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1章 銀銅

  • 大明舉重冠軍
  • 嚴東樓
  • 2354字
  • 2024-01-25 00:34:39

張孚敬沒有說話,應(yīng)該是懶得動嘴皮子了。

楊名見沒人捧哏,略微尷尬一息,便開始給這個倔強老頭剖析。

“不能因人廢言,也不能因人廢政,桂文襄公的條編法核心在于有價錢足夠穩(wěn)定的銅錢或者銀兩來作為征收賦稅徭役的標準。”

“太祖時候推行寶鈔,是因為銅銀皆少,撐不起民間流通的數(shù)量,如無寶鈔,小民百姓就會以物易物。后來鈔法破敗,只能開啟錢禁,可這官錢制作精美,成本高,私錢粗制濫造,成本低,所以官錢造了幾次之后朝廷就不愿意造了,任由民間私錢鑄造流通。之前朝廷不愿意懲治私鑄,是因為于大政無礙,而私鑄者要么是勛貴,要么是官紳大族。”

朱元璋在打仗方面技能拉滿,行政能力也是頂級,偏偏在經(jīng)濟財政方面水準一般,只能達到歷朝皇帝的平均線左右。

形同廢紙的大明寶鈔就是因為只出不進,官府收稅的時候都不認,沒有了國家信用背書,才迅速貶值。

后來永樂時期戶部尚書夏原吉主導(dǎo)過用收稅的方式增加寶鈔的流通價值,可因為沒有長期維持,也不了了之。

“少說點無用的廢話。”張孚敬猛地說了句。

楊名猜測他是想聽自己的解決方案,畢竟桂萼這種宦海沉浮十數(shù)年的人都沒能完美破解折徭為銀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那我直接放干貨了。”楊名想了想方位,指了指自己身后。

“這是東方,從天津出海往東走有一島國,謂之倭國,其島上盛產(chǎn)金銀銅。如果放開對倭國的海禁,大力提倡民間商人轉(zhuǎn)運我大明的絲綢瓷器、鐵鍋等商物去倭國,換得糧食、金銀、銅等,年年換,讓倭國開采銀礦銅礦成為產(chǎn)業(yè),過上幾年,便可在大明實行新的錢政。”

曰本這個國家資源貧瘠,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金銀銅。尤其是銀子,曰本的白銀產(chǎn)量在十六世紀后期到十七世紀前期,一度占到了世界白銀產(chǎn)量的百分之四十之多。

銅礦也是如此,大明私鑄的兩大銅源,一是云南,二就是曰本了。

巧合的是,這會兒曰本還處在他們的戰(zhàn)國時期初期,離1582年的本能寺之變還要整整五十年,猴子織田信長得兩年后才出生。

曰本在即將大亂的邊緣,若是有來自大陸的勢力源源不斷送入稱霸所需的物資商品等,且指名要用銀銅來換,那領(lǐng)土內(nèi)有礦的大名們會不惜民力大肆開采銀銅礦。

換糧食這個更好理解,糧食讓倭國的農(nóng)民吃了,那就是白吃了,大名們賣出去還能換成精美的絲綢和瓷器,換成鐵鍋也能打造兵器,增加大名們爭霸的實力。

就像后世的印度一樣,十二億奴隸吃不飽,可印度糧食年年出口,因為地是資本家的,種出來的糧食賣出去能換錢,讓奴隸吃了換不成錢。

張孚敬聽了,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長須。

過了幾息,才猛地說道:“那為什么不去云南采銅呢?”

這個很好解釋。

“云南也要開采,兩廣的新錢就用云南銅鑄造。北方和沿海諸省就用倭國銅鑄錢,因為海運看起來遠,實際所費人力其實不多。而且倭國銅礦量大,都在地表好開采,就是跨了海,銅價也比云南運過來低的多。”

前首輔搖搖頭,“私鑄成風(fēng),不解決這個問題,就是鑄造再多的錢也無濟于事。錢政之弊,不是你一兩步就能解決的。”

他也是過過苦日子的,見識過底層民眾對銀錢的癲狂,銅錢過了手都得刮個銅邊,若非銀子是稱量的,那銀邊不知道被刮了多少次。

楊名再次解釋:

