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錢的背后是人:高盛交易員眼中的貨幣經濟
- (日)田內學
- 1356字
- 2024-02-27 11:35:37
第1部分
“社會”就在你的錢包之外
問題1
如果所有人都在星期天休息。為了度過一個愉快的周末,下列準備工作中不正確的是哪項?
A 在工作日內提前完成作業或功課。
B 在工作日內做完洗衣服、打掃等家務活。
C 在工作日內打工上班,賺錢攢錢。
答案 C
“我們生活在互相依賴的社會當中。”
如果你聽到我這樣一個身處于資本主義旋渦當中的人說出上面這一番話,你或許會皺起眉頭,心里嘀咕這人葫蘆里賣的什么藥,覺得我只會說漂亮話,指不定又在琢磨怎么騙人。
不過話說回來,在現代社會條件下,我們確實很少有機會能親身體會到我們是如何在社會當中互為依靠的。
“金錢撐起了我們的生活。我和家人賺到的錢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支柱。”
如果你的腦海中只浮現出這樣一番話,你就很難抵達問題的終點。如果你這樣想,那么你會很輕易地認為,平日里工作賺錢是為了度過一個悠閑的周末。
然而C選項是錯誤的。因為如果沒有周末上班的人們,那么周末也就不會有花錢的機會。
即,沒有工作的人,金錢就會失去力量。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種周末難題缺乏現實性。在這里,我們不妨將“星期天”換成“退休”再重新思考一下。
“所有人都想著老了以后退休。為此,下列準備工作中不正確的是哪項?”
雖然不會所有人都同時退休,但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在職人員的相對減少的確是事實。和剛才的問題類似,存錢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可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容易將“退休問題”誤認為是“金錢問題”。
金錢才是生活支柱的錯覺一旦形成,人們就會只對錢包里的錢感興趣。然而當我們觀察現實生活則會發現,我們所經歷的每一天都需要成千上萬名勞動者的勤懇勞動來維持運轉,哪怕一天不出門也是如此。
清晨起床,擰開水龍頭就有水喝,不是因為你交了水費,而是因為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凝結著許多人的勞動。管理水源地的人、檢查水質的人、維護水管的人……我們能喝上水靠的是他們的勞動。假設我們住在無人島上,即便花再多錢也無法這么方便地喝上一杯水。
同理,你的工作也在服務著他人。在家中,你做的每一件家務活都在服務著家人。在外面,你做的每一件工作也在服務著素不相識的人。
即便有些工作看不出來是在服務,但在這世界上一定有人是這份工作的“客人”。倘若沿著給你付工資的人順藤摸瓜,就一定會抵達某位客戶。你的工作必定會幫到某個人。
由此可見,社會正處于你的錢包之外。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互相依賴的社會個體。但如果我們眼里只有錢包里的錢,眼中的世界就會變成自己一人的獨角戲,現實社會也會變得和自己毫無關系,由此便會產生“人只靠錢就可以生存”的錯覺。
許多人相信,現在好好攢錢就可以打消對養老問題的憂慮。這種想法就好比一個人手里攥著鈔票,在茫茫森林中獨自游蕩。這樣當然是無法抓住幸福的。
我們之所以會在森林中迷路,根本原因在于手中的“經濟指南針”出了問題,現在我們手中的這個指南針上,指針只能指向“金錢”的方向。

我們所熟悉的金錢往往只存在于錢包內。比如:
如何賺錢?
如何增加財富?
如何存錢?
然而我們很少有機會思考“錢包之外”的世界。
我們并不是孤獨地走在各自的森林里,而是共處于同一片森林中。我們在這里相互依賴、相互幫助。只要手握正確的指南針,我們就能發現那些在森林里相互支撐的人,也就不會在密林中迷失方向。
在第1部分,我們將會把視線放到錢包之外,進一步提高經濟指南針的精度。
首先,讓我們來一起重新認識金錢的價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