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美”字的美學(xué)內(nèi)涵

學(xué)習(xí)或研究美學(xué),解讀美字是一個繞不開的問題。眾所周知,美不僅可以當(dāng)作形容詞使用,也可以當(dāng)作名詞使用。古今中外,莫不如此。美作為形容詞,即英語中的beautiful,是主觀的,它在心而不在物,所以難以統(tǒng)一觀點、眾口一詞。美作為名詞,即英語中的beauty,則是客觀的,它在物而不在心,是不以人的主觀感覺為轉(zhuǎn)移的。這種實在性有其自身的屬性和特征,這不是主觀論者所能否定的。例如,鮮花與垃圾相比,鮮花就是美的事物,而垃圾則是丑的事物。換言之,鮮花就是美,垃圾就是丑。這不可能混淆,也沒有必要混淆。

雖然美的詞性中西相同,但兩種文字的構(gòu)成并不相同。漢語的美字,除了具有名詞和形容詞特性,其字形、字義就具有美的內(nèi)涵。對此,我們有必要進(jìn)行一番分析。

對于美的字形、字義,雖然沒有太多的爭論,但也有些人持不同的觀點。他們認(rèn)為,美就像是一個站立的人,頭上戴著羽毛之類的裝飾物,或者是羊角、牛角之類的裝飾品,其本義是指人的裝束漂亮好看。這種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缺少足夠的證據(jù),所以難以讓人信服。

其實,對于美字的解釋,我們普遍認(rèn)可許慎《說文解字》的說法,畢竟此書在文字學(xué)方面有一定權(quán)威性。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善同意?!?img alt="許慎:《說文解字注》,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46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B100/28709608307050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708568-8UPbjgjtzsIsCJOKe0LcWZuqY7tFCbh1-0-89d950fe82007a45aed9f5b7c333c529">對此,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有言:“甘也。甘部曰:美也。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引伸之凡好皆謂之美。從羊大。羊大則肥美。無鄙切。十五部。羊在六畜主給膳也?!吨芏Y》:‘膳用六牲,’始養(yǎng)之曰六畜,將用之曰六牲。馬牛羊豕犬雞也。膳之言善也。羊者,祥也。故美從羊。此說從羊之意。美與善同意。美譱義羑皆同意?!?img alt="許慎:《說文解字注》,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46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B100/28709608307050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708568-8UPbjgjtzsIsCJOKe0LcWZuqY7tFCbh1-0-89d950fe82007a45aed9f5b7c333c529">從美字,我們就可以知道,中國傳統(tǒng)審美觀念就是:美是可見與不可見的統(tǒng)一。因為,從許慎的解釋看來,“甘也”是審美體驗,是不可見的;而“從羊,從大”則是可見的?!案室病保f明美是起源于味覺的,這非常符合我國古人的審美趣味。中國人自古就有“民以食為天”的觀念,可見食物的重要性?!睹献印じ孀由稀吩唬骸案孀釉唬菏场⑸砸?。”《禮記·禮運(yùn)》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边@兩者都說明了飲食是我們?nèi)祟惿娴母拘枨?。也正因為如此,時至今日,人們見面打招呼時仍然喜歡問:“吃了嗎?”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許慎對于美字的解釋,其實也是對于美的定義。這種定義涉及了美的三個方面。

第一,美是一種可見的對象,如肥大的“羊”。

第二,美是一種不可見的體驗,它是一種妙不可言的愉悅感,如,“甘也”。

第三,美具有一種生命道德的價值,如,“美與善同意”。

許慎對于“美”的定義對我們很有啟發(fā)。這也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美,從內(nèi)在感覺來說,就是甘;從外在感官來說,就是羊大為美。所謂甘,是味覺或心靈的感覺,這是一種美感。所謂羊大,是視覺的感受。具體而言,甘,是指美的非對象性;而羊大,是指美的對象性。據(jù)此可知,美既是對象性的,也是非對象性的。所以,那種把美只視為一種對象,甚至對美進(jìn)行定義的做法,顯然忽視了美的非對象性。例如,《莊子》所謂的“天地之美,神明之容”,顯然就是指美的非對象性。對于美的非對象性,不能依靠判斷,而是依靠妙悟、妙感、品鑒。