“私鑄可以和吏治掛鉤,一點一點打擊。比方說查徹出五個銅爐的縣官,三年初考后就升。刮銅邊的觀念可以用收稅來解決。比方官府規(guī)定被刮了銅邊的官錢兩文才能算一文官錢,或者直接不收,只收完整的官錢。收稅的時候,一文官錢頂五文私鑄爛錢,或者兩到三文私鑄好錢,私錢朝廷也收,收回來就重鑄為官錢。”

“過個三五年,民眾就會有意識的囤積完整官錢,用來繳稅,之后朝廷再慢慢多投放官錢,如此往復(fù)循環(huán),一點一點擠走私錢。久久為功,方可滌清錢弊。”

在正常的市場流通下,劣幣會驅(qū)逐良幣,因為比價維持不變的話,民眾們會自發(fā)選擇將含銅、含銀量高的良幣回爐重鑄。

大明朝的前一百五十年就完美印證了這個道理。

可若是用收稅等方式強行調(diào)節(jié)官錢和私錢的比價,用官府信用為支撐抬了官錢一手,那良幣也能和劣幣掰掰手腕。

作為實際管理過大明朝政四年多的重臣,張孚敬想的更加實際。

“久久為功,說的好聽,以一文官錢兌兩文私鑄好錢,我大明朝的賦稅立即就垮了。何況鑄錢向來是貪墨盛行之項,你如何保證鑄錢的官員不貪不拿?”

說到具體政策,張孚敬就顯得精神多了,語氣也咄咄逼人,不容置疑。

“恩主,咱開新爐的時候也不是一下子就鑄造一兆文,一年能新鑄幾百萬文就算是量大了。幾百萬文算成銀兩也不到一萬兩吶,給京官們發(fā)正俸都夠嗆。我大明朝一年賦稅就是一千萬兩左右,一萬兩能動搖的了什么根本?”

“鑄錢貪墨一事,可以這樣解決。先期鑄錢用來支付官員工資,尤其是折色折成寶鈔的那一部分,這樣整個官場都會來監(jiān)督新錢的鑄造,可大大減少貪墨。”

大明朝,洪武年間可以收到兩千四百萬石糧食左右的賦稅,嘉靖年間只有一千八百萬石左右了,換成銀兩約為一千萬兩多一點。

這一千萬兩中,額數(shù)二十萬左右的流官胥吏拿了兩百萬兩左右的年俸,宗室和皇家支出占到了四百萬兩略多,剩下的四百萬兩就是整個大明朝修河、筑堤、興辦學(xué)堂、邊軍支出等大項。

到嘉靖后期,因為衛(wèi)所的疲弊、募兵制的興起,軍費支出大為增加,官府年年花光了錢,這也是隆慶萬歷大改革的主要驅(qū)動力。

這賬前首輔張孚敬也會算,他瞇著眼睛慢慢盤算。

楊名見火候差不多了,直起身子正色道:“恩主,這錢政算是我這三年之所得,今日也全都給恩主交了底。以后我在同年里的名聲好不了,唯有依托恩主才有一線生機。若恩主愿開錢政以解萬民之憂,我楊名誓死跟從,咱師徒兩代,總能把官錢鼓搗起來。”

他的意思很明顯,讓張孚敬用他的影響力開鑄官錢,而且是年年鑄造,等楊名起來后接著主導(dǎo)這項新政,幾十年下來慢慢改造民間缺錢的局面。

張孚敬眼神一亮,馬上又暗淡下去。

此事牽系重大,他一時之間也不能斷定能否推行,何況身上有病,也不如前些年雄心壯志在懷。

“再說吧。我此番回鄉(xiāng)再行考慮。”

他也沒想徹底致仕,這事兒等明年慢慢看。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沧州市| 方城县| 防城港市| 福清市| 隆林| 东方市| 许昌县| 那曲县| 景德镇市| 新竹县| 自治县| 边坝县| 公主岭市| 大足县| 罗田县| 托克托县| 沭阳县| 隆回县| 望奎县| 泗阳县| 临桂县| 榕江县| 乳山市| 望奎县| 和静县| 石景山区| 通化县| 陵川县| 六盘水市| 富川| 班玛县| 香河县| 睢宁县| 贺州市| 城固县| 东兰县| 温州市| 铁岭县| 泊头市| 绍兴县| 郓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