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 這個時代的象征人物——漢武帝

在這浪漫精神的大時代里,那些人物都是怎樣呢?我們不妨從楚文化的最后一個代表人物說起,那就是項羽。這真是一個天馬橫空的人物,他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因為劍是一人敵,不足學,要學是學萬人敵,那就是兵法。學兵法大喜,可是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他身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他的作戰完全以氣勝。他可以帶三萬精兵,就打敗了漢高祖的五十六萬大軍。他是道地的英雄色彩,他要與漢高祖決戰,他說:“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愿與漢王挑戰決雌雄!”只要他一出馬,讓交戰的人目不敢視,手不敢發,只有逃走。到了失敗的時候,他愛的只有美人與名馬,他會對美人和名馬唱歌,慷慨悲泣,一灑英雄之淚。最后他還會以二十八匹馬擺作陣勢而突圍,仍然以少勝多,證明自己之不敗。他愛的名馬,他送了好漢;他自己的頭顱,也送給老朋友。他是自殺,他不能受辱。這一個叱咤風云的英雄在起事時,才二十四歲;到拔劍自刎時,也才三十一歲。他所代表的是狂飆式的青年精神,他處處要沖開形式。他是浪漫精神的絕好典型。他的魄力和豪氣就是培養司馬遷的精神的氛圍,他的人格就是司馬遷在精神上最有著共鳴的!——所以《項羽本紀》寫得那樣好!

項羽死于公元前202年,這距司馬遷之生還有半世紀,所以這不過在楚文化的精神上是一線相遞,鼓舞著司馬遷而已。另一個和司馬遷的年代相接的人物卻是李廣,在李廣自殺時(公元前119年),司馬遷年十七。李廣也可以說是項羽的化身。他同樣是失敗的英雄,他同樣有豪氣,他同樣是“才氣天下無雙”。他的豪氣也同樣是沖開了形式,表現著浪漫的濃厚氣息。他帶兵是沒有部伍行陣的,“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擊刁斗以自衛,莫府省約文書籍事”。他有無比的勇氣,他曾以四千人被十倍的匈奴所包圍,兵死了一半,箭也光了,到黃昏的時候,別人都嚇得面無人色,但他意氣自如。他又有超絕的體力和射法,曾射箭穿石,以為是老虎。平常善射虎,虎也常常傷著他。這樣的人最后也失敗了,而且也是自殺。他這浪漫的精神是同樣和司馬遷的內心有著深深的契合的——所以《李將軍列傳》又寫得那樣出色!

然而項羽和李廣卻都還不能比另一個屹立于司馬遷之旁,差不多和司馬遷相終始,更能作為這一個時代的象征的人物——這就是漢武帝。

漢武帝比司馬遷大二十二歲,但漢武帝有著七十一歲的高齡,而司馬遷恐怕在武帝死前已經逝世了(司馬遷在四十六歲以后的生活已經沒有記載可尋)。

武帝以十幾歲執政,統治中國的年代超過半世紀。這是一個充分表現浪漫精神的人物。他的一生,簡直像一部劇本。我們舉幾件具體的事情來看吧。例如他在即位后三年的時候,那時他已經二十歲了,就喜歡微服出來打獵,自稱平陽侯,而且有一次住在人家里,被人疑為小偷,幾乎灌了一嘴尿,這生活夠浪漫了!我們再看他那封禪求仙的事吧!這事開始很早,在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那時武帝二十五歲,就有李少君獻煉丹長壽之術,他說他吃過安期生給他的棗,棗大如瓜。李少君永遠不說自己的年齡,有人問他,便永遠答復是七十;而且有一次在眾人廣座中,他找著一個九十多歲的老頭兒,談到那老頭兒的祖父的游射之所,于是一座大驚,大家以為他是好幾百歲了。從這時起,武帝便派方士向東海求仙。此后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又有少翁之事。少翁被拜為文成將軍,說能夠招鬼神,武帝信以為真。后來文成將軍寫好了字,給牛吃了,裝作不知,說是殺牛可以得奇書。果然把牛殺了,書也有了,但漢武帝認出是他的手跡,便把他殺了。這樣武帝應該覺悟了吧,可是不,他像吃鴉片一樣,時而覺悟戒絕,卻又時而癮發再來。到了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就又來了一個方士叫欒大,他不唯說“黃金可成,不死之藥可得,仙人可致”,而且“河決可塞”。河患本是當時的大問題,自然武帝聽得更入耳了。但是這人的下場卻和文成將軍一樣,也是所說不能兌現而被誅。然而就在這年的冬天又有公孫卿稱說“黃帝且戰且學仙”的榜樣,武帝又動心了,說:“嗟乎!吾誠得如黃帝,吾視去妻子如脫屣耳。”這樣到了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那十八萬騎兵,千有余里旗幟,一萬八千里行程的大規模的封禪典禮就實現了(這是司馬遷年二十六歲,接受父親遺命的一年)。由于公孫卿說“仙人好樓居”,于是堂皇的建筑也發達起來了。這是封禪求仙的副產物。最后一直到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武帝六十九歲了,才真正覺悟,承認過去的“狂悖”,把方士們都驅逐了,并說:“天下豈有仙人,盡妖妄耳。節食服藥,差可少病而已。”然而這時已到了他的生命的盡頭,他的一生實在是在“且戰且學仙”里度過的。