第二,味覺審美。中國自古以來都非常重視味覺審美,并把味覺當(dāng)作審美器官。甘,是味覺。而“羊在六畜主給膳也”,也是從味覺的角度來說的。類似的理論還有不少。如《老子·三十五章》曰:“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王弼:《集唐字老子道德經(jīng)注》,上海:世界書局,1935年,第20頁。這就是說,對“道”的審美體驗,感覺深遠(yuǎn)、平淡之極。但是,看它卻看不見,聽它卻聽不到,用它卻用不完?!抖Y記》曰:“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嘆,有遺音者矣;大饗之禮,尚玄酒而俎腥魚,大羹不和,有遺味者矣?!?img alt="王文錦:《禮記譯解》,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第474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B100/28709608307050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708568-8UPbjgjtzsIsCJOKe0LcWZuqY7tFCbh1-0-89d950fe82007a45aed9f5b7c333c529">這里把音樂與美味聯(lián)系在一起,顯然也是一種味覺審美,這就是中國的特色。西方人頗為不同,他們往往會忽視味覺的審美性。柏拉圖在《文藝對話集》中說:“美是由視覺和聽覺產(chǎn)生的快感?!?img alt="柏拉圖:《文藝對話集》,朱光潛譯,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63年,第199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B100/28709608307050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708568-8UPbjgjtzsIsCJOKe0LcWZuqY7tFCbh1-0-89d950fe82007a45aed9f5b7c333c529">柏拉圖認(rèn)為,美只涉及視覺和聽覺。后來,這種理論在西方廣為流行。阿奎那在《神學(xué)大全》中說:“與美關(guān)系最密切的感官是視覺和聽覺,都是與認(rèn)識關(guān)系最密切的為理智服務(wù)的感官。我們只說景象美或聲音美,卻不把美這個形容詞加在其他感官(例如味覺和嗅覺)的對象上去?!?img alt="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系美學(xué)教研室編:《西方美學(xué)家論美和美感》,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0年,第67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B100/28709608307050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708568-8UPbjgjtzsIsCJOKe0LcWZuqY7tFCbh1-0-89d950fe82007a45aed9f5b7c333c529">阿奎那的觀點與柏拉圖的思想可謂一脈相承。

第三,“美與善同意”,體現(xiàn)了儒家盡善盡美的思想,蘊(yùn)含著道德生命的價值。儒家認(rèn)為,善是整個宇宙運(yùn)行的基礎(chǔ)。天地乾坤以“元亨利貞”創(chuàng)生萬物,而人能夠“繼善成性”“開物成務(wù)”。所以,善是為人的本分,古人所說的“仁者,人也”,道理就在于此。所以,中國人總是把美與善聯(lián)系在一起。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盡善盡美的理論?!墩撜Z·八佾》曰:“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武》:‘盡美矣,未盡善也。'”孔子的這種學(xué)說對后世產(chǎn)生了極其深遠(yuǎn)的影響,許慎當(dāng)然也不例外。許慎在解釋美、善之關(guān)系時,是從美字的結(jié)構(gòu)來給予說明的。他認(rèn)為,美字由羊、大構(gòu)成。羊,諧音為“祥”。祥,即善也。羊,“在六畜主給膳”,這就是說,羊在六畜中主要是作為膳食的??梢?,羊,膳也。而膳者,善也。所以,美,即祥也,善也。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有言:“美……從羊大?!蛟诹笾鹘o膳也?!胖陨埔?。羊者,祥也。故美從羊。此說從羊之意。美與善同意。美譱義羑皆同意?!?img alt="許慎:《說文解字注》,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46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B100/28709608307050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708568-8UPbjgjtzsIsCJOKe0LcWZuqY7tFCbh1-0-89d950fe82007a45aed9f5b7c333c529">在這里,段玉裁從字音、字義上,解釋了美與善的相通性。

總之,在我國文化中,美既是具體的對象,也是人的內(nèi)外感官的體驗。美與善具有相同的內(nèi)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河县| 丽水市| 大英县| 台安县| 都昌县| 南部县| 襄城县| 大洼县| 舞阳县| 盘锦市| 泸水县| 柞水县| 清苑县| 奈曼旗| 虎林市| 浑源县| 乌海市| 浮山县| 壤塘县| 鱼台县| 许昌市| 江西省| 南召县| 乌拉特前旗| 环江| 含山县| 宣武区| 枣庄市| 香格里拉县| 鞍山市| 沅江市| 长春市| 汶上县| 北碚区| 塔城市| 菏泽市| 武鸣县| 武陟县| 临沧市| 宁安市| 浦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