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 普通病房護患溝通

與情緒化患者的溝通

案例1-1 鼓勵對方訴說

【典型事例】上午9:00左右,我推著輸液車去給13床患者——一位剛滿20歲的小姑娘瀟瀟(化名)輸液時,她的媽媽幾次探上前來,一副欲語還休的樣子。我見狀直接開口問:“瀟瀟媽媽,您是有什么事情想說嗎?您直接說就行了。”瀟瀟媽媽這才輕聲細語道:“我想問一下,今天周六醫生會來查房嗎?”我回答道:“會來查的,周六有值班醫生,挨個查過來可能需要一點時間,您再等等。”但瀟瀟媽媽仍眉頭緊鎖:“我們早上去做了個檢查,會不會錯過醫生查房的時間?”我也稍微愣了一下,因為我早晨從靜脈用藥配制中心結束工作后剛回病房,只看見我們科室的醫生正在查房,而13床患者是血液科借床在我科的患者,所以我也不清楚血液科的醫生是否有來過,于是就跟瀟瀟媽媽說:“您別擔心,我打個電話到血液科問問。”

回到護士站,我詢問13床患者的責任護士,她告訴我醫生來過了,由于患者去做檢查,所以沒見到患者。于是我給血液科醫生辦公室打電話,告訴值班醫生13床患者檢查回來,可以過來查房。掛斷電話后,我又返回13床患者的床邊,告訴患者血液科值班醫生在他們做檢查的時候來查房過,他表示等會兒再來。患者及其家屬聽后連聲道謝。

【點評】因床位問題,醫生安排患者借床在其他科室,因為檢查錯過醫生查房,患者及其家屬難免心生不安。護士要了解患者的困惑,及時與相應科室聯系,幫助解決問題,盡量消除患者及其家屬的不安。對于患者及其家屬的合理訴求,我們應該給予滿足。

但當我之后為其他患者更換輸液藥品經過13床所在病房時,發現瀟瀟媽媽在病房門口徘徊,不停地望向走廊入口。我走過去,問她:“醫生還沒來查房嗎?”她搖搖頭說:“沒有。”時間將至10:00,我勸她到病房里坐著等,并解釋道:“醫生可能有其他比較緊急的事情一下走不開,我再打個電話去問下情況,您還是回房間耐心等等。”瀟瀟媽媽回答道:“嗯嗯,真是麻煩你們了。”我也微笑表示:“這都是我們的工作職責所在,沒什么麻煩的。”

【點評】當患者和家屬的問題沒有及時得到解決時,護士要積極給予處理,讓患者和家屬知道我們沒有敷衍了事,在積極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片刻后,血液科醫生過來查房,瀟瀟媽媽也總算安心地坐下來陪著女兒了。不過,經上午的觀察,我發現13床患者和家屬都比較拘束,患者又是個小女孩,性格靦腆,不多言。而她媽媽因為女兒年紀輕輕就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加之病房沒有相同患者,情緒一直很低落,總是很沉默。最初輸液結束時,家屬還親自過來告訴護士液體滴完了。我對家屬說打鈴就好,不用親自過來,您安心陪著女兒就可以了。家屬表示她知道,后來家屬雖然沒有再親自過來,但每次打鈴后都站在門口等著護士。

中午,新開的輸液送達,我為13床患者輸注時,家屬站在旁邊盯著液體,但也不開口說話。我主動向患者和家屬介紹:“這是治療貧血的針對性藥物,今天醫生查房后新開的。”操作結束后,我耐心地對家屬說:“阿姨,您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問,雖然我們不是血液科的,但我們科室很多護士在血液科規培過,專科性知識都是了解的。”家屬點點頭:“我知道你們都挺好的,但醫生不在這里,總覺得不安心,出現什么問題還得等醫生來。”“您要是有什么問題想找醫生,我們可以馬上為您打電話聯系,您不必感覺不好意思開口。再住一晚,明天血液科就有病人出院,床位一旦空出來,我們就把您女兒轉過去。”家屬知道明天就能轉回血液科,臉上的表情明顯放松下來。

