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這本不寫了
本書前期歷史時間線出了點問題,重開了一本明初的,簽在起點同一個平臺的QQ閱讀了,書名:《人在大明寫日記,老朱時刻想刀我》。
是同一個作家號,點作者名進去就能看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謝謝!
這本就別看了哦。
“朕花重金養著你們,可你們是怎么報答朕的?!關鍵時刻,一個有用的都沒有!”
朱雄英的床邊,跪著一群太醫,他們個個大氣都不敢喘一聲。
七天前,朱雄英渾身發熱,昏了過去。
太醫們來查看后,診斷是風寒引起的發熱,于是對癥下藥。
可不曾想,朱雄英在床上一躺就是七天七夜。
而且一直處于昏迷狀態,身體還時而冰冷,時而燥熱。
其冰冷和燥熱的程度都超出了常人能忍受的極限。
太醫們從醫多年,擁有豐富的醫療經驗,可他們從未見過如此奇怪的癥狀。
大家都束手無策。
此時,朱雄英手腳冰涼,臉色蒼白,只剩下微弱的氣息。
太醫們心里都很清楚,這個天底下最尊貴的孩子,正經歷著他人生最艱難的時刻。
恐怕是離死不遠了
他們越是不敢開口,朱元璋越是惱怒。
“七天了!朕已經給了你們足夠的時間!”
“來人!把他們拖下去,統統處斬!”
“陛下饒命啊......”
“恕微臣無能為力,求陛下開恩!開恩啊......”
太醫們驚慌不已,哀嚎一片。
“夠了!重八!”
馬皇后再也繃不住了。
朱雄英四歲時,他娘常氏在生下他弟弟朱允熥的當月里就死了。
他五歲時,父親的側妃呂氏被扶正為太子妃。
此后,那呂氏就成了這兄弟倆的繼母。
父親忙于幫老朱處理政務,教育孩子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呂氏頭上。
親娘早早離世,朱允熥幼小不記事。
可朱雄英已經懂事了,他跟這個后娘一直不親。
那呂氏還有個親生兒子,叫朱允炆,比朱雄英小三歲,比朱允熥大一歲。
人都是自私的,特別是在這擁有全天下最高權勢的皇宮里,呂氏不可能視朱雄英那兄弟倆為己出,更做不到對他們一視同仁。
這些,馬皇后都看在眼里。
所以,一直以來,馬皇后對朱雄英這個聰明又機靈的大孫兒特別疼愛。
如今,朱雄英一病不起,馬皇后比誰都傷心。
這幾天,她一直守在孫兒床邊,又蒼老了不少。
太醫們不再求饒,像撿回條命似的。
大家都明白馬皇后說的是什么意思。
近幾年,經歷了空印案和胡惟庸事件,明皇朱元璋大手一揮,殺了好幾萬人。
有些人是真該死。
但這期間也錯殺了不少好人和清官。
心地善良的馬皇后和主張以仁政治國的太子朱標,對此都頗有怨言。
“難道這真是報應?報應落到咱孫兒頭上了?”
這幾天,朱元璋也寢食難安。
毫無疑問,被他一手栽培起來的太子朱標,會是下一任的皇位繼承者,而且會是一位合格的接班人。
在朱雄英病倒之前,朱元璋從未想過大明王朝三世儲君的問題。
這個長孫深受大家的喜愛。
朱元璋心里早有計劃,等朱雄英年滿十歲,就為他準備盛大的典禮,正式冊封他為“皇太孫”,奠定他未來“儲君”的地位。
誰知道,他才八歲,就病的這么厲害。
現在,朱元璋不得不面臨一個殘酷的考驗。
那就是:朱雄英可能會死!
按照他自己立下的規矩,朱明王朝的繼承人得是嫡長子。
假如朱雄英死了,皇太孫就得從朱允炆和朱允熥當中選擇一人。
朱允炆原本是庶出,但他的母親呂氏后來被扶為正妃,那他也可以算作是朱標的嫡子,而且還比朱允熥年長一歲,是哥哥。
而朱允熥是原本的太子妃常氏所生,也算是當之無愧的嫡子,而且常氏的背景強大,不是呂氏能比的。
可這倆孩子都不是朱元璋心目中合適的人選
......
“英兒!”
只見,朱雄英那原本蒼白的臉上漸漸有了血色。
“陳太醫!快......”
朱元璋哆嗦著命令太醫前去查看他孫兒的情況。
陳太醫急忙爬到床邊,小心翼翼的摸了摸朱雄英的經脈,隨后又探了探他的氣息。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靜靜的等待著老太醫的診斷。
陳太醫時而皺眉,時而微笑,時而臉上露出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
從醫多年,他從未見過如此怪事。
突然,老太醫爬到朱元璋面前,喜極而泣。
“賀喜陛下!皇后殿下!太子殿下!上天庇佑,大明王朝的皇長孫,就要回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