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教育學
- 孫立新等
- 1926字
- 2024-04-25 11:07:56
一 建立老年教育學的必要性
(一)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倒逼
21世紀以來,世界各國逐漸步入老齡社會,老齡化趨勢愈加明顯。我國的人口狀況也是如此,截至2019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高達2.5億人,占我國總人口的17.9%。人口老齡化給社會發展帶來了諸多困境,老年教育作為破解人口老齡化困境的重要“利器”,可以幫助老年人以健康的狀態面對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社會參與度,保障老年人的生存發展權益,促進老年人健康養老和積極養老。老年教育實踐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的理論指導,老年教育學是推動老年教育實踐得以長遠發展的根本,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途徑。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老齡化程度的提高,老年教育的重要性也愈發凸顯。聯合國第二屆老齡問題世界大會通過的《政治宣言》提出,老年人的潛力是未來發展的強有力基礎。老年人在構建和諧家庭、和諧社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發展老年教育,提高老年人的綜合素質和參與能力,可以促進家庭和社會的和諧從而助力國家發展。
(二)老年教育學自身具有特殊性
老年教育學是以老年教育為研究對象,研究老年教育的目的、任務、特點,探索老年教育的規律,并致力于培養從事老年教育的教師、管理人員的學科。老年教育學研究的內容有老年教育的本質、性質和規律及其同政治、經濟、文化的關系,老年教育的結構和功能,老年教育的任務和職能,老年教育的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以及教師隊伍建設,老年學員的身心發展特征,老年教育教學內容和方法等。從本質上說,老年教育是教育活動的特殊形式,是從事老年教育的實踐活動,具有與普通教育等其他各級各類教育完全不同的特殊性。老年教育學的概念最早出現在德國,自從這一概念生成后,西方多位學者為辨識老年教育學的獨特性提出不同的見解:威爾肯(L. Veelken)提出,老年教育學應該分析老年人的社會化過程,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博洛諾(O. F. Bollnow)強調,老年教育學的主要任務是使老年人對抗他們的衰老過程,并說服他們利用自己潛在的機會等,這些精妙的言語闡釋充分說明了老年教育學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三)老年群體具有獨特的身心特征
與處于其他發展階段的個體相比,老年人無論在生理、心理方面都呈現出較多差異。例如,老年人的感知覺、記憶力、思維和想象力等生理機能在逐步衰退,心理上則表現出依賴性、利他性和自我完善性等特點。因此,需要采用特殊的教育教學方式促進老年人的發展,進而也就需要建立相應的老年教育學。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在知識經濟、信息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老年人對學習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因此,需要構建老年教育學來適應老年人獨特的身心發展特征,滿足老年人的自我需求,開發老年人的潛能,從而促進老年人的全面發展。
(四)建立老年教育學是其“母學科”發展的必然要求
我國以教育學為一級學科的分支學科體系,包括教育學原理、教育史、課程與教學論、學前教育學、高等教育學、成人教育學等分支學科,眾多分支學科至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老年教育學具有獨特的研究對象和研究領域,是一門針對老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研究老年人學習與教育現象和揭示老年人學習與教育規律,幫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質量,促進老年人生命成長和自我完善的學科,其研究領域主要涉及老年教育課程論、老年教育教學論、老年教育德育論、老年學習論等方面的內容。隨著我國教育學的發展成熟、相關學科的完善豐富,老年教育學的學科建設也正逐漸被學界重視。老年教育學學科的建立能夠進一步豐富、完善我國教育學學科體系,同時也是教育學發展的必然訴求。
(五)建立老年教育學是推進終身教育發展之所需
終身教育已然成為世界潮流和國際社會推崇的價值理念,我國政府也非常重視終身教育的推進工作,并陸續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黨的幾次全國代表大會都強調,要推進國家教育現代化,積極推動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建設。老年教育作為終身教育的最后環節,是終身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終身教育的落實則源自老年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終身教育包括普通教育、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等教育類型,我國普通教育的發展已經基本完善,繼續教育中的成人教育板塊也正在走向成熟,而老年教育卻是一個短板。我國老年教育起步晚,雖然目前已基本形成學校老年教育、社區老年教育、遠程老年教育等多位一體的老年教育發展格局,但整體的發展取向不夠明晰,且老年教育的質量水平有待提升。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國老年教育理論滯后于實踐,老年教育實踐缺乏系統科學的理論指導。老年教育學的學科建設是推動老年教育理論發展的動力,可以進一步推動老年教育實踐的發展。換言之,老年教育學學科建設是推動老年教育事業向前發展的基石,是解決老年教育實踐問題的根本,是豐富和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的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