【點評】對于不善表達的患者及其家屬,護士要多加關注,熱情、耐心地加以引導,鼓勵他們開口說出自己的訴求。家屬因借床缺乏安全感,護士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過加強疾病知識的宣教、個性化護理措施的落實、治療方案的選擇等間接向其傳遞護士專業性的信息,以消除家屬不必要的顧慮。對于患者及其家屬正常的訴求,如果我們暫時無法滿足,也應事先向他們說明原因,并進行動態跟蹤,在恰當的時機及時予以解決。

案例1-2 給解釋留點時間

【典型事例】“護士,我增強磁共振檢查已經做完,這個留置針留在手臂上非常不習慣,能不能幫我拔掉?”5床患者——一個年輕的小姑娘此刻僵硬地半舉著手站在護士站辦公班護士面前。

“現在還不能拔,過半個小時你再過來讓我們拔掉。”辦公班護士頭也沒抬,急匆匆地說完這句話,又一把接起旁邊“鈴鈴”作響的電話。這天,正好是周一,許多新患者入院,計算機顯示屏上不斷地跳出新醫囑,采集病史、測量生命體征、抽血、處理醫囑……每個護士都恨不能把一秒時間掰成兩秒用,辦公班護士也無暇解釋為什么要半小時后才能拔留置針。

【點評】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在溝通的過程中,沒有眼神的交匯,讓人感受不到基本的尊重,導致患者覺得不被重視,急促的語氣、簡短的話語甚至會讓敏感的患者感到敷衍,從而產生醫患矛盾。

5床患者沒有得到滿意的答復,站在護士站不肯離去,看見護士一直在忙著接待新患者,面露不悅地說:“護士,你們為什么厚此薄彼,難道他們是患者,我就不是嗎?我檢查做好了,幫我把這個針拔掉。”責任護士也明顯聽出了小姑娘的不滿,馬上從座位上站起來,用手輕撫小姑娘的手,眼睛注視著她,溫柔地說:“好,我馬上來給你處理,你先等我一會兒好嗎?”說完,對著坐在對面的新患者道:“您先看一下住院告知相關內容,哪里不懂問我就好,我先幫小姑娘看一下留置針。”“好,你先幫她看吧。”新患者回應道。

【點評】需要用溝通解決的事情也分輕重緩急,首先要處理重、急的事情,但也不能顧此失彼。案例中的責任護士先與新患者解釋并征得同意后,再解決小姑娘的問題,既不怠慢新患者,又不激化小姑娘的不悅情緒。

“留置針怎么了,我先看看?”責任護士一邊輕聲細語地說,一邊輕輕捋起患者病員服的袖子。

“我的檢查都已經做完了,這紅色留置針打著,手都不敢動,給我拔拔掉么好了,我早上起來到現在還沒吃東西呢,拔掉我好吃東西去。”患者把手臂伸到責任護士面前,強烈要求把留置針拔除。

“做完檢查多久了呀?出于安全考慮,檢查完成后至少30分鐘才能拔掉。且留在血管里的是軟管,手可以活動的,不影響你吃早飯。”責任護士跟小姑娘說道。

“做完剛回來,為什么要半個小時這么久,剛剛另一位護士也這么說,是不是你們不想給我拔呀?”5床患者聽到又是這句話,流露出不悅的表情,覺得護士在敷衍她。

責任護士趕忙解釋:“小姑娘,您的合理需求我們肯定是會滿足的。之所以要半個小時后才能拔除留置針,真的是為了你的安全考慮。你剛才做磁共振前是不是打了對比劑,有些患者會對對比劑發生過敏反應,出現頭暈、惡心、呼吸困難、皮疹等不適,嚴重的甚至會出現休克癥狀,而做完檢查后30分鐘內是最容易發生過敏反應的。萬一出現意外情況,這個時候手上的留置針就是你的‘救命針’了,可以節省打針的時間,馬上使用藥品。”

