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原則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盡管每個人對擁有良好人際關系的動機可能有所不同,對朋友的要求與期望也不盡相同,但渴望獲得朋友、保持友誼、避免人際關系破裂的目的是一致的。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應遵循以下五項原則。

一、誠信原則

人無信不立。誠信原則是指人在與他人的交往中要真誠相待,要說真話而不能說假話,要遵守諾言、以誠待人、講究信義。誠信是人際交往中最基本的要求,所有人際交往的手段、技巧都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

在人際交往中,只有交往雙方以誠相待,彼此之間減輕自我防衛心理,相互理解、接納,產生信任感,才能真正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那種“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的交往信條和假意逢迎、吹牛撒謊的交往行為,都會損害健康的人際關系,讓人活得很累。

二、交互原則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人際關系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重視、相互支持。在人際交往中,喜歡與厭惡、親近與疏遠都是相互的。對喜歡、親近自己的人,人們通常愿意與之建立并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反之,對厭惡、疏遠自己的人,人們也會疏遠他,自然也就無法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這就是人際交往中的交互原則。

三、尊重原則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并且都希望不會被別人的言行傷害。自尊心的強弱是以自我價值感來衡量的,人的自我價值感主要來自人際交往過程中他人的反饋。因此,他人在人們的自我價值感的確立方面具有特殊意義。他人的肯定會增強人們的自我價值感,而他人的否定會直接威脅到人們的自我價值感。因此,人們對來自人際關系世界的否定性信息特別敏感。他人的否定會激起人們強烈的自我價值保護的傾向,表現為躲避否定自己的人,以維護自尊心。所以,我們在同他人交往時,必須尊重他人的自我價值感,以維護其自尊心。

四、互惠原則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在人際交往中要遵循互惠原則,這與人們的交往動機和交往目的是分不開的。人際交往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物質的交換與精神的交流過程,彼此所追求的就是通過交換或交流達到互惠互利的目的。若交往雙方在滿足對方需要的同時,也能得到對方的回饋,人際關系就會繼續發展;若交往的一方只想獲得而不想給予,人際關系就會中斷。互惠互利性越強,交往雙方的關系就越穩定和密切;反之,交往雙方的關系就越波動和疏遠。所以,交往雙方都必須遵循互惠原則。

五、寬容原則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在人際交往中,對于非原則性問題,以及遇到的沖突、矛盾要有耐心,要抱以寬容、忍讓的態度;對于他人的缺點,不要用“放大鏡”來審視,而要以寬廣的胸懷來容納。社會越是發達,社會中的價值體系就越是多元化,由此會引起人們個性發展的豐富性,也會引起個體間沖突的增多。因此,只有兼收并蓄、求同存異、相互包容,才能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知識營

我們為什么如此重視友誼?

很難想象如果沒有朋友,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有時,我們需要從朋友那里尋求社會和情感問題的答案;有時,我們需要朋友幫忙做出一個決定或是處理一件事情;有時,我們僅僅和朋友待在一起就很放松。朋友能豐富我們的生活和情感,使我們生活在世界上不會感到孤單,甚至能幫助我們減輕壓力、戰勝困難,朋友有益于我們的身心健康。

友誼對我們如此重要,但大多數友誼并不是永恒的。有些友誼可以像親情一樣長久,有些友誼則僅出現在特定的階段,比如和同學、同事、社團團友或是在某些社交活動中結識的朋友之間的友誼。所以,與大多數人際關系一樣,友誼也有其生命周期。社交學家和友誼研究專家威廉·羅林斯曾提出“友誼的生命周期——六階段模型”(見圖1.1)。

圖1.1 友誼的生命周期——六階段模型

(1)拘束交流階段:在這個階段,雙方的交流才剛剛開始,彼此之間還很陌生,所以此時的交流基本上會遵循陌生人之間的社交規范,互相很禮貌也很客氣,只分享很少的個人信息。

(2)友好的關系階段: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和了解之后,雙方開始進入友好的關系階段。在這個階段,雙方的談話逐漸輕松友好起來,并且開始分享各自的故事、經歷等。這是一般友誼的開始。

(3)向友誼發展階段:如果交往雙方有一方在以后不長的日子里主動接近另一方,這將會把雙方的感情推向友誼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雙方的交流變得比較社交化,少了很多條條框框的約束。

(4)初期的友誼階段:如果交往雙方繼續在一起活動,享受彼此之間的談話,那么就進入了初期的友誼階段。這時雙方開始意識到彼此是朋友,相互交流的更多是私人話題,交流的形式也不再那么正式了。

(5)穩定的友誼階段:隨著時間的推移,交往雙方可能會步入穩定的友誼階段。這時,雙方的友誼得到了彼此的完全確認,且非常信任對方,甚至會調整自己對某些問題的態度和看法以適應對方。

(6)疏遠的友誼階段:做了幾年的親密朋友后,由于彼此不再喜歡對方,或者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彼此交流的機會少了,雙方的關系會越來越疏遠和冷淡,甚至不再來往。

人際關系與溝通的古訓

“言必信,行必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克己復禮”“溫、良、恭、儉、讓”“欲速則不達”“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巧言令色,鮮矣仁”“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在學習本課程時,你是不是感覺有些內容用一句古訓就能概括?

