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業長青:大變局時代的企業與家庭發展之道
- 晟和研究院
- 1092字
- 2024-05-22 14:53:37
(一)全球化大潮不可阻擋
全球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人類有了“全球意識”并且付諸全球交往的實踐。在邁出這一步之前,人類只有“國際化”的概念,也就是區域間的幾個國家相互進行貿易與往來。15世紀左右,“大航海時代”開啟,松散的國際貿易逐漸演變為廣泛聯系的世界貿易。全球巨大市場和巨額利潤的強大吸引力,推動資本主義向四處擴張,最終打破了世界上各個角落的帝國體制,把各民族推向了不可分割的聯系和交往中。
基于以上事實,馬克思曾做出一個大的論斷:“創造世界市場的趨勢已經直接包含在資本的概念本身中?!辟Y本主義將力求“摧毀交往即交換的一切地方限制,征服整個地球作為市場”。馬克思一系列關于“世界市場”的理論都在揭示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全球化是世界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真正理解了馬克思的這一論斷,我們也就能夠淡然地看待當前全球化進程中的一些波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第二十三屆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全會時指出的那樣,“當前世界上出現的一些逆全球化動向只不過是全球化潮流中激起的幾朵浪花,阻擋不住全球化大潮”。
全球化的快速推進,發生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后。美國的實力迅速壯大,使得其具備了領導全球化進程的條件。經濟方面,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了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的中心地位;國際治理方面,美國在聯合國的建立及運作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主導作用。美元霸權、美軍霸權和美國意識霸權,成為維護美國全球領導地位的三大有力武器。
全球化確實給世界上多數的國家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與實實在在的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歐洲和日本在美國的援助與帶動下,經濟得以迅速恢復,并出現了新的繁榮。而廣大發展中國家,雖然發展的步伐慢一些,但也借助國際投資融入全球工業與貿易體系,成為原材料及商品的加工與出口地,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經濟發展駛入了快車道,并逐漸取代美國成為對世界經濟增長最有貢獻的國家。
當然,美國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冷戰結束以后,美國GDP總量持續增長。1990—2021年,美國的GDP總量從9萬億美元增長到23萬億美元。美國作為全球經濟和治理體系的主導者,推動了許多有利于美國的國際規則付諸實施,獲取了大量顯性和隱性的利益。美國通過美元霸權掌控世界金融體系,建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重要機構。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建立與運作,在進一步推動了全球貿易和全球化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讓美國從中建立了以跨國公司為主導的全球價值鏈,并自居高端、高附加值環節。同時,美國也時常利用國際規則轉嫁自身的危機。正因為如此,美國資深記者喬治·帕克曾說,美國“拒絕全球化等于拒絕太陽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