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F魂:小松左京自傳
- 小松左京
- 989字
- 2024-02-05 16:36:31
沒有那場戰爭我就不會成為一個SF作家
《給大地和平》是一篇將背景設定在“1945年秋進行‘本土決戰’的日本”的作品。在本作中,日本在本土并未投降,而是在國內繼續進行決戰,是所謂“或然歷史”和“平行世界”組合在一起的虛構之作。看到征稿啟事,我頭腦里立刻浮現出了這一主題。四百字一頁的稿紙寫了八十張,一鼓作氣三天就寫完了。
對于我來說,這篇作品是“非寫不可的”。
寫這篇作品時,戰爭已經結束十五年了,我一直想寫那場戰爭,也覺得自己必須寫一寫那場戰爭。但是,從哪里入手卻始終毫無頭緒。
我是在中學三年級時迎來終戰的那一代人。在戰爭當中,我當然想過自己應征入伍然后死掉的可能性,同時目睹的都是化為灰燼的現實景象。可以說,我能活下來就已經算是非常幸運了。在沖繩決戰中,和我同齡的少年們持槍上了戰場,很多人陣亡。我當時想,假如這種態勢持續下去的話,那豈不是全國各地都要變成沖繩了嗎?然而,這樣的戰爭才剛剛結束,那些在日本投下原子彈的家伙竟然又在研制威力比原子彈還要大數倍的核武器,開始了一場愚蠢的“東西冷戰”,所以我覺得我非得寫點什么不可。
但是,我并沒有實際參與到戰爭之中,那么有沒有講述戰爭的資格呢?
如果使用過去的文學作品的表現方法,如此復雜、多層面的構思會很難處理,操作起來一定苦不堪言。對此我是心知肚明的。我可不想弄出那種誰也不愛讀的東西,否則我的文學生涯也許就畫上句號了。
就在這時,我邂逅了SF。使用SF的手法可以把現實的歷史相對化。也許可以寫出另一個未來,把自己設定為一個“在‘本土決戰’的泥沼之中參與游擊戰的戰斗人員”。進行這一作品構思時,我突然意識到自己苦惱已久的問題有了突破口。
在以這篇作品標題為書名的處女作短篇集《給大地和平》(1963年)的后記里,我曾寫下如下文字:
“如果用傳統文學的方法寫的話,要有非常龐雜的資料,如果反其道而行之(用SF形式)寫出的作品會很短小……于是我有生以來頭一次寫出SF作品,并拿去參加征稿競賽了。”
能夠讓小說里的人物討論“這一歷史是錯誤的”“為什么歷史不能有幾種呢”等問題,這恐怕也是SF這一體裁才能夠做到的吧?
在我和SF相知相遇時,自己頭腦里的“戰爭”已經終結,畫上了句號。反過來說,戰時與戰后的經歷體驗對我的影響是極為巨大的。假如不曾有那場戰爭,我不會成為一名SF作家。
到了如今這個年歲,回頭看看過去,那個時代的一個又一個體驗都變成了自己思考的原點。我對于這一點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