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浮梁縣修學記

袁甫

作者簡介

袁甫,字廣微,號蒙齋,浙江慶元府鄞縣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定(1216前后)在世。少承家學,又從學于楊簡。宋嘉定七年(1214)進士第一(狀元),授秘書省正字。十一年任湖州通判,遷秘書郎,改著作佐郎,出知徽州、衢州,有政績。紹定三年(1230)兼任江東提點刑獄,后移司鄱陽,講學學宮,修葺廬山白鹿洞書院,創建貴溪象山書院。端平元年(1234)兼任福建轉運判官,遷秘書少監,疏指史嵩之不可重用,又反對進史嵩之為刑部尚書,被出知江州,再改知婺州。后升起居郎兼中書舍人,兼國子祭酒,官終兵部侍郎,兼吏部尚書。甫所至興利除害;在朝靡切權貴,抗論不阿,卒謚正肅。著有《蒙齋集》四十卷,《國史經籍志》,又作有《孝說》《孟子解》《江東荒政錄》《防拓錄》《樂事錄》《宋史本傳》及《蒙齋中庸講義》等,并行于世。

原文

令治百里,簿書[34]期會[35]之外以興修學校為急,難能矣!然修學而已爾。學修而士無以養,又輟[36]余財以助贍給[37],難能矣!然養土而已爾。衿佩[38]來集,弦誦[39]瑯瑯,又嚴程督以進材藝,難能矣!然課業而已爾。潘君材之宰浮梁也,三者皆優為之。一日,貽書于余,且言:“令邑以來,縮浮費[40],葺學宮,凡門廊齋舍,煥然更新,又創杰閣,崇奉奎章[41]。學租所入有限,則捐帑廩[42]濟其乏。春秋補弟子員[43],月有試,旬有課,骎骎[44]可觀矣!請記之。”余去年春,觀風[45]至茲邑,嘗集屬僚暨諸生講道矣,咸謂余迂[46]。令今偕群士求記,是弗我迂也。令弗我迂固當;士弗我迂[47],其亦有感乎!桑麻菽粟,舉世不以為迂,以其能生我也。人非道不生,而舉世一聞談道,則以迂目之,道固在桑麻菽粟外耶?目道以迂,則不迂非道也。甘不迂之利[48],犯非道之名。道實生我,而欲違道以謀生,吾甚悲世人之惑也。令不謂我迂,是不目道以迂也;令不目道以迂,環百里之士若民,皆不以道為迂。孝而親,敬而長,行著習察[49],勿失秉彝[50],道化[51]其將興乎!余嘗語茲邑之士曰:令之新政是一初也;士今日聽講是亦一初[52]也。此初嘗新,則日日如初。令勉之,士勉之,余亦因以自勉焉。

簡析

潘君材之來任浮梁縣令之后,于處理簿書期會等日常政務之余,極力倡導崇文重教。“縮浮費,葺學宮,凡門廊齋舍煥然更新,又創杰閣,崇奉奎章。學租所入有限,則捐帑廩濟其乏。春秋補弟子員,月有試,旬有課,骎骎可觀矣!”在重新修葺學宮后,他請袁甫撰寫了這篇記文。在文中作者先稱頌了潘君“興修學校”,“輟余財以養士”,又“嚴程督以進材藝”這“三者皆優為之”的難能可貴;而后筆鋒一轉,就“迂”與“道”這一話題生發開來:“桑麻菽粟,舉世不以為迂,以其能生我也。人非道不生,而一聞談道則以迂目之,道固在桑麻菽粟外耶?”桑麻菽粟,固然為人謀生之所需,但“人非道不生”,在解決溫飽之后,道德教化對于人的生活更為重要,絕不可“目道以迂”。作者認為,人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兩者是不可分割的:“道固在桑麻菽粟外耶?”后者尤為重要:“道實生我,而欲違道以謀生,吾甚悲世人之惑也。”文章最后對潘君崇尚教化的新政寄予厚望:“令之新政是一初也;士今日聽講是亦一初也。此初嘗新,則日日如初。”其言諄諄,其意拳拳,讀罷讓人回味無窮。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东市| 博湖县| 偏关县| 阜南县| 招远市| 白玉县| 塘沽区| 明水县| 长泰县| 梁河县| 定日县| 八宿县| 昭平县| 中方县| 克山县| 枣强县| 伊吾县| 卓尼县| 武城县| 安多县| 万荣县| 伊春市| 滨海县| 万宁市| 会昌县| 康平县| 河曲县| 自贡市| 肇州县| 岳阳市| 金阳县| 华坪县| 樟树市| 屏东市| 汤阴县| 陈巴尔虎旗| 太仆寺旗| 赣州市| 司法| 启东市| 通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