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熬老頭
- 大明舉重冠軍
- 嚴(yán)東樓
- 2316字
- 2024-01-26 01:39:40
回到三福客棧正好是酉正,也就是下午六點整。
楊大勝一見主人回來,便立即去了前院召喚店里的伙計過來,預(yù)備著吃晚飯。
“川炒牛肉、蒸牛驤、胡椒醋鮮羊腿,再來那種口感很醇的蜜湯。主食是饅頭,來十二個。還是老規(guī)矩,把熱水拿盆盛了,給我端過來。”
以后要是買院房子,那之后幾年里得省吃儉用,古代生活這么無聊,也就只能在吃的上面講究。楊名覺得還是大吃大喝好,別把自己的肚子委屈了。
古代勸農(nóng)是很重要的政績,所以市場上的牛價被官府打壓,相對馬匹等大型牲畜價格不高。即使牛肉價格比豬肉都低,宰了牛賣肉還是很劃算的生意,所以市面上新鮮牛肉從來不缺。
楊名也大概知道一點健身、肉膳方面的知識,牛肉的蛋白質(zhì)含量比豬肉高,微量元素含量也高,脂肪含量明顯比豬肉低,多吃牛肉可以防止肥胖和心血管疾病。
既然牛肉比豬肉便宜,還有營養(yǎng),那就頓頓猛吃牛肉。
“勇子,這客棧有小石墩子,你給我找來,洗漱前我要練幾下。”
光吃不練假把式,夜晚的時間很漫長,他要開始簡單健身。
下午略想了下,他決定把熬死嚴(yán)嵩、嘉靖帝作為自己的念想,搞好自己的身體才是熬老頭第一步。
“那我也練。”楊勇嘿嘿一笑,出去執(zhí)行主人的吩咐。
正值飯點,客棧的廚房做飯也快,等到菜品上齊,楊名聞著滿屋子的菜香和饅頭散發(fā)出的濃郁麥香,頓時食指大動,把筷子拿熱水燙了燙就準(zhǔn)備開吃。
楊勇也拿起饅頭就嗯造,楊大勝卻動作遲緩,讓人一看就明白他有話要說,但又不好意思說。
“有事說吧。”楊名給他起了個頭。
楊大勝恭敬回稟:“東家有官身,去大衙門里面寄籍就行,我和兒是農(nóng)戶,雖說是跟著東家來的,可也得去大興縣衙門戶科寄了籍。”
“既如此,那就去唄。”
楊名把饅頭掰成兩半,在川炒牛肉蹭了蹭,然后夾起三片肉放到饅頭之間,做了一個簡單的肉夾饃,一邊吃著一邊和老仆說話。
“得使錢。”楊大勝慢吞吞說了句。
這個細(xì)節(jié)還是昨天去任府時,張老哥告訴他的,沒有大興縣衙門的寄籍文書,光憑路引,他們這民戶待在京城是有麻煩的。
“多少錢?”楊名猛吃了一口,嘴里含糊問道。
“張老哥說一人一百文就差不多了,給戶房的司吏使了,等個七八天就能下來。要是不使錢,這寄籍文書得等好幾個月,甚至可能人家就不發(fā),我怕耽誤了東家的事,這才……”
明朝縣衙仿照京城機構(gòu),設(shè)置了吏戶禮工刑兵等六房,具體職能也差不多,其外還有什么架閣庫、承發(fā)房、抵運所、巡檢司等機構(gòu)。
完全是一個縮小版的朝廷,也因此知縣老爺被稱作百里侯,因為縣衙里知縣和皇帝差不多。
楊名聽這楊大勝的話,覺得這個老仆也滑溜起來了,寄籍就說寄籍的事,末了還說什么怕耽誤東家的事。
“以后這種事情跟我回稟就行了,我對你辦的事還是很放心的。”
他沒心情跟老仆使心眼,只要錢的事情上不出大差錯就行。
“東家仁厚,我是前世修了多少福分才……”楊大勝開始拍主人馬屁,說了好一通才開始吃晚飯,到這時候川炒牛肉里面的肉片已經(jīng)被主人和小仆吃的差不多了。
