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人際關系是影響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既能讓你感到痛苦,也能治愈你的心靈。人際關系會對你的心理健康、情緒健康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長期以來,心理學家一直支持這樣一種觀點,即健康的人際關系可以延年益壽,而不健康的人際關系則會增加患癌癥、心臟病、抑郁癥、焦慮癥和成癮的概率。因此,我們必須重視人際關系,并盡可能地加強與他人的聯系。雖然所有類型的人際關系都是如此,但對我們的成長影響最大的是我們與原生家庭的關系。

我的處女作《界限》旨在幫助人們了解在人際關系中設定界限的重要性。即使你無法改變對方,健康的界限也能讓你的心情平靜下來,幫助你應對與人相處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矛盾。雖然本書的重點不是界限,但我還是要強調,設定界限是與家人保持健康關系的重要方法。

人們在接受心理治療時,最想與治療師討論的問題就是家庭關系。從治療師的角度來看,婚姻、友誼和其他關系中的許多問題都源自原生家庭。有些人可能會不以為然:“不是吧,怎么什么都能扯到原生家庭?”但很多時候確實如此。

在心理治療過程中,我經常會問來訪者:“第一個讓你產生這種感受的人是誰?”答案通常會追溯到原生家庭。人們與原生家庭的相處方式通常就是他們與世界相處的方式。

說到不健康的人際關系,最常見的類型就是不健康的家庭關系。如果你想知道為什么,我可以直言不諱地告訴你答案:因為每個人都是在原生家庭中成長的(這種成長包括身體上的和心理上的),而且與家人相處的時間非常之久。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家人就是我們最重要的老師。如果你與家人的觀點、習慣或生活方式迥異,那會發生什么呢?你們會彼此怨恨,關系緊張。

在你的童年時期,你很可能不被允許做自己,所以等到成年后,你會變得更加真實。你應該弄清楚自己是誰,而不是聽從別人的指揮,任由別人塑造你。如果這會導致你與家人的摩擦,不用擔心,在本書中,我會告訴你,與家人相處時如何做你自己。

有些人會說,“我的童年對現在的我完全沒有影響”。并非如此。你不能只看到童年讓你養成了哪些好的行為習慣,卻忽視童年給你帶來的那些不好的行為習慣。舊習難改,除非你有意識地去改變。每個家庭都有特定的傾向,我們逐漸受其影響,最終形成思維定式。例如,我發現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人往往很難理解雙親家庭的親子關系。等到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伴侶和他們一起養育孩子時,他們很難理解和接受另一個人參與養育。

當然,誰都不可能擁有“完美”的童年。有些人的童年表面上看起來很完美,但我們并不知道關起門來的家中真正發生了什么。對于某些人來說,最復雜的關系就是家庭關系。他們告訴我,他們最想改變或改善的是與父母、兄弟姐妹或家族中其他親戚(例如祖父母、外祖父母、姑姑、姨媽、舅舅、叔叔等)的關系。另一個主要的痛點是我們與重組家庭成員的關系,比如我們得學習如何與已經成年的孩子相處。此外,家庭關系還為我們處理外部關系(包括朋友關系和戀愛關系)定下了基調。

每當我就如何與人相處給出建議時,人們經常會問我的建議是否適用于家庭——當然適用。我知道,我們很難把與其他人相處的方法和技巧應用到家庭關系中。事關家人的時候,我們總是會打破原則,但我們不該犯這樣的錯誤。無論對方是誰,你都不能允許他虐待你。

這本書并不是要讓你把你人生的不如意統統歸咎于他人。它是本工具書,能幫助你掌握必要的技能,讓你在“機能不全家庭”(dysfunctional family)[1]中重新找回自己的聲音。直面你在家庭中曾經目睹、經歷的事件也許會讓你感到害怕,有時回避或淡化家庭問題是讓一個家庭維持常態的方法。人們常常不愿意坦誠地說出自己的家庭經歷,因為他們不想開啟有挑戰性的對話,害怕自己產生離開家人的想法。但與家人切斷聯系只是眾多選擇中的一種,你也可以選擇開誠布公地進行有意義的對話——它能帶來積極的改變。

我將告訴你如何更好地處理機能不全的家庭關系以及在家庭關系變得失控時如何切斷聯系。你不必容忍家人的有毒行為,同時也不必疏遠家人。這取決于你的心胸和雅量以及傷害行為的嚴重程度。機能不全指的不僅僅是虐待或忽視,它還包括家人之間非正常的隱私刺探、不健康的親子關系等等,它還總讓你產生自己是不肖子女的感覺。

我會針對一些常見問題提供實用的辦法,簡明扼要地分析復雜的主題,并幫助你回答兩個根本問題:

當你的家庭存在潛在問題時,你如何才能維護好與家人的關系?