“啊,原來還會出現這種情況,那我得把這個針留著,過半個小時再拔。”小姑娘心有余悸地說。

【點評】有句諺語說:“耐心是株很苦的植物,但果實十分甜美。”在溝通中,多點耐心,往往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對,你先回病房,等會到時間了,我來你的床邊幫你拔掉。”責任護士微笑著說。

“那我回去先吃個早飯。謝謝你啊,護士!”小姑娘臉上的不悅一掃而光,滿意地返回病房。

半小時時間一到,責任護士來到5床患者的床邊,詢問其是否有不適,隨后幫其拔除留置針,5床患者對責任護士表示感謝。

【點評】重視交往細節往往意味著對對方的重視和尊重,會給人以好印象,對增進人際關系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細節是溝通中的一個個“點”,由點構線,把護士和患者相連。

案例1-3 移情——恐懼的緩和劑

【典型事例】我科17床是一名50多歲心內科轉入的肥厚型心肌病、腦梗死患者,患者2周前因呼吸困難、血氧飽和度下降被轉入重癥監護室(ICU)進一步治療,病情好轉后又轉回我科。當天下午,患者突然覺得胸悶不適,心電監護儀上心率的指標超過120次/分,主管醫生立即給予查血急診生化、心電圖,并請心內科會診。

聽聞情況后,我來到病房,看到吸氧面罩下的患者滿臉緊張,一走近她身旁,她便立刻伸出了手。我便趕快迎了上去,手被她緊緊地抓住了。患者語帶哽咽地說:“我真的害怕,胸口又發悶了,是不是又要像上次那樣進監護室。我大姐走的時候我在旁邊,我會不會像我大姐一樣就這么去了。”因為該患者有心臟病家族史,她的大姐在8年前死于肥厚型心肌病,故對自身的疾病非常擔心,特別是從ICU回來后,患者變得格外膽小,躺在病床上時,常抬頭關注心電監測的各項指標。

【點評】患者患病時,其癥狀可能受到心理上的刺激而加重,此刻患者從動作及言語都體現了她的恐懼與緊張,這時使用移情的技巧,不僅可以表現出對患者的困境或感受的理解和對焦慮的體諒,還能將我們的支持和鼓勵反饋給患者,幫助患者克服對疾病的擔憂,安撫患者的情緒。

于是我彎下腰,對她說:“你不要害怕,醫生、護士都在呢,一會兒就會好的。現在血氧飽和度指標正常,就是心率有點偏快。”“小來,我怕,我怕像上次那樣又進監護室,我不要去那里,上次是從監護室出來回病房了,但再進去,能不能出來誰說得準呀。你陪在我身邊好不好?你在這兒,我膽子就大了。”我點了點頭,用手緊緊地回握住她的手:“好,別怕,我在這陪著你。你也靜下來休息,一直說話對你現在的情況而言不太好。”我一邊安慰著她,一邊用另一只手為她捋捋頭發,在她身邊默默地陪伴著。而后我看到患者的心率開始慢慢穩定下來,她的表情也舒展開來。經過一系列的治療,漸漸地,患者不再覺得胸悶,此時并沒有使用降心率藥,心電監測各項指標也都維持在正常范圍。

【點評】移情的非語言溝通勝過千言萬語,適當地運用觸摸、靠近、沉默等技巧來表達對患者的關心,讓患者恐懼的心放松下來,體會到護士的關愛和理解。并且,對于此時患者的病情,不適合講太多的話,默默地陪伴更有利于患者情緒的穩定。

