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建立中國產業工人的第一個黨支部

1921年秋,毛澤東來到安源煤礦,了解工人情況,向工人進行宣傳。安源煤礦自1898年清政府開采以來,官僚買辦和德、日資本家在這塊“黑金”寶地留下了一部殘酷剝削與壓迫中國工人的歷史,安源煤礦和株萍鐵路的17000名工人過著地獄一般暗無天日的生活。中共一大確定了工人運動作為此時工作的重點,毛澤東首先選擇到安源開展工人運動。當時,他擔任中共湖南支部書記、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主任。由于安源位于江西、湖南兩省交界處,所以安源工人運動屬于湖南黨組織領導。毛澤東利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附屬小學主事的身份作掩護,住在安源八井方44號的老鄉毛紫云家里。這位潤之先生待人很和氣,所以,周圍的人都很尊敬他。

到安源煤礦不久,毛澤東就要去礦井里參觀。他換掉教書先生的打扮,穿上一身青布衣褲,提著一盞油燈,跟隨領路的人貓腰爬進了礦洞口。這里是另外一個世界,一片黑暗,越往里走,通道就越潮濕,也越狹窄。領路的人說:“潤之先生,就看到這里吧。里面很矮,有的地方要伏著身子才能過去。要是遇上冒頂、穿水、瓦斯爆炸,那就更危險了。”毛澤東瞧了瞧旁邊正背著煤艱難爬行的工人,說:“工友們天天在這里做工都不怕,我看看還有什么好怕的。”這樣,毛澤東在一位工人的引導下,來到了工人最集中、環境最惡劣、危險最大的采煤掌子面(坑道施工中的一個術語,即開挖坑道時不斷向前推進的工作面)。此時,毛澤東已是渾身煤灰,滿頭大汗,可他毫不在意。通過閃爍的煤燈,毛澤東看到了奴隸般的“煤黑子”們個個赤身裸體、瘦骨嶙峋,身上沾滿了煤灰,汗水從頭上往下流淌。有幾個工人正在挖煤,每一鎬下去,煤炭大塊大塊地往下掉,巷道里頓時灰塵四起,嗆得人直咳嗽,眼睛也睜不開……

毛澤東關切地問一位工友:“你們為什么不穿衣服呀?”那位工人嘆了一口氣,說:“穿什么衣服!勞工三尺布,又當帽子、又當褲。在井下,我們用這塊布當包頭和礦帽,出了井就圍在下身當遮羞布。”

工人們得知毛澤東是一位教書先生,都感到很新鮮,又見他的態度如此和藹可親,都紛紛放下手上的活兒,湊到毛澤東的周圍。

“你們在井下一天干多長時間?”毛澤東問。

“天沒亮下井,天黑了上去,少說也有12個鐘頭。”

“一天掙幾個錢?”毛澤東又問。

“毛先生,我們工人是做牛馬活吶,整日在井下拼死拼活地干,一天只能賺到12個毫子,有時只有8個毫子,工頭卻總找茬子,想方設法扣我們的工錢。這點兒錢只夠吃豬狗食的。”工人們你一言、我一語地抱怨說,“我們像牛馬一樣干活,還經常挨洋人、把頭的皮鞭子。”“少年進炭棚,老來背竹筒,病了趕你走,死了不如狗。真不是人過的日子!”……

毛澤東聽了直搖頭,感嘆地說:“你們的生活真苦,真是世上少有啊!”

有位年長的工人嘆口氣,絕望地說:“毛先生,是咱命苦呀!”

毛澤東拍著這位老人的背說:“不是命苦。受苦不是命里注定的,而是洋人、老板、把頭剝削我們的結果。”見工人們對“剝削”這個詞非常陌生,毛澤東就向他們解釋,“比方說,你們一個人一天挖30筐煤,賣掉后,洋人、老板和工頭都把錢拿走了,只給你們不到半筐煤的錢,這就是剝削。他們不勞動,為什么能吃好的、穿好的呢?這就是因為剝削了工人的挖煤錢。”

工人們聽后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似乎悟出了一點兒道理。有工人問:“毛先生,那我們的苦命能改變嗎?”

