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F魂:小松左京自傳
- 小松左京
- 2013字
- 2024-02-05 16:36:32
在軍需工廠迎來“八·一五”
進入1945年(昭和二十年)之后,空襲變得更為激烈。我升上初中三年級以后,學校就停課了,學生都被動員到工廠干活。每人每天配給五勺大米,約為零點五合1。后來發的是蟲子蛀了的大豆和干巴巴的陳年玉米粒等雜糧,有時還給點腐爛的干芋頭之類的。我瘦得皮包骨頭,每天去工廠都要拼盡全身力氣。
那時的我根本無法想象自己的將來。征兵年齡已經下調到十九歲,戰爭接近尾聲那段時間,甚至連十七歲的人也被列為服役人員。在海軍學校新開辦的預科,把初三的學生也募集了進去。我感覺到,自己馬上也要被征召入伍了。
因為我是高度近視,無論是擔當教練的教官還是班主任都對我說:“你這樣沒法用槍,當不了一個合格的士兵。”總之不把我當作國民對待。班主任甚至對我說:“要是到了本土作戰的時候,你就在戰壕里用竹槍捅戰車的車身吧。”我聽到的都是諸如此類的話。當時我就想,自己只能干干輜重運輸兵(在部隊運輸食物、物資的工作),連一把槍都沒有,只能在泥沼里爬行,死了都沒人知道。
在那年四月,有位比我大兩歲的學長,是個很優秀的值得敬重的人,作為特別干部候補被征入陸軍,說是要進入“特攻隊”。但是,他卻在訓練中由于飛機發動機故障而墜機身亡。別說什么“特攻”了,甚至還沒來得及參加實戰就送了命。這件事讓我感到徹底絕望了。
在初中有個同班生是口碑極壞的男生,學校半誘使半脅迫地跟他說,與其等著被開除學籍,還不如去參加隊役訓練。于是,他便成為我們年級唯一一個“志愿入伍的英雄”。但是,他卻活下來了,還成了“戰后首個持槍中學生強盜”。我覺得我能理解他為何會墮落成那個樣子。
不用等到征兵時刻,在這段時間里,我已經有幾次和死亡擦肩而過。在神戶遭遇格魯曼戰斗機2的追殺,我想徑直向前逃跑,不知誰抓住我的手腕把我橫著拽向一旁,而我想要奔跑過去的位置遭到了20毫米機關炮“嗒嗒嗒”一陣狂射。看到子彈后我人都被嚇癱軟了。
媽媽和弟弟妹妹都疏散了,入了松江高中的哥哥應征去了名古屋,只剩下我和父親兩個人還沒走。有次父親出差只有我在家時,一顆燃燒弾落下來,我孤身一人去滅火搶救。我正打算上樓去把穿透二樓屋脊的最后一枚燃燒彈弄下去的時候,腳踩在油脂燃燒彈漏出的黏糊糊的東西上,一下子滑倒在房頂。幸虧抓住了瓦片,不然直接從樓頂掉下來,骨折都算輕的。
燃燒彈是幾十枚捆綁在一起,放在一個容器里被投放下來的。在落下的過程中,把燃燒彈捆綁在一起的鐵箍會脫離開來,使燃燒彈分散,容器的尾翼也會和鐵箍一并飛散落下。有一次,一片尾翼就擦著我后背落下。要是我走慢一步的話,肯定會被砸得血肉模糊。
8月8日的報紙上報道了“新型炸彈”落在廣島的新聞。正好那天哥哥從名古屋回來。他告訴我說:“這好像就是原子彈!”我們聊到這個話題,驚嘆小學生報紙上那篇《火》竟然成真了。
到了8月15日早晨,有人來通知說馬上會有天皇陛下的“玉音放送”。當時,我們都在川崎重工的工廠制造一種名叫“蛟龍”的特殊潛艇,可供五人乘坐,好在“本土決戰”時使用。上午的活兒比平時早十分鐘結束,之后每個人都收聽廣播。我只聽懂了“聯合宣言”和“忍受無法忍受之苦難”這兩句話,但班主任異常激動地發表了一番演說。他說,陛下的意思是“拋開”聯合宣言,此后一億日本人應該更加一心一意,盡忠報國,要意氣昂揚地把“圣戰”進行到底……但是,學生們之間開始竊竊私語,說陛下講的好像不是“拋開”宣言而是“接受”宣言。有個膽大的孩子問道:“我聽到的是‘接受’宣言,日本是不是戰敗了?”這話剛出口,他就被一耳光打倒在地,連耳膜都被打破了。這件事簡直荒唐至極。
這時候,學長們從別的工廠一窩蜂似的跑過來,告訴了我們真相:“你們在干什么?日本已經戰敗了!手上的活兒別干了!”不知誰擅自推開配電室的門,關掉了電源。大伙兒一邊喊著“不干了!不干了!”一邊往工廠外邊跑。只有一個人因為電源切斷,滯留在升降機上,他大喊:“喂,等等我呀!”
戰爭轉瞬之間就結束了。但是,我仍然無法忘記“本土決戰”“一億玉碎”這樣的口號帶來的死亡恐懼和那種絕望的感覺。《給大地和平》自不待言,就連我寫出《日本沉沒》這部作品,也是因為我親身經歷過人們高喊著“一億玉碎”的那個可悲的時代。我當時的想法是,既然日本人有勇氣高喊什么“玉碎”、什么“決戰”,那么當他們即將失去整個國家的時候又會怎么樣?不過,我無論如何都不會讓日本人“玉碎”的——這便是我創作《日本沉沒》這部作品時的想法。
再有,從少年時代起我就痛感到科學技術進步的恐怖。1903年萊特兄弟的飛機飛上天空,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僅僅四十年后,日本就遭到了原子彈的轟炸。其實當時日本的理化學研究所也在研究原子彈,只不過美國在“實用化”上搶先了一步。我常想,這真是太不得了了。無人知曉科學到底能干什么。如果不駕馭好科學,人類只能自取滅亡。這個想法在我的頭腦里深深扎根,《復活之日》(『復活の日』)這部作品也源于此。
1 1合約為0.18升。
2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海軍的主力戰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