旁邊站著的是患者的二姐,她看到我的舉動后非常欣慰,把我拉到一邊連聲道謝:“小來,真的要謝謝你,謝謝你的安撫,要是就我一個人,都不知道該怎么辦。她這么緊張,昨天晚上隔壁床位的病人走了,我這個妹妹也沒有休息好,白天病房又比較吵,沒有補覺,就覺得煩躁,有了你的安慰,她平靜了好多,現在心率也沒那么快了。而且看到我妹妹這樣,我心里也難受得緊,大姐因為這個病走得早,現在小妹也得了這個病,之前住進監護室,我真怕她挺不過來。”看到家屬說著說著眼睛開始發紅,我連忙拍拍她的背:“沒事了沒事了,這不是從監護室出來了嗎。現在你妹妹的病情也穩定下來了,你也不要難過,你妹妹看到你難過反而會使她情緒不穩定,不利于她的病情恢復。”“好,好,聽你的,現在我陪在旁邊,不能讓妹妹反過來擔心我。”我又回到患者床邊,對患者和她家屬說:“你們昨天晚上也都沒有睡好,現在監護儀上各項生命體征都正常,放下心來好好休息一下。”待到患者情緒及各項生命體征徹底穩定后,我才離開,并在離開前不忘安慰患者,以及告知家屬情緒穩定對患者康復的重要性,醫生會請心理科醫生開心理處方輔助治療,讓家屬平時也多關注患者心理的變化。

【點評】疾病折磨的不只是患者,對陪伴在旁的家屬也是心理上的打擊。家屬經歷了患者送進ICU搶救,重回病房后病情又發生變化,心情也跟著起伏不定。因此,不能忽視家屬的心理問題,要對家屬做好安撫,以免家屬的情緒影響到患者的心情,不利于患者康復。

案例1-4 用真誠叩開患者心扉

【典型事例】生機盎然的4月,草木將綠未綠,繁花將綻未綻,荒蕪與繁盛之間,不至泛濫卻無關冷清,一切美好都以不偏不倚、恰到好處的姿態存在。我剛整裝上班,我科的一名年輕責任護士就對我說:前天以頻發室性期前收縮收治入院的19床患者經常發牢騷,嫌東嫌西,家里人也從未來醫院探視,她心情比較糟糕,時常哭泣,對醫生開出來的檢查也不配合,經常抱怨醫生不了解她的病情而亂開檢查單。靜脈穿刺也很困難,前一天我們用了30分鐘左右才給她打上淺靜脈留置針,但昨晚她堅決讓護士拔了,不配合。聽完責任護士的匯報,我心里默想:這樣下去不利于醫療護理工作的進行,也會耽誤患者的治療,看來需要主動找這位患者溝通,找到問題的根源,好讓她配合醫療護理工作。我即刻打開計算機,首先了解該患者的病史資料,發現患者的動態心電圖報告顯示24小時的室性期前收縮為2046次,以上午多發,提示該患者的期前收縮是由交感神經興奮導致的,病情不是很嚴重,治療上醫生已予以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口服,此藥可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性。目前醫生予以完善各項檢查,以排除器質性心臟病,并已預約心超及冠脈CTA檢查。基本掌握患者的情況后,我就來到患者的床邊,發現患者的眉頭緊鎖。我用充滿善意、誠懇的目光,身體略前傾,微笑著向患者打招呼:“阿姨,你好,我是病房的高級責任護士,以后你有什么需要,都盡管來找我,我會盡我所能幫你解決。”

【點評】對于患者而言,如果不確定訪談者是誰,或者不確定訪談者是否適合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可能令他們不安,因而訪談時需向患者說明自身的角色。誠摯的眼神、傾聽的身姿、關心對方的語言能讓患者感受到護士的真誠,讓患者逐漸打開心扉,吐露內心真實的想法。