當你不想再與家人維持關系時,你該如何與他們切斷聯系?

請在手邊放一個記事本或打開記筆記的軟件,因為在閱讀過程中,反思、消化并將本書中的經驗應用到你的生活中會大有裨益。寫下來也是一種宣泄,可以幫助你更深入地梳理思緒。

本書的第一部分“擺脫有毒家庭”中,我將解釋什么是機能不全,并說明典型的機能不全狀態有哪些,包括創傷、侵犯界限、依賴共生(codependency)關系、過度干涉和成癮。我們將探討為什么人們會一次次陷入混亂并不斷延續不健康的模式以及代際創傷的影響。

第二部分“療愈”中,我會深入講講當你想要打破代際循環時的兩個選擇:或者學習管理那些不會改變的關系,或者結束那些不會改變的關系。這部分將為你提供健康成長和在家庭之外尋找支持體系的指導。

第三部分“成長”將幫助你解決不同類型的家庭關系問題:與父母、兄弟姐妹、大家庭成員、成年子女、伴侶的家人、重組家庭成員的關系問題。

在閱讀本書時,如果你發現故事中的某些內容讓你感到不適,最好去尋求心理治療。如此強烈的反應說明你心中更深層的東西被喚醒,心理治療可以幫助你探究這些反應——如失眠、過去的創傷經歷揮之不去、思緒萬千或感到過于沉重的悲傷——的原因。心理治療是一個給予支持的過程,可以幫助你解決本書中提到的問題,尤其是當你感覺手足無措時。本書是能夠起到輔助作用的實用工具書,但不能代替你與心理治療師的互動。如果你有不適的感受,或者產生負面的情緒反應,一定要在需要的時候暫停一下,等你覺得你能更好地消化這些內容時再打開這本書。

在每章開頭我都會用一個小故事導入正題,這些故事大多是以我接待的來訪者或我的Instagram(照片墻)社群成員為原型。接著,我會給大家介紹臨床概念,給一些示范對話,最后以反思性問題的練習結束,這樣能幫助你把書中的內容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在本書中,“父母”一詞既指親生父母,也可以指主要照顧者或養父母。為保護來訪者的隱私,本書中的人物姓名和細節均有改動。許多故事都是在我個人經歷、來訪者經歷的基礎上重新整合、編排的。

文化會影響我們對家庭的看法,在某些文化中,公開反對不健康的家庭模式或者謀求改變,都與其文化價值觀相悖。我認為,成年人可以在家庭關系中保留真實的自我,可以改變家庭中現有文化的某些方面——比如不提前告知就登門,或者在你開心分享的時候給你潑一盆冷水。你有能力創造自己的生活,同時允許家人保持他們的文化。你不是在冒犯別人,你只是在努力創造一種符合自己愿望的生活。

對我們影響最大的是與家人的關系。就算傷口很深,我們對家人仍然抱有期望。無論你是準備斷親,還是僅僅想解決一些沖突,我都希望通過這本書讓你知道,有很多人與你有同樣的煩惱,你有權決定在和他人的關系中想要什么。你可以選擇如何生活,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艱難但正確的決定。我知道你能做到,因為我親眼見證了許多人(包括我自己)憑借自己的力量打造出健康的人際關系。


[1]機能不全家庭是指持續并經常存在沖突、不端行為或發生針對家庭中部分成員的虐待(包括生理、心理和性的虐待等)事件,而其他家庭成員對此采取容忍態度的家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毒家庭。——編者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台市| 沅陵县| 云阳县| 托克托县| 隆子县| 镇雄县| 西安市| 吉隆县| 平果县| 洛阳市| 新丰县| 上思县| 左贡县| 京山县| 苏尼特右旗| 阿鲁科尔沁旗| 古丈县| 永兴县| 衡阳市| 浪卡子县| 南郑县| 渝中区| 漳浦县| 博野县| 芦山县| 龙南县| 沙雅县| 永川市| 崇左市| 鹤山市| 嘉峪关市| 横山县| 和龙市| 新河县| 绍兴市| 保康县| 丹东市| 尉氏县| 平度市| 固阳县| 华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