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自封院士
- 大明舉重冠軍
- 嚴東樓
- 2552字
- 2024-01-27 02:15:23
“竹亭老兄,你給東莆兄高堂送的是什么?”
走到半路上,楊名悄悄的問老鄉高節。
竹亭便是高節的號,明朝中期是個很神奇的時代,人人都有號。
嘉靖皇帝也有三個號,分別是堯齋、雷軒、天池釣叟,要是加上其萬壽帝君、忠孝帝君、飛元真君等道號,朱厚熜同學的名字加起來得有快十個。
這高節雖然是在楊名之后登的科,可年紀比楊名大十二歲,為人也成熟穩重的多。
楊名拿不準實在該送什么,送點名貴藥材吧,害怕林母吃壞了肚子反倒誤事,別的吃食拿不出手,送點物件吧,京師多的是北直、南直、浙江等省份的商品。
廣東的物品很少見,最出名的怕是佛山的鍋了,可這也不能給病人送鐵鍋吧?
楊家老仆也沒個主意,再加上楊名忙著串門簽契約,只能拿禮帕包了二兩銀子。
“兩株老參。實卿兄問這個干什么?”
高節奇怪的看著老鄉,不明白年輕的前輩怎么連這個都要打聽。
“實不相瞞,我想著送點補藥,可又怕林母吃壞了反倒禍事,其他的也不好送,于是包了二兩銀子。竹亭老兄經事較多,幫我拿捏拿捏是否妥當。”
楊名解釋道。
“做人做事最要的就是坦誠,心意到了就行。林東莆不是斤斤計較的人,實卿兄肯去看望東莆兄高堂,便是送一手帕,也是禮輕情意重?!?
高節說的大大方方,反而讓楊名感覺自己小氣了。
“竹亭兄這話深刻。人生處處是學問,我得繼續學習啊。”
說罷也不在糾結禮物的事,和高節一起探討起來雙方的稱呼問題。
“竹亭兄長我十二歲,這是一輪了,今后你稱我老弟,我稱你為兄?!?
楊名實在不習慣明朝人這雙方互稱兄的習俗。
都是共軛老兄,那誰來當弟?
高節則固執搖頭,“不可,我是多吃了十二年的糧食,怎能與兩年連登三科的實卿兄比?還是我稱你為兄吧。倒要請教實卿兄可有名號?”
他科途遠遠不及楊名順利,一味自謙。
號也是種畸形發展的文化,因為直接叫大名可能覺得不夠尊重,于是改稱表字,后來發展到表字也不夠尊重,較為親近的人開始稱號。
“倒是有一號,院士。竹亭兄給把把關,覺得怎么樣?”
前世的他走到了海青這一步,再往上走就是杰青、長江學者這一步了,最終便是兩院院士。
既然都穿越了,那一步到位,自封院士。
“院士…院中之士…”高節邊走邊沉吟,“這號不錯,翰苑本來就是養望之所,以士要求自己,也算一段佳話?!?
楊名也拿不準這是真話還是高節日常吹捧之語。
但他也來不及細究,因為馬上就到林大欽的家了。
狀元邸位于明時坊西四牌的一條小巷,明時坊是個超級大的坊,因此分了西四牌和東四牌,西四牌就有十六鋪,東四牌則足足有二十六鋪。
作為對比,南熏坊才八鋪,澄清坊才九鋪。
明時坊也是明朝市井文化精華之所在,因為院小住戶多,且大多是做生意的住戶,很多人家里面都沒打井,因此送水都成了一門生意,就和前世送桶裝水差不多。
走街串巷的小生意人賣啥的都有,修面洗頭的篦頭匠挑著擔子到門口服務,叫賣檳榔糕的小販居然還收亂頭發,賣藥者背著藥箱、肩搭褡褳,右手舉幌左手搖鈴,吹糖人的師傅敲著小鑼……
商販行人往來行走,路過的小孩子蹦蹦跳跳吵著要買小糖人,父母無奈,只得快走兩步追上去叫住吹糖人的師傅。
這是大明街頭的松弛感。
楊名暗自比較,四五百年之后的華夏街頭其實也沒多少變化,只是商品豐盛許多而已。
“據說這糖人原先的叫賣聲是香印,后來為了避趙匡胤的諱,才改作打銅鑼?!?
