩殺。
特點就是:順風浪得飛起,逆風跑得飛快。
兩支軍團齊聚平度之后,田敦異在平度衙署召開了戰前軍事會議,各軍將領悉數前來參會。
韓宏圖手拿長桿,在沙盤上向諸位將軍講明了兩軍的態勢,而后說道:
“如今形勢已經明晰,匪軍以高密,膠州,即墨和萊西,對我軍駐守的平度城形成半面合圍之勢。”
“用總兵的話說,就形如常山之蛇,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從戰力上講,我軍優于匪軍,從兵力上講,匪軍則超出我軍兩倍還多。”
“若是野戰,就算匪軍合兵一處,我軍也能從容將其擊敗。”
“但此次我軍多為攻城作戰,匪軍有了上次的大敗,此次定會據守城池,絕不會輕易出戰。”
“若要順利攻下城池,則需要第一軍團主力南下,第三軍團配合作戰,方能功成。”
“但如果如此安排,趙飛鵠定然率領匪軍主力,從萊西西進,攻打平度城。”
“若我軍主力回援,趙飛鵠定會撤圍,再次返回萊西。”
“他的目的,就是讓我軍無法從容攻取南面三城。”
“因此,平度城便是戰局的關鍵。”
“如何應對,眾位將軍可以暢所欲言。”
眾人各自沉思了一番,侯文林率先說到:“末將愿率領第三軍團南下,總兵可督率第一軍團扼守平度城。”
“只需給末將配備足量的炮兵,末將定能將南面各城攻下!”
韓宏圖道:“你麾下還不到兩萬人,就算給你配兩個炮團,也不過兩萬五千人,而南方數城足有六七萬匪軍。”
“你若攻打膠州,則高密和即墨之地必然來援,甚至南面的膠南城也會出兵,屆時你前后臨敵,兵困城下,又當如何?”
眾將并不知道匪軍將領黃武濤已經暗中投降,成了田敦異的內應,因此他們仍將即墨黃武濤考慮在內。
侯文林默然,這的確是個難題,他也不敢貿然就說自己定能取勝。
眾將又討論了一番,還是沒有想出破局的良策,終究是吃了兵力不足的虧。
田敦異見他們都討論的差不多了,對形勢也已經思考明白,覺得也該說出自己的兵力布置了。
“好了,都別討論了。”
“關于如何南下收復失地,我已找到了破局之策,只是風險較大,除了我,你們誰也擔不了這個風險。”
“要想順利攻下南方各城,第一軍團主力就必須南下,第三軍團也要配合作戰。”
“只有這樣,我軍在兵力和戰力上才能壓制南方的匪軍。”
“這盤棋的棋眼便是平度城,只要以少量兵力將此城守住,南下的新軍便可以從容攻城。”
“除了我,你們誰也守不住。”
眾將一聽田敦異要守平度城,都想勸阻,卻被田敦異伸手止住。
“我意已決,你們放心,有我在,他趙飛鵠不死在平度城下,就算他命大。”
“眾將聽令!”
“韓宏圖,侯文林,趙駿!”
“末將在!”
“韓宏圖率領第三軍團和第一軍團第一師,南下攻取高密。”
“破城之后,侯文林率第三軍團南下攻取膠南,韓宏圖與趙駿東進攻打膠東”
“得令!”
“穆天卓!”
“末將在!”
“率領第一軍團第二師,南下佯攻膠州,要打的他們他們不敢出城前去支援高密。”
“待第一師到達之后,合兵攻取膠州城。”
“得令!”
“王漢,李彥召!”
“末將在!”
“王漢率領近衛團,李彥召率兩千游騎,隨我駐守平度。”
“得令!”
“今日大犒三軍,明日一早,眾軍誓師開拔!”
“得令!”
有將軍問道:“總兵,那即墨城怎么辦?”
田敦異淡然道:“即墨城我自有安排。”
這是田敦異想到的最佳破敵之策。
新軍主力前去進攻四城之中最西側的高密,有著新式火炮的加持,攻破城墻問題不大。
而后侯文林便能率領第三軍團攻入城中,他們本就擅長近戰,干這個活兒合適。
之所以讓韓宏圖作為統帥,是因為他是新軍參謀長,有了田敦異的任命,有權指揮兩支軍隊。
不然,如果讓侯文林或趙駿作為統帥,另外一人難免不服,萬一戰場上心生嫌隙,反而有損收復失地的大事。
穆天卓思維活躍,敢打敢戰,之前就以一千新軍守住了王徐寨前所,打得張麥順全軍覆沒。
不但讓田敦異覺得低估了新軍的戰斗力,而且也有意將穆天卓培養成能獨領偏軍的將領。
讓他佯攻膠州,既是對他的考驗,也能起到牽制敵軍的作用。
至于即墨,平度之戰已經過去半月有余,無論黃武濤現在是否還誠心投靠田敦異,但他至少不敢輕動。
即便他出兵前往膠州或平度,田敦異也相信穆天卓能通過野戰擋住他們,讓他們無法西去高密。
至于平度,本就面臨了趙飛鵠三萬的主力,再多來一萬的匪軍,也無所吊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