楊名和小仆相視一笑,“別跟你爹學(xué),你看他這說完,好肉都沒了。”
楊勇嘴里塞滿了吃食,發(fā)不出清晰聲音,在他爹之前又夾了一塊羊腿肉,梗著脖子才咽下去。
主人和小仆吃完之后自有楊大勝打掃剩余的飯菜,楊名帶著楊勇開始在后院里練起來。
“先來二十個深蹲,咱倆一起做。”
主人教著小仆做動作,深蹲、俯臥撐、卷腹、臥推、拎石墩子等各來了十個二十個不等,因為是第一天大量練習(xí),楊名只做了兩組就歇了。
免得第二天肌肉酸痛,儀態(tài)不佳。
楊勇平時粗活做的多,這點運動量不算啥,又嘿嘿哈哈自己多做了一些。
“以后咱倆就這樣洗漱之前練,晚上睡覺也香。”
楊大勝坐在臺階前納涼,主人的行為看的他一頭霧水,不明白文人咋練起來了。
“你不懂了吧,昨天那幾位客人里面,有人能耍大槍,一槍捅出去一個透明窟窿的那種。”
楊名給老仆解釋完,命小仆去預(yù)備熱水,他要洗漱。
“禮部給我每月發(fā)蠟燭十五根,你瞅著時間,拿著我的牙牌去領(lǐng)一趟。那院房子我看了,你明天一早就去說定了,然后找房東預(yù)備簽契約,價錢你看著砍,要是砍得多,我給你賞點好東西。拜匣給我找出來,我有用,再給竹筒打點水,我準(zhǔn)備寫點東西。”
楊名給老仆吩咐了任務(wù)。
翰苑官員的福利之一,就是膏燭錢,蠟燭是必備的,有時候數(shù)量會減少,但最少也有十五根。
光祿寺茶湯也是福利,翰林官要是想吃,每天湊過去吃也不是不行,但很少有人去吃這免費飯。
原因很簡單,難吃!
碰上經(jīng)筵日,皇帝下令賞賜,光祿寺才會做的用心一點,那時候做的飯菜大致能吃,平時光祿寺就是重油重鹽重肉,怎么油膩怎么來,保不齊肉都不燉熟。
翰林官一個比一個嬌貴,哪能吃的了這種飯菜,于是久而久之,翰苑和光祿寺都選擇性忽視了這點“福利”。
房間里面有客棧準(zhǔn)備的粉彩油燈,洗漱完畢之后,楊名關(guān)上房門,拿出自己用的筆墨紙硯等玩意兒,一邊研墨一邊開始構(gòu)思給嘉靖帝的奏疏。
奏疏有倆,一是勸諫皇帝給興獻帝稱宗祔廟,稱宗就是上廟號,祔廟就是讓興獻帝靈牌進太廟;二是勸嘉靖帝將明太宗朱棣的廟號改為明成祖。
這倆奏疏都不著急,須得有天地異象,最好是地震或者哈雷彗星和地球相遇的大動靜才好上疏,不然楊名得被言官們噴死。
所以他有的是時間考慮這倆奏疏的內(nèi)容。
他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該如何起頭,想了半天才想到海瑞的那道奏疏,寫了“為直言天下第一事”幾個字。
原主練習(xí)過臺閣體,也就是科考標(biāo)準(zhǔn)字體,楊名靠著肌肉記憶,寫出來的字竟也不難看。
之后就死活不知道該如何寫了,偏巧今天走動、鍛煉的多,睡意來襲,于是將草稿鎖進了拜匣之中,將拜匣藏在了自己枕頭底下,這才吹了油燈,上床呼呼大睡。
第二天的早朝同樣無趣,碰上席春,掌院讓楊名記著經(jīng)筵時候的紅補服,探花郎這才想起是時候催促那家成衣店給自己做的衣服了。
中午散了直,楊名就直接回了三福客棧,果不其然,楊大勝談好了租房的事情,只等著過去簽契約了。
PS:求推薦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