亮明我的身份后,我接著看了患者的手背靜脈,發現其靜脈條件欠佳,有多處瘀斑。這時患者就向我訴苦:“我的靜脈太差了,你看我的手這副慘狀。”“你放心,從今以后,由我來幫你打針,我工作很多年了,在穿刺方面經驗多,盡可能減少你的痛苦。”并且表態:若逢周六、周日我休息,會委托其他高年資護士來為您輸液。這時患者緊鎖的眉頭開始舒展。接著,我耐心向她介紹主管的三級醫生,強調其有高超的醫術,能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疾病,讓其安心住院,積極配合檢查治療。患者點了點頭,但眼中仍流露出半信半疑的神情。晨間交完班后,我立即與主管她的三級醫生反映患者的情況,并跟隨查房。當查到該患者時,三級醫生認真詢問病史,告知患者病情和治療計劃、措施,也讓患者自己提出對治療的想法,詢問其對哪些檢查項目有疑惑,并一一予以耐心解釋。最后,三級醫生強調讓其安心住院。患者用滿懷信任的眼神望著醫生,用力地點點頭。

【點評】打開患者的心扉,讓患者把真正的問題擺到明面上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幫助患者解決問題。患者的靜脈條件差,反復穿刺導致患者十分痛苦,可以請穿刺成功率高的護士來輸液。患者之前有抱怨,對醫生開出的檢查單不信任,可以先讓其信任的主治醫生來開醫囑。因此,用肯定的語言準確地告訴她她的主管醫生具有高超的醫術,能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疾病,有助于醫患雙方建立信任感。并且采用護患關系基本模式中的“共同參與型”,以平等關系為基礎,護患雙方具有相等的主動性,從而調動患者參與治療的積極性。

這天之后,只要我上班,我都會先去看下她。一天,我發現患者神情沮喪,雙眼黑眼圈明顯,我即刻坐在患者床邊,輕聲詢問:“阿姨,你昨晚睡眠不好嗎?”話音剛落,一滴滴淚珠從患者眼眶溢出,我即刻拉住她的手,耐心傾聽。原來患者的家庭經濟狀況欠佳,家中共4人,除丈夫、兒子外,還有一位90歲的公公,4口人一起居住在50余平方米的房子里。而丈夫對她不太關心,公公脾氣怪異,兒子常常不著家。之前她在社區工作,現已退休在家,家庭生活較沉悶,故常郁郁寡歡。但值得慶幸的是,她有一些社區的朋友,常在微信中聯系。而近幾日社區正組織出游,她也想跟隨外出散散心,但又怕身體吃不消,故情緒煩躁。我即向患者表示:我會跟你的主管醫生反映你的想法。我向主管醫生反饋了患者的情況,他認真評估了患者的病情,認為她的病情并不嚴重,建議她適當參加戶外活動,并強調放松情緒對治療有利。

經過溝通,患者情緒明顯好轉,并表示出院后要參加社區的旅游,對生活充滿了信心。經過治療,患者很快康復出院。出院后,患者還寫了一封表揚信,對我科的醫務工作者表示感謝。

【點評】醫護人員不僅要醫治患者的疾病,還要關注患者的心理、社會狀況。從該患者的訴說中可以了解到,患者缺乏家庭的關愛,但友情彌補了親情上的缺失。患者的基本需要被滿足后,她會追求更高層次的需要。對于此時的患者,要滿足其愛與歸屬的需要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滿足其需要會更利于患者的健康。

案例1-5 “放縱”的血壓

【典型事例】周二,查房后,我像往常一樣來到病房巡視,剛走到房間門口,便聽到13床患者王大伯在喋喋不休地抱怨著:“這兒的醫生都不會看毛病的,我這樣的血壓他們也不管。”聽罷,我意識到患者有情緒波動,便來到他的床邊,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著說道:“哎喲,王伯伯,是什么讓您老人家這么不高興啊,說給我聽聽,看看我能幫你不?”王大伯看著我,便打開了話匣子:“小來護士啊……”

【點評】反思性提問是一種開放性的提問方式,它可以促使患者進一步闡述他們之前說過的話。對于患者的抱怨,護士應把握說話的語調、語氣、語速,使患者產生親近感,也為今后的溝通、交流打下基礎。