打獵和封禪的生活之外,我們再舉他一件求馬的故事,也是富有喜劇性的。他為了聽說大宛有好馬,便發動了四年大規模的戰爭,先是發了六千騎兵,幾萬的浮浪子弟,叫李廣利率領前往。因為名馬在貳師城,便叫李廣利為貳師將軍,指明是求馬。可是兩年過去了,沒有成功,兵只余十分之一二。武帝大怒,不許他們入關,入者斬之。凡是建議罷兵的,也都治了罪。于是又發了六萬人,還有十萬頭牛,三萬多匹馬,驢、騾、駱駝也各有萬余,再去伐宛。因為宛王城中無水,要到城外來取水,便又派了水工去,封鎖了他們的水源。還怕人數不夠,又發十八萬的預備補充的士兵。更重要的是,找了兩個看馬的專家,去選擇馬。這樣小題大做的結果,當然成功了,可是收獲不過上等馬幾十匹,中等馬三千多匹而已。這時武帝已經是五十幾歲的人了,可是做得多么天真!

漢武帝的真相,可由汲黯的批評看出來,汲黯的批評是說他“多欲”;也可由他自己的認識看出來,他不滿意他的長子,因為他“仁恕溫謹,才能少,不類己”;而武帝自己當然是這樣的反面了。

武帝自己有才,也愛才,看他留下的詩歌,如《秋風辭》《塞河歌》,都是飄逸蒼涼兼而有之。他之愛才,可從他的《求賢詔》看出來:“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他的求才卻也是浪漫的。他喜歡奇才。例如他想伐南越,想派兩千人去,莊參說兩千人不夠,他就把莊參罷免了。卻有一個韓千秋說兩百人就行,便立刻為漢武帝所賞識。這可以見出他的作風。他那一時人才之盛,可參看班固的話:“漢之得人,于茲為盛。儒雅則公孫弘、董仲舒、兒寬,篤行則石建、石慶,質直則汲黯、卜式,推賢則韓安國、鄭當時,定令則趙禹、張湯,文章則司馬遷、相如,滑稽則東方朔、枚皋,應對則嚴助、朱買臣,歷數則唐都、落下閎,協律則李延年,運籌則桑弘羊,奉使則張騫、蘇武,將帥則衛青、霍去病,受遺則霍光、金日。”他們各有個性,各有特長,不拘常調,不拘一格,就恰像浪漫作品之形形色色似的——而籠罩這一切的是漢武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强县| 九龙县| 土默特左旗| 新乡县| 揭西县| 烟台市| 额尔古纳市| 温州市| 高陵县| 新竹市| 安宁市| 巴南区| 抚松县| 弥渡县| 揭阳市| 昌江| 潜江市| 武城县| 手游| 廉江市| 湖南省| 攀枝花市| 珲春市| 广南县| 界首市| 广水市| 江西省| 凯里市| 沂水县| 青河县| 宁海县| 虞城县| 自治县| 华亭县| 车致| 三都| 清苑县| 泰安市| 浮梁县| 吉安市| 上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