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國考古(浙江考古與中華文明系列)
- 黃昊德 田正標 游曉蕾
- 556字
- 2024-01-24 14:41:52
第一章
先越文化
浙江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浙江有文獻記載的歷史始于越國。如《今本竹書紀年》周成王二十四年(公元前11世紀末)的“于越來賓”,《逸周書·王會解》首言成周之會,孔晁注云:王城既成,大會諸侯及四夷也,“于越納,姑妹珍”。越人源自浙地,在此繁衍生息,發展壯大,創立國家,生聚教訓,增強國力,走出浙江,逐鹿中原,成為春秋時期大國爭霸的最后一方霸主,在浙江和整個中國的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一個從赫赫中原的視角看來蠻荒偏僻的東南小國為什么能夠成為春秋時期最后一霸?追根溯源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首先要了解,越立國之前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探索越文化起源,我們關注的是新石器時代之后,大致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前后(相當于中原地區夏商時期)浙江的考古發現,通過實物材料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來了解越文化的肇始期。
根據浙江的自然地理形態和現有考古資料,這一時段的考古學文化分布大致可分為三個地區:浙北環太湖地區和浙東北地區的寧紹、舟山沿海等,是馬橋文化的分布區,錢塘江南北兩岸可能略有差別,但總體面貌基本一致;浙西南地區的金(華)衢(州)盆地,為“肩頭弄文化”,這一文化類型主要分布于浙江西南、福建西北部;浙東南地區,即麗水、臺州、溫州等地,是另一處相對獨立的文化單元(圖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