事情不復雜,王大伯是一位急性腦梗死患者,有高血壓病史,平時規則服藥,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但這次是急性發病,醫生考慮到降壓后會導致低灌注,故未開具降壓藥,也未向患者說明。患者入院第3天血壓為180/100mmHg,出現頭暈現象,而醫生查房后只給患者增加了改善循環的藥物,沒有解釋為什么不開降壓藥,所以王大伯覺得醫生不重視,不給他服用降壓藥。

【點評】主動確定并適當探索,包括患者的想法、擔憂、期望以及疾病對患者的影響,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感受。患者的不滿意通常源于醫患溝通不到位,有效的醫患溝通能夠避免患者不良情緒的產生。

我認真聽完王大伯的訴說,便開始笑著跟他溝通起來。首先,我告訴他治病救人是醫生的職責,這關系到患者的生命,而醫生的職責要求便是嚴謹,此時王大伯點頭表示贊同。接著,我把相關的專業知識講解給王大伯聽:“王伯伯,你現在是中風的急性期,醫生不給你開降壓藥是不想你的血壓降得太低,血壓降低了,反而會導致血流速度減慢而加重病情,到時候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只出現頭暈的表現了,所以醫生是為了你的健康著想。”王大伯瞪大眼張大嘴吃驚地看著我:“小來啊,我信得過你,可是你也別唬我。”看著王大伯的表情,我鄭重其事道:“王伯伯,醫學是不騙人的,這是很嚴肅的事情,我不會對你說謊話的,你放心。”病房里的其他患者也開始勸說:“老王,小來跟我們相處很長時間了,她的為人我們最信任不過了,所以啊,這么跟你說,你得聽進去。”“嗯。”王大伯堅定地回答道。

【點評】精準醫學時代,溝通簡單化、通俗化也將成為一個新的考驗。豐富的專業知識,良好的溝通能力,是醫護人員幫助患者改善病情所需具備的。在告知患者病情和解釋治療方案時,盡量將復雜、難以理解的醫學術語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

我理解王大伯的想法,而王大伯的態度也有了轉變,于是我接著說:“王伯伯,等醫生查房結束,我讓主管醫生再跟你詳細說說。”這下王大伯終于笑了:“好好好!小來,謝謝你啦!你記得幫我去跟醫生講一下,我在病房里等著他。”

【點評】使用認知共情,從認知上理解患者的想法。

查房后,我把王大伯的顧慮告訴了主管醫生,主管醫生馬上到病房,針對王大伯的病情、治療等詳細地進行了講解。王大伯對主管醫生所講的知識表示理解,感覺增長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同時也對治療有了很大的信心。事后王大伯很滿意我所做所說的,當我再次見到王大伯時,他笑瞇瞇地拉著我說:“小來護士,醫生來找過我了,跟我說得很詳細,道理跟你講的是一樣的,你們都是為了我好,以后我真的要引起重視了,謝謝你們哦!”

【點評】醫患溝通不僅涉及護士與患者,而且涉及護士與患者家屬、護士與護士、護士與醫生以及其他相關健康工作人員的溝通。人文關懷是建立醫護患三方和諧關系的根本。切實幫助患者,設身處地地為患者服務,讓患者體會到醫護人員的良苦用心,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糾紛,贏得良好的信譽。

案例1-6 換位思考,感情互通

【典型事例】護士站突然傳來激烈的爭吵聲,我連忙趕過去。只見29床老賀的兒子與主管醫生正在爭執,雙方的情緒都很激動,有好多患者和家屬在圍觀,并竊竊私語,影響很不好。我第一時間把雙方拉開,然后決定先與患者家屬溝通,再向主管醫生了解事情的經過。

【點評】患者的家屬是患者的直接受益人,患者對親人的忠誠信任度和影響力最高。如果醫護人員能注意指導患者家屬親密合作,發揮他們溝通患者的配合作用,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選擇先與患者家屬建立良性溝通關系。

