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2章 誓師出征,黃武濤變卦

次日清晨,平度城西城門之外的霧氣還未完全消散,巍峨的城墻在朦朧中宛如一位沉默的守護者,凝視著城外早已整裝待發的大軍。

數萬南征將士已經列好陣型,長槍如林,鎧甲映日,戰馬嘶風,每個兵士都身姿挺拔,神情肅穆,散發著凌厲的殺氣。

田敦異身穿麒麟甲,在眾將的簇擁之下,穩步登上點將高臺,目光深邃堅定,環顧四周。

數萬南征將士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聚集到了這位威武的總兵身上,他們的眼神各異,有的敬畏,有的崇拜,但無一例外,都充滿了對田敦異的信任。

“新軍將士們!”

田敦異一聲高喊,三軍將士盡皆肅立,只有如云的旌旗在微風中緩緩飄動。

“如今江山紛亂,社稷臨危,盜匪猖獗,百姓罹難。”

“我田敦異奉天子明詔,出任萊州總兵,籌建新軍,討伐叛匪,復我河山,救大明百姓于水火之中。”

“幸得諸位不棄,踴躍參軍,另有義軍兄弟,殊途同歸,闔軍來投,方有我新軍今日之盛!”

“壯士如云,英雄滿列,軍威浩蕩,氣吞山河!”

“當下正是諸位將士建功立業之時!”

“匪首趙飛鵠等人,盤踞萊州之南,燒殺淫掠,屠戮百姓,無惡不作,罪行罄竹難書,人神共憤!”

“我命令諸位將士,即刻南征,吊民伐罪,收復失地,將叛匪趕盡殺絕,為慘遭屠戮的萊州百姓復仇!”

“復仇!”

“復仇!”

“復仇!”

三軍齊聲吶喊,震天動地,每個人的心里想的都是那些曾經欺壓過自己的人。

有大戶,有官軍,有官員,有叛匪。

曾經的屈辱和苦難,此刻都轉為了對敵軍的仇恨和怒火。

“牢記新軍的軍紀,與民秋毫無犯,有敢欺虐百姓者,立斬不饒!”

“跟隨你們的將官,奮勇殺敵,勇立戰功,得勝歸來,定有獎賞!”

“為了那些曾經像你們一樣,被人肆意欺壓,剝削掠奪的百姓,我命你們向南進軍,一往無前,將他們解救出來!”

“不破敵軍,勢不回轉!”

“不破敵軍,勢不回轉!”

“不破敵軍,勢不回轉!”

三軍再次齊聲吶喊。

誓師完畢,田敦異下達出征的軍令,各位將軍馳馬回到各自軍陣之中。

很快,一個個軍陣轉向南方,在各級將官的帶領下,有序地向南開拔。

田敦異也帶兵回到平度城,宣布全城戒嚴,開始準備守城事宜。

以五千新軍,迎戰趙飛鵠的三萬主力,優勢在我。

······

萊西城中,趙飛鵠收到官軍開始調動,向平度城集結的消息之后,便知道官軍南征的這一天終于來了。

先前平度城一戰,他麾下的猛將吳天戈戰死,所統兵馬幾乎全軍覆沒,讓他對這個新任的萊州總兵不禁刮目相看。

田敦異絕對不是盧繼祖那樣的草包。

他馬上取消了率軍東取文登的計劃,親率主力屯兵萊西,并吩咐萊州以南的諸將,不得盲目與官軍野戰。

若官軍來攻,則堅守城池,爭取時間。

他相信,只要田敦異敢率軍南下,自己的三萬主力絕對能將平度城拿下來。

到那時,官軍糧路一斷,自己再南北夾攻,定能讓田敦異有來無回。

就算官軍主力回援,自己再撤兵回萊西就是,也能保住萊州以南的幾座城池不失。

又幾日過去,斥候再次傳來消息,官軍主力已向南開拔,平度城只有田敦異率軍駐守。

守軍不過幾千人。

趙飛鵠分析之后,大喜過望。

本來只想奪回平度城,沒想到還能撈到一條大魚。

田敦異一個總兵,帶著幾千人的官軍,那與白給何異?

這田敦異定然插翅難逃。

他連忙下發軍令,立刻整備三軍,待官軍主力開始攻城之后,立刻西進,前去攻打平度城。

并且命令萊州南部諸將,務必黏住官軍主力,令其不能北歸。

······

即墨城。

就在新軍主力南下之時,扮成游方道士的謝平,也帶著幾名從人,到了城門之處。

守門兵將很快驗過身份,又收了一些孝敬銀子,便放了行。

不多時,謝平便已帶人到了黃武濤的府門之前。

他自稱黃武濤的遠方親戚,遞上了拜帖。

不多時,府門打開,黃武濤親自將其迎入府中,兩人一邊噓寒問暖,一邊走向里院密室,仿佛真如多年未見的親戚一般。

可密室房門一關,謝平頃刻間收起了和煦的笑容,一副威嚴的神色。

“在下田總兵帳下參謀,謝平,奉總兵之命,前來協助你操持獻城歸降的一應事宜。”