進了狀元門,還有熱心的翰林給同僚科普為何吹糖人打鑼。
論治國理政這群人不一定多強,但論引經據典,現在院子里站著的這群人能拿捏半個北京城。
能拿捏其他半座城的人則在禮部和國子監。
楊名聽著同僚的閑話,眼里卻在觀察狀元邸。
這比前首輔張孚敬的家還要小,正廳連個屋檐都沒有,也就是硬山頂結構,房間也破破舊舊,一院房子加起來也就七八間,楊名剛租的那院都有十二間房。
也難為大狀元,從明時坊這一兩千座小院找到這么低配的院子。
林母長居于北屋,林大欽確實不長于迎送往來,林母屋極小,他家客廳的桌子也充作飯桌,今天來的這八人兩個屋子都塞不下。
好在客人也都隨和,于是約定四人待在客廳,由林妻孫氏作陪,剩下四人先去探望林母,由狀元作陪。
林孫氏面容一般,穿的也極其簡樸,比剛才走街串巷的小販強不了多少,但是待客比她丈夫有條理多了,用碗給來客沏茶,說的話也不卑不亢,有大家風范。
翰苑會說話的人多的是,滿臉紅光的歐陽衢還念了一句詩:“閑暇每有詩琴樂,舉案齊眉萬世稱。東蒲老弟有福氣,娶了個有孟光之德的賢妻?!?
孟光乃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也是漢代隱士梁鴻之妻,千百年來被推崇為賢妻典范。
楊名可沒這現場念詩的功底,也說不出幾個典故來,于是問起了林母的病情。
“我于養生頗有心得,敢問令堂病癥如何?我給個民間妙方。”
這話翰苑之人沒幾個信的,林孫氏倒是信了,但她南方口音很重,楊名聽了半天,也只聽懂了胃口弱、沒力氣等意思。
林孫氏說完才意識到年輕的客人聽不懂南音,羞得臉上一紅,楊名濫竽充數的行為也讓同僚們呵呵一笑。
氣氛還是很融洽的。
到了后面四人進入房間探望林母的時候,楊名總算是有了觀察病情的機會。
“就是嘔吐、腹瀉、脾胃弱對吧?”在詢問了狀元本人之后,楊名總結了林母的病情。
林大欽對母親的病還是很上心的,見有同僚發問,以為他有真東西,于是詳細解釋:“大夫說只是水土不服,天天吃藥也不見好?!?
歐陽衢叫道:“實卿老弟剛才可是說要開個民間妙方,我到要聽聽老弟能開出啥方子?!?
“晚上睡覺前喝一點蜂蜜水,健胃靜神,飲食上也吃的淡一點?!睏钤菏块_了個不痛不癢的方子。
他不是專業的,轉念一想,又說道:“給令堂喝的水、做飯的水都要煮沸了再服用。就是進口的水都要煮沸,日常喝水也要喝涼了的沸水,或有奇效?!?
喝涼白開算是防止病從口入的一種方式。
楊名說的煞有其事,林大欽鄭重的記下了。
歐陽衢不以為然,“還是聽大夫的叮囑,實卿老弟的方子不一定管用?!?
這個人性格混不吝,說的話也不是針對楊名,只是快人快語。
林母本人南音也重,雙方交流有點困難,來客送上禮物后,雙方相互說了一堆場面話才罷休。
林大欽還想著留下客人們吃飯,但翰苑之人住的地方都離衙門近,離明時坊有點遠,于是紛紛告辭。
楊名和高節落在了最后,倆老鄉約定一起走。
“東莆兄,我明天有場飯局,主要參與人是新科進士,可否賞臉一敘?”
趙汝濂、來汝賢那群進士跟楊名約了場酒局,他想著正好叫上林大欽和高節。
反正此人以后多半是要回家鄉去,這科三鼎甲已去其二,高節又是同鄉,楊名以后多處處林大欽,可以聚攏這科進士人心。
PS:求推薦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