我將患者兒子請到接待室就座,此時他的情緒還未平復,出口的話像辣椒般嗆人胸口。我一直耐心禮貌、心平氣和地跟他說話,漸漸地,他也被感染了,語氣語調也平緩下來,把事情的經過描述了一遍。原來,主管醫生在查房時告知老賀及家屬目前病情好轉可以出院,但患者和家屬強烈要求再住院治療幾天。(該患者是擴張型心肌病患者,即使住院治療,也只能以暫時減輕癥狀為目的。)從醫生的角度而言,患者病情已經好轉,再繼續住院也沒太大的意義;而從患者和家屬的角度來看,他們要求再多輸幾天液,認為多輸液病情總能好點,患者心理上也能更平穩些。雙方有各自的想法,也都沒有錯。問題就出在患者家屬要求再輸液幾天時,主管醫生說了句:“你這個毛病即使再輸液也不可能完全好的。”患者及家屬當時就激動起來(患者5年前確診擴張型心肌病時,當時醫生就告知存活期5年左右,今年剛好是第5年)。家屬說:“我們其實對病情都有數,老爺子也知道活不長,但醫生這么一說,多少也刺激到老爺子。誰不怕死啊,將心比心,知道命不久了,誰不傷心。我們只是想盡量讓老爺子活的時間長一點,不給自己留下遺憾。”了解了事情的經過,我請患者家屬先回病房。接著,我把患者及家屬真實的心理感受告訴了主管醫生,他表示真不知道患者及家屬的想法,否則他絕不會這么直說的。

【點評】要理解患者及家屬的困境和感受,設身處地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消除患者及家屬對我們的誤解。在臨床診治過程中,我們通常會忽視疾病對患者及家屬的意義。該患者癥狀緩解,已達到臨床出院標準,但家屬因為“大限將至”而出現擔心、恐懼等情緒表現,對此我們應予以理解,并讓其參與到疾病決策中,使我們的溝通更有效,并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

之后,我又來到老賀床邊,與他及其老伴、兒子交談,設身處地地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對患者及家屬的憤怒表示深深理解,告知其實主管醫生原先并未了解患者及家屬的心理感受,所以說出的話讓他們從內心無法接受,現在我已經將雙方溝通中的盲點告訴主管醫生,他明確表態今后在與你們的溝通中會盡量注意方式、方法,學會換位思考。現在患者和家屬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來,我們會盡量予以滿足。老賀說:“其實我心里也知道醫生說得沒錯,我的病是不可能好了,只是盡量不去想,可醫生在查房時當著我和家人的面一下子就這么說出來,我一時感到很傷心,難以接受。我想多掛幾天補充營養的藥,至少心理安慰一下也好。”我再次向主管醫生轉達了患者的愿望,最終患者繼續住院輸液3天。

在出院那天,老賀高興地對我說:“今天感覺舒服多了,謝謝你們。”雖然我知道其中多少有些心理因素,但我為這些心臟病終末期患者能有愉快的心情由衷地感到高興。讓患者與家屬保持心情舒暢,也是我們人文關懷工作的重要內容。

【點評】反饋使溝通變成一個雙向交互信息的過程。當對方的傾訴得到滿足后,他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情感支持。感受交換,可以更好地進行情感互動。維護患者的尊嚴,讓他們感受到人情溫暖,幫助他們更好地戰勝疾病,身心康復,才能使醫患達到互惠雙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棱县| 晴隆县| 玛纳斯县| 永济市| 民丰县| 麻江县| 商都县| 西乡县| 南陵县| 景洪市| 翁牛特旗| 永顺县| 平乡县| 平遥县| 南宁市| 焉耆| 塔城市| 鹤壁市| 当雄县| 甘泉县| 镇宁| 沿河| 尼勒克县| 英超| 乡宁县| 九台市| 南皮县| 肥乡县| 云林县| 古交市| 乌拉特前旗| 逊克县| 榆树市| 离岛区| 白玉县| 南陵县| 乐东| 普宁市| 乌拉特前旗| 榆林市| 天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