黃武濤恭敬地拱手道:“黃某見過謝參謀。”

謝平接著說道:“如今我大軍已經南下,不日便可到達高密和膠州城下。”

“用不了多久,便能攻下這兩座城池,屆時便會東來。”

“黃將軍可要牢記那日在平度城下,與總兵大人的約定,按約獻城歸降,不然,恐禍及將軍,悔之晚矣。”

黃武濤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他隨即話鋒一轉:“不過,黃某擔心,可能無法如約獻城。”

謝平立刻陰聲道:“怎么,黃將軍想要食言?”

“你可知道,以總兵的脾氣,你要敢違抗他的命令,恐怕下場不美啊。”

黃武濤連忙說道:“我自然不敢違約,只是現今即墨城中,并非只有我一家的兵馬。”

“我先前還從平度帶來吳天戈的殘兵四五千人,他們雖然也已歸于我的麾下,但并不一定聽從我的指揮。”

“況且,趙飛鵠因為平度之戰,已經對我有所猜疑,特地派來了他的心腹戰將戴財與我一同守城,他手下還有三千多精兵。”

“兩廂一對比,我的兵力也只將將優于他們。”

“如果倉促獻城,恐怕不能成功,反而遭來災禍,若亂了總兵的謀劃,那黃某豈不是死罪?”

謝平冷冷一笑道:“將軍在即墨經營多年,若真想獻城,區區四千丟了魂的殘兵,還有一個孤將戴財,豈能擋得了將軍?”

“恐怕將軍另有心思吧。”

黃武濤當然另有心思。

他剛退回即墨的時候,的確是一心想投靠田敦異。

但是隨著心情逐漸平靜下來,竟漸漸有些后悔。

特別是趙飛鵠傳來了他的軍事部署,以四城圍住平度一城,田敦異若有動靜,便能擊其后路,讓官軍無法從容南下。

黃武濤深以為然。

他擔心的就是,官軍被趙飛鵠主力牽扯住,不能南下。

而自己又真的獻城,投降了田敦異,屆時即墨城遠在平度之南,反而成了南方數城的眾矢之的。

他也不信田敦異會為了自己一個剛剛投靠的降將,就能冒著丟失平度城的風險,前來救他。

因此他覺得,維持現狀也不失為一條妙計。

名義上他仍是趙飛鵠的大將,守著自己的地盤,但是又不得罪田敦異。

至于投降還是不投降,等看看戰局再定也不遲。

黃武濤接著說道:“想必總兵也已得知了趙飛鵠的軍事部署。”

“以在下看,此次官軍南下,恐難建功,若我倉促歸降,且不說能不能誅滅戴財和吳天戈的四千殘軍,即便功成,那即墨城豈不是扎在了敵軍之中?”

“憑我的兵力,我斷難守住即墨城。”

“因此,還望謝參謀將此情形回報總兵,那日平度城下之約,黃某定然遵守,只不過待官軍收復南方幾城之后,黃某再行歸降,方能更加穩妥。”

“還望總兵和謝參謀理解。”

黃武濤說的不無道理,但是謝平此行的目的,就是促成即墨歸降。

若在兩軍大戰之時,即墨突然投降官軍,那匪軍定然陣腳大亂,軍心驚懼。

屆時匪軍被切為東西兩段,新軍主力面對已成孤立之勢的高密,膠州和膠南,那順利攻下此三城更有把握。

到那時,一部繼續南下收復剩余失地,一部北上解平度之圍,那整個萊州府盡皆收復。

不過謝平在來即墨之前,田敦異也已猜到黃武濤不見得會按約歸降。

因此,他給謝平的命令,便是盡力而為,并不強求。

畢竟在田敦異的軍務規劃里,即墨歸降,也不過是錦上添花的一筆。

他能歸降,那新軍的戰略目標更容易達到,他若不歸降,新軍也能一城又一城地慢慢把匪軍據點拔出。

但謝平豈是盡力而為之人?

我謝平若無法促成黃武濤歸降,那又與庸人何異?

我“漢家”使臣,豈是這么好對付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城县| 泰州市| 连云港市| 民乐县| 汕头市| 若尔盖县| 泰和县| 习水县| 合作市| 安丘市| 莎车县| 新野县| 金华市| 夏邑县| 桂平市| 集安市| 新河县| 前郭尔| 闸北区| 南雄市| 芜湖县| 红河县| 化德县| 祁门县| 屏南县| 嘉义市| 宣武区| 鸡西市| 大安市| 深泽县| 滨州市| 沂南县| 东宁县| 盖州市| 普兰县| 策勒县| 比如县| 庄浪县| 金坛市| 河间市| 怀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