望著這一雙雙渴求解放的眼睛,毛澤東堅定地說:“能啊!只要工友們團結起來。”看見工人們又是滿臉疑惑,毛澤東隨手撿起一塊小石子,耐心地解釋說,“比如說吧,路上有一顆小石子,老板一腳就可以把它踢到邊上去。如果把許多小石頭摻進石灰,粘成一塊大石頭,就會像磐石一樣堅固,不要說小老板,就是大老板、洋人也搬不動了。只要我們捏成團,就比大石頭更難對付了。”

一席話,既生動,又通俗,工友們聽了,心中豁然開朗。在毛澤東的啟發教育下,工人們看到了自己的力量,破除了迷信,萌動了要斗爭、要革命的思想。

這一天,毛澤東在井下待了整整6個小時。傍晚,毛澤東走出礦井,來到了“工人餐宿處”。這里是一排排鴿子籠似的小房,房間里擠放著一行行3層木床。床上臭蟲成堆,氣味熏人。就是這樣的小房間,平均每間要住80個工人。毛澤東爬上3層床,揭開工人油渣似的破被子查看。他還嘗了工人們吃的霉米飯。一天的參觀下來,毛澤東耳聞目睹了工人們的深重苦難。

為了把工人發動起來,毛澤東下工地、鉆礦井,經常出入于工人之間,和他們談心、交朋友,了解他們的思想和生活。當時的大多數工人都沒有什么文化,缺少知識,迷信思想也很重,不知道自己受壓迫、受苦難的根源是什么,只是埋怨自己命苦、“八字”不好。毛澤東了解這些情況后,決定開辦工人夜校,一面教工人學些文化知識,一面向他們講解革命道理,啟發他們的階級覺悟。

毛澤東經常到夜校給工人們上課。他善于聯系工人們的生活和思想,用生動形象的話語講明大道理,工人們都能聽懂,而且印象很深刻。一次,毛澤東去長沙人力車工人夜校講課。他首先在黑板上寫下“工人”這兩個大字,然后轉過身對工人們說:好些工友埋怨自己命苦,說工人沒出息,其實,工人的力量最大。大家不是說“天”最大嗎?什么是“天”?大家看,“工”和“人”兩個字連起來就是“天”。毛澤東邊說邊把“工”和“人”兩個字連起來寫出了一個“天”字。工人們聽了毛澤東生動的講述,頓時心中明亮,課堂氣氛也活躍起來。

12月,毛澤東和李立三等人再次來到安源,住在一個十分簡陋的小店里。在這里投宿的盡是逃荒謀生、挑炭糊口的苦勞力。白天,毛澤東、李立三深入各處訪問工人,晚上約一些工人到客店里座談。他們關切地詢問工人們的生活、家庭等情況,向工人們深入淺出地講述革命道理。他們啟發說:礦是資本家開的嗎?煤是資本家挖的嗎?不是,全是我們工人!工友們流汗出力、創造財富,卻一無所有,這合理嗎?毛澤東鼓勵工人們:什么都不要怕。只要工友們團結一心,什么天翻地覆的事都能做出來。五四運動,各地工人舉行大罷工,反對《二十一條》,反對賣國賊,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3個賣國賊不是都被打倒了嗎?為了說明團結的重要性,毛澤東順手拿起飯桌上的筷子說:一根筷子一折就斷,一把筷子就不容易折斷;一個人的力量算不得什么,團結起來才有力量。工人們聽后,紛紛要求組織起來。毛澤東向工人們講述了組織起來的具體辦法,提議要以解除工人所受壓迫與痛苦為宗旨,將路礦兩局全體工人組成一個團體,并給這個團體取名為“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并當即商定由李立三常駐安源指導一切。

1922年2月,中國共產黨在產業工人中的第一個支部——中共安源路礦支部成立,有黨員6人,李立三任書記。5月1日,安源路礦工人第一次在黨支部的領導下舉行盛大集會和游行,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宣告工人俱樂部成立,李立三任俱樂部主任。在全國1923年工運低潮中,安源黨組織堅決執行了毛澤東制定的“彎弓待發”的策略,使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不僅巍然獨存,而且取得了新的勝利和發展。安源成為當時黨組織聚集和保存干部的堡壘、培養人才的學校、創造經驗指導工人運動的基地。這樣顯著的成績,是和毛澤東的正確指導分不開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江县| 黄冈市| 油尖旺区| 阿图什市| 永春县| 民勤县| 江西省| 县级市| 星子县| 兰溪市| 十堰市| 旺苍县| 永州市| 英山县| 沅江市| 会同县| 祁阳县| 亳州市| 靖安县| 永安市| 桦川县| 陵川县| 华阴市| 雅安市| 南阳市| 安图县| 邯郸市| 兴仁县| 兴安县| 泰来县| 天水市| 阜新市| 贵州省| 孙吴县| 荔波县| 绥芬河市| 乐至县| 门头沟区| 屏山县| 葵青区| 徐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