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當下,我國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劇,老年人口不斷增多,老年教育規模也在不斷拓展。如何發展高質量的老年教育是相關學者共同關心的問題。多年來,我們一直致力于老年教育實踐與理論問題研究,堅持推進老年教育的學科建設。在此過程中,深刻體悟到老年教育學教材的匱乏,專業發展也備受制約,因此我的研究團隊費時近一年時間,集聚各方力量,堅持突出本土化、系統性、高質量的撰寫原則,編著《老年教育學》教材一書,其目的在于為今后老年教育學學科建設、專業發展、人才培養提供具有普適性的教學教程。

《老年教育學》由國內研究老年教育的優秀人員參與執筆,他們分別為:葉長勝、姚艷蓉、周士雨、宋雨昕、鄭博文、樂傳永、葉忠海、馬麗華、殷曉峰。全書共包括11章,分別為“老年教育學概述”“老年教育發展歷程”“老年教育的價值功能”“老年教育教學”“老年教育課程”“老年教育模式”“老年教育師資”“老年學員”“老年教育管理(宏觀篇)”“老年教育管理(微觀篇)”“老年教育研究概述、方法及問題和趨勢”。

本書特色主要有:

注重系統性。《老年教育學》在編寫過程中始終以系統性原則構架教材體系,在全書的框架中既包括理論性的篇章,也包括實踐性內容;既關注教育活動要素的完整融入,比如課程、教學、實施對象、教育管理、教育研究等方面,也注重以“大教育”視角開展跨學科聯合,其中涉及老年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學科知識。作為一本實用性較強的教材,注重編寫內容的系統性,不僅使篇章翔實豐富,還有利于學習者的掌握理解,讓他們能夠在整體布局的認識上把握知識結構,培養系統性思維。

突出本土化。老年教育的研究在我國已經開展近40年,在近40年的理論與實踐發展中,老年教育學已然融入本土教育中,體現出本土風格和地方特色。因此,在教材寫作中始終結合本土老年教育學的發展進行編寫,適時融入本土元素和素材。我們認為,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上,凸顯學科教材編寫的中國風格是值得各界學者探求的。我國老年教育學學科的建設也必須在創建發展中積極融入學科特色,含蘊文化風氣,讓學生在教材學習中能夠領略到真正屬于民族、國家的東西,增長他們的學科自信和文化自信。

強調實踐性。任何一門學科的發展都離不開學科實踐的支撐,任何一本教材的編寫都離不開實踐內容的充實。《老年教育學》教材的編寫應該以實踐為引領,挖掘具有實踐價值的教學內容,凸顯老年教育學的實踐性特征。該教材在撰寫過程中收集整理了上海、浙江、江西等多個省區市的老年教育實踐素材,將其融入知識點的闡釋與案例拓展中,讓教材更能夠“接地氣”,更加符合學生的實踐認知,并在學習過程中領悟“實踐的味道”。

凸顯理論性。老年教育學教材的編寫離開實踐是“無根之木”,脫離理論則是“無源之水”。老年教育在我國的發展已有較長歷史,老年教育研究業已得到豐富與發展,一大批優秀的理論研究成果涌現,這為老年教育學科建設奠定了理論基礎。那么,在《老年教育學》教材撰寫的過程中,一直秉持理論性導向,努力讓教材體現出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在書中,第一章“老年教育學概述”、第三章“老年教育的價值功能”等內容即為該特征的明顯體現。此外,在各章節的內容中也適當結合主題,將一些概念、內涵、理論基礎等相關知識融入其中,盡力讓教材的寫作不僅勾勒出“骨架”的系統完備,也凸顯出內容的理論力量與“質感”。

本書不僅可以作為高等學院、研究機構科研人員的教材,也可以作為職業院校相關專業、從事專兼職或志愿服務的老年教育教學與管理的教師、老年教育師資培訓的學員的教材。

本書完成之時,正逢建黨100周年之際,這使編寫組人員倍感榮幸,同時也促使筆者進一步思考本書的價值和創作意義在哪里?首先,本書的定位為老年教育相關學科的專業用書,其價值之一即為國家培養老齡事業、領域的專業人才提供學習載體,為國家老年教育人才培養提供支持。其次,老年教育學科建設是今后實踐發展的趨勢所在,而教材建設是支撐學科成型的條件之一,《老年教育學》教材的順利編寫將為我國老年教育學學科建設貢獻一己之力。最后,在近40年的老年教育發展歷程中,我國已經出版了一些相關教材,本書汲取前者精華,在傳承借鑒中創新優化,進一步豐富了學科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沙市| 宿松县| 临江市| 顺义区| 林芝县| 台湾省| 广东省| 汝阳县| 龙江县| 上蔡县| 东阳市| 稻城县| 陵川县| 合江县| 教育| 石泉县| 苏尼特左旗| 平遥县| 民权县| 读书| 吴川市| 防城港市| 法库县| 镇原县| 广汉市| 达孜县| 闻喜县| 牟定县| 南澳县| 长武县| 绿春县| 余姚市| 定州市| 日喀则市| 阿拉善盟| 从江县| 和静县| 咸宁市| 靖宇县| 龙井市| 丁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