上述各句均出自《論語》。中國古代典籍中蘊含有豐富的人生哲理,對我們為人處世極具指導意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想擁有更幸福人生的我們,想在短短的一生中做成一點事的我們,先從“修身”開始吧!建議讀者在學習本課程中,多與同學交流對人際關系和溝通具有指導作用的古訓(需注意多方查證其含義,不可望文生義)。

論語智慧:受用一生的古訓

案例鏈接

謝謝你,我身邊最“沒用”的朋友

在美國,有一部非常受歡迎的電視劇——《老友記》,許多粉絲每年至少要看一次。據媒體報道,自1994年9月首播至2021年,該劇在全球范圍內播放量超過1 000億次。

2021年5月底,六位主演久別重逢后“扯閑篇”的《老友記:重聚特輯》幾乎成了“老友迷”的必看節目。

笑料百出的劇情僅僅是《老友記》被喜歡的原因之一,更關鍵的是它為我們塑造了一個人人向往的“友誼烏托邦”。有人說:“每當生活不如意的時候,就會看看《老友記》。”

對實用主義者來說,交朋友需要遵從實用原則。有的人總覺得通信錄里的人越多越好,因為說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場,所以和人一見面就要加微信,一拉群就稱兄道弟。與此對照,《老友記》里的老友彼此之間不帶功利性的交往顯得彌足珍貴。每次重看《老友記》,會不會也想起自己那幾個“沒用”的朋友?我們在年少一無所有時相遇,雖然沒有幫助對方功成名就,卻是彼此的依靠和燈塔。這些“沒用”的朋友,就是我們永遠的精神依靠。

六人之中菲比的童年最為凄慘。有一次老友們閑聊起第一次騎車時的場景。每個人都有過一輛屬于自己的自行車,除了菲比。因為家里太窮,菲比只能坐在印有自行車圖案的紙箱里,被繼父拖著,假裝體驗騎車的快樂。她羨慕鄰居女孩擁有一輛很酷的自行車,即使時間過去了那么久,還能說出那輛夢想中自行車的模樣。菲比說得云淡風輕,但羅斯卻把這話一直記在心里。他買了一輛一模一樣的自行車,幫菲比圓了童年時的夢。真正的朋友,就是我不經意說的一句話,卻被你牢牢放在心上。

人們常說不要用金錢檢驗人性。但在《老友記》里我們卻看到了經得住金錢考驗的友誼。一開始喬伊是連50美元都拿不出來的人,他和錢德勒同吃、同住。為了幫喬伊實現夢想,錢德勒還花錢讓他去上表演課。有一次,喬伊被騙導致錢德勒家里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被偷走,損失慘重。但錢德勒不僅沒有責怪他,還對他不離不棄。最后兩人坐在客廳里的破船上,假裝在湖面度假,那畫面既搞笑又溫馨。后來錢德勒決定搬出去和莫妮卡同居。他怕喬伊無力承擔房租,又不忍傷他自尊,就故意玩游戲輸錢給他。當喬伊的事業開始有了起色,一有機會就想著回報錢德勒,給他買禮物。而當錢德勒和莫妮卡經濟上遇到困難向他求助時,喬伊則二話不說就拿出了4 000美元。

如果我們也擁有一段沒有功利性、不計較金錢的友誼,一定要珍惜。

尊重原則案例

思考與討論

1. 《老友記》中的友情體現了人際交往中的哪些原則?

2. 閱讀完本案例,給同學分享讓你最難忘的一段友誼故事。

訓練營

眾人食指托筷子

游戲目標

培養團結協作的意識。

游戲程序

(1)準備若干根一次性筷子。兩男兩女為一組。兩個裁判分別從前、后兩個方向觀察。

(2)參與人員各自伸出一根食指托起一根筷子,并將筷子從起點托到終點,最先到達終點的組獲勝。在這一過程中,哪一組的筷子掉在地上,該組就挑戰失敗。

(3)每組起點到終點距離可視環境而定。

相關討論

(1)你認為團隊活動成功或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你認為團隊項目與個人項目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治县| 靖边县| 望江县| 绩溪县| 正阳县| 卓尼县| 政和县| 华坪县| 克拉玛依市| 星座| 江陵县| 同仁县| 手机| 思南县| 黄梅县| 龙门县| 山阳县| 黄梅县| 肇州县| 定襄县| 上犹县| 大冶市| 扎鲁特旗| 德清县| 奉化市| 榕江县| 桃源县| 泊头市| 琼海市| 如皋市| 邢台市| 天峨县| 乌拉特后旗| 区。| 夏津县| 南康市| 宕昌县| 军事| 台山市| 达孜县| 凌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