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灣改編

1927年9月17日,毛澤東同蘇先俊率秋收起義部隊第三團輾轉到達瀏陽孫家塅,與盧德銘、余灑度率領的第一團會合。當天,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共湖南省委前敵委員會會議,討論軍事行動問題。會議決定退往湘南。會后,第一、第三團分兩路向文家市前進。

兩天后,第一、第三團和第二團余部會師文家市,這時,秋收起義部隊只剩下1500多人了。晚上,毛澤東主持召開了前敵委員會會議,討論部隊的行動方向問題。會議經過激烈的爭論,否定了余灑度等堅持的“取瀏陽直攻長沙”的意見,在總指揮盧德銘等人的支持下,通過了毛澤東關于放棄進攻長沙的主張,決定轉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和山區,尋求落腳點,以保存實力,再圖發展。

9月21日,毛澤東同盧德銘、余灑度率領秋收起義部隊由文家市出發,沿羅霄山脈南下,向江西萍鄉、蓮花前進,開始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和山區進軍。國民黨反動派聞訊后極為恐慌,急忙調集湘贛兩省的反動軍隊圍追堵截,妄圖消滅這支部隊。在毛澤東的指揮下,秋收起義部隊邊打邊走,迅速前進。9月25日凌晨,在萍鄉蘆溪,部隊遭到敵人偷襲,損失很大,盧德銘為掩護主力向蓮花縣方向撤退而英勇犧牲。

在連日的行軍中,由于天氣炎熱、水土不服,一些官兵病倒了。從文家市出發,官兵帶的糧食很少,加上沿途的老百姓不了解這支部隊,一看見部隊到來就四處躲藏,所以,部隊的給養日漸困難。面對這種情況,毛澤東不顧極度疲勞,今天到這個連,明天到那個連,和戰士們談心,做思想工作。最初,有些同志不認識他,以為他是老百姓,便要拉他挑擔子。毛澤東笑著說:“我給你們挑了好幾天了,今天,你們連長叫我休息休息。”一位認識他的戰士聽后說:“他是中央派來的毛委員呀!”拉他挑擔子的戰士們都驚奇地圍住樸素得如同普通老百姓的他,紛紛向他訴說自己的想法。

每到一地,毛澤東不是找當地群眾了解情況,就是到學校和士紳家里找來報紙,細心地研究全國的形勢和斗爭動態。廣大指戰員見毛澤東對革命前途這樣信心十足,又和戰士們同甘共苦,吃一樣的飯、睡一樣的鋪,都很受鼓舞。

9月27日,部隊吃了午飯,便從蓮花縣城出發,老鄉們都出來歡送這支紀律嚴明的軍隊。此時,毛澤東的腳十分疼痛,行動很不方便,戰士們多次勸他坐擔架,但他始終堅持與大家一起行走。

1937年5月,毛澤東和參加秋收起義的部分同志在延安合影。

部隊剛走出不遠,忽然,從后面追來某烈士的兩個孤兒——七牯和八牯。他們抬著一個捆了兩根竹竿的睡椅,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到毛澤東面前。

一位戰士高興地對毛澤東說:“毛委員,人家抬了‘轎子’來,這下你坐吧!”

毛澤東搖搖頭,風趣地說:“革命的路是靠腳板走出來的,還是用雙腳走路好。”

八牯急得滿臉通紅,懇切地說:“毛委員,我早就看到你走路有拐(瘸)了,還能走呀?”

毛澤東爽朗地笑起來,忍著疼痛跺了一下腳,故作輕松地說:“這不是好好的嘛!”

那位戰士也懇求說:“毛委員,坐上吧!你不坐,大家都心里難過呀!”

七牯兄弟擋著路,不讓毛澤東走,倔犟地說:“我們有的是力氣!請毛委員快上‘轎’吧!”

毛澤東指指后面,說:“好吧,既然這樣,就請你們把‘轎子’抬給傷員坐吧,他們的腿確實走不得。”說完,毛澤東便從旁邊繞過“轎子”,一跛一拐地向前走去。

那位戰士無可奈何地搖搖頭,把七牯、八牯帶到傷病員面前,可傷病員都說要向毛委員學習,誰也不肯上“轎”。七牯、八牯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抱起一位傷員就放在“轎子”上,高高興興地抬起來,緊跟毛澤東上路了。

第二天,部隊繼續向永新三灣方向前進。從文家市轉兵以來,一路上戰斗頻繁,傷員不斷增加,加上瘧疾流行,病號增多,有的傷病員因缺醫少藥而失去生命。部隊中的干部大多是投筆從戎的知識分子,由于連續行軍、長途跋涉,有的人表現出了怕苦怕累的情緒,有的人在一連串的挫折面前、在危險而艱苦的斗爭面前驚慌失措、灰心動搖,甚至有的人離開部隊自尋出路。一部分從平江、瀏陽參加起義的農軍害怕遠離家鄉,產生了消極的思想,不斷發生逃亡事件。此時,部隊只有約1000人,且軍紀松弛、軍心渙散,有的團和營還出現了官多兵少、槍多人少的情形。

9月29日,部隊進駐永新縣三灣村。在這種惡劣的形勢下,面對這樣一支疲憊之師,毛澤東感到革命要靠自覺,不能勉強。當晚,他召集人員開了前敵委員會擴大會議,討論部隊現狀及其措施,決定對部隊實行整頓和改編。

9月30日早晨,部隊全體指戰員集合在三灣楓樹坪,等待宣布會議的決定。只見師長余灑度沒精打采地走到隊伍面前,拉長了臉宣布改編的命令,而且發了一通牢騷:“我們的部隊好像打了幾十個敗仗的樣子……現在人員減少了,部隊要縮編,從一個師改編為一個團;一個團還不足,就改編為兩個營……”

大家越聽越泄氣,越聽越不耐煩。忽聽人群中有人喊:“請毛委員給我們講話!請毛委員給我們講話!”這時,新任團長陳浩不失時機地提出請毛澤東講話。

毛澤東以和藹的神態走到隊伍面前。他蓄著兩三寸長的頭發,身穿一件破棉襖,腿上打著綁腿,腳上穿著草鞋,站到一塊大石頭上,用堅定的目光看向大家。會場立刻安靜下來。他朗聲說:“同志們,敵人只會在我們后面放冷槍,這有什么了不起?大家都是娘生的,敵人有兩只腳,我們也有兩只腳……賀龍同志兩把菜刀起家,現在當軍長,帶了一軍人,我們現在不止是兩把菜刀,我們還有兩營人,還怕干不起來嗎?你們都是暴動出來的,一個可以當敵人10個,10個可以當他100(個)。我們現在有這樣幾百人的部隊,還怕什么?……沒有挫折和失敗,就不會有成功!”

大家的情緒立刻被鼓動起來了,有的說:“對呀!槍林彈雨都闖過來了,我們還怕什么?”有的說:“等我們到了井岡山,那里雞鳴狗叫聽兩省,敵人更拿我們沒辦法嘍!”還有的說:“毛先生都不怕,我們還怕什么?賀龍同志兩把菜刀能夠起本,我們幾百人還不能起本嗎?”

等大家安靜下來,毛澤東又宣布了革命自愿的原則。他說:“我毛澤東干革命,一不圖升官,二不圖發財,三不圖養家糊口,只圖天下勞苦大眾得到解放。此行前去,山高水長,任重道遠,你們跟著我去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可能會很艱苦、很危險,但是也很光榮。人各有志,不能相強。有愿意跟我走的,請站到左邊來,我熱烈歡迎;有愿意回家的,請站到右邊去,我熱烈歡送,并且發給路費。”

大浪淘沙,不堅定的走了,留下的才是金子。最后,部隊經過組織和整頓,將一個師縮編為一個團,稱“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部隊經過整編,人員雖然減少了,但戰斗力大大增強了,成為一支堅強團結的人民軍隊。

整編后,毛澤東就著手在部隊中建立黨的各級組織,班、排有小組,連有支部,營、團建立黨委,在連以上各級設置了黨代表,并且成立了前敵委員會。部隊由毛澤東任書記的前敵委員會領導,重要問題都要經黨委討論決定,從而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為部隊注入了靈魂。

為了徹底清除諸如干部打罵士兵、官兵待遇不平等等舊軍隊里的不良作風和習氣,毛澤東親自領導部隊進行了民主改革,確立了士兵委員會等集中指導下的民主制度。毛澤東指示在每個連隊都要建立一個士兵委員會,設主任一人,委員5人至7人,均由全連官兵選舉產生。士兵委員會既是民主組織,又是監察機關,有什么事,士兵委員會就召集大家一起討論,上自各級干部,下到伙夫,都有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權利,有批評,有表揚,賞罰嚴明,部隊的領導和普通士兵一視同仁,誰也沒有一絲一毫的特殊。

“三灣改編”后的第二天,當地的老百姓看到毛澤東日夜辛勞,便給他送來一些魚和雞蛋,給他滋補身體。炊事班和士兵委員會一商量,覺得這是群眾的一片心意,便收下了魚和雞蛋,給毛澤東做了四菜一湯。

不料,毛澤東一看,馬上集合各連的黨代表開會,說明干部要帶頭執行軍內民主制度、要與戰士同甘共苦、決不能搞特殊的道理。隨即,他和黨代表們把四菜一湯逐桌分給了戰士們;分完,他帶著黨代表們領了一盆用三灣產的苦瓜做成的飯菜,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戰士們看到這種情景,無不熱淚盈眶,紛紛把分到的菜送到毛澤東和其他黨代表的飯桌上。一位戰士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激動地說:“毛委員,苦瓜味道苦。你不吃魚,不吃蛋,吃些南瓜總行吧!”

毛澤東一聽,哈哈大笑,說:“同志們,現在條件艱苦,物資困難,干部吃苦瓜,讓戰士吃南瓜,這是很對的嘛!”毛澤東從飯桌旁站了起來,左手叉在腰間,右手一揮,“先吃苦瓜,后吃南瓜,這叫先苦后甜嘛!我們革命也一定會先苦后甜,最終取得勝利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康县| 革吉县| 大洼县| 象州县| 会宁县| 连云港市| 泗阳县| 沾化县| 永清县| 康平县| 泾源县| 望江县| 阿鲁科尔沁旗| 昌都县| 微博| 福贡县| 白玉县| 鹿邑县| 连州市| 专栏| 牡丹江市| 福泉市| 甘孜县| 酒泉市| 安宁市| 汪清县| 乌兰察布市| 正阳县| 南靖县| 平谷区| 丰台区| 垫江县| 珠海市| 庐江县| 托里县| 东山县| 贺州市| 吐鲁番市| 石棉县| 买车| 集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