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未雨綢繆
- 清平樂:從劉娥駕崩開始
- 我就愛吃水果嘍
- 2034字
- 2024-04-15 07:00:00
趙禎微微側目,心中想道:“差點錯怪呂夷簡了,原來他是這么想的。不對,遣使臣討說法…這老倌又想下套坑人?!?
李諮見二位閣老意見相左,連忙出言道:“官家,臣以為與黨項一戰在所難免,是否在此時開戰,全憑官家圣裁。臣有一策,或可削弱黨項?!?
趙禎聞言,眼神一亮,心道:“這李諮總能想出一些……另辟蹊徑的點子?!?
“李閣老請講?!?
李諮拱手道:“黨項境內多沙漠,糧食產量稀少,其境內百姓全靠與我朝通商,以青白鹽換取糧食方能維持生活。”
“如今黨項從商隊入手,欺辱我朝百姓,官家也可從此處入手,以‘為商女討回公道’為名,關閉榷場,封禁邊貿,在黨項元昊交出兇手之前,不許一粒米、一根線流入黨項。”
趙禎問道:“朕可以下令禁止邊境通商,但李閣老應該清楚,禁令時間越長,邊境百姓的生活就會越艱難,到時必會有商人趁機抬高物價,甚至壟斷走私,此非長久之法?!?
李諮笑道:“所以官家下令關閉榷場后,可再下一令:凡私自出境與黨項交易者,以通敵叛國論處,其商隊與貨物均不受朝廷庇護?!?
“此令下達后,官家再密令黨項暗諜,讓其偽裝成出高價收買物資的‘黨項人’,引誘‘走私者’鋌而走險。”
“一旦國內的走私者上鉤,暗諜就可設法將該商隊處置,而留下貨物自用,只要定期更換偽裝者即可。”
“如此設法,就算無法根絕走私,至少可以破壞雙邊交易之人的信任,提高走私代價,進一步削弱黨項的整體實力。”
“只要邊軍能抵住元昊的前三次反撲,不出十年,黨項必亡。”
趙禎感覺這個策略并不好,但他也說不上哪里不好。
張耆問道:“李閣老是覺得,僅靠封鎖邊貿,就能滅亡黨項?”
“李閣老可知,黨項有多少百姓?又有多少軍隊?其首領元昊又是何等人物?”
李諮直白的說道:“張閣老問的這些我不知,我只是盡我所能給官家獻策罷了,用與不用全在官家?!?
張耆張了張嘴又閉上,氣的閉眼調息。
呂夷簡出言道:“官家,臣覺得,李閣老所獻之法有可取之處?!?
“元昊不用我朝‘明道’年號,而改用‘顯道’,可見早已有獨立之心。”
“若此舉還算試探,那么隨后下達的‘禿發令’,便是明火執仗的與我朝決裂?!?
“如今其放任麾下將士剽掠我朝百姓,正是我朝最好的出手時機?!?
“程琳到達西北后,治軍舉措還算嚴明,便是主動出擊不足,鎮守防御應是有余,官家可調遣禁軍將帥前往西北,配合程琳剿撫黨項?!?
“同時派遣使臣問責元昊,若元昊不臣,我朝便一舉出兵,若元昊臣服,此舉仍可打擊其威信,使其麾下動搖,我朝再借機招撫,步步蠶食,不出數年,黨項必分崩離析?!?
趙禎想了想,開口道:“依呂閣老所言,應派何人出使黨項?范仲淹如何?”
呂夷簡拱手道:“官家,范仲淹巡撫關中有功,官家已經將他升調武官體系。臣以為,出使黨項的人選官階不必過高,且最好選任文臣。”
“至于具體讓誰出使,臣覺得,不如開朝會,讓百官自薦?!?
趙禎點了點頭。
張耆拱手道:“官家,臣覺得兩位閣老對戰爭看的太過兒戲?!?
“兩國交戰,不是靠禁止貿易就能獲勝的,必須要正面擊敗敵國,談判才能繼續,臣還是堅持出兵討伐?!?
趙禎聽完三人各自的意見后,首先問向呂夷簡:“呂閣老的意思是,遣使問責,讓元昊一怒之下殺掉使臣,從而給我朝出兵創造借口,是也不是?”
呂夷簡拱手回答:“是?!?
趙禎點了點頭,這次問向張耆:“張閣老的意思是,元昊不臣久矣,此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結果必然是養寇自重,讓元昊以為我朝軟弱可欺,后續只會越來越過分。我朝應該趁此機會,打斷元昊的建國進程,將其野心扼殺在搖籃里,朕理解的可對?”
張耆拱手:“官家圣明,臣就是此意?!?
趙禎最后看向李諮:“李閣老的意思是,無論朕是打還是不打,黨項既然冒犯了我朝,我朝就該還以顏色。其剽掠商隊,羞辱我朝女子,我朝就封閉商路,讓他們的百姓缺衣少食,同時羈縻拉攏其邊民,分裂削弱黨項實力,朕說的可有錯?”
李諮拱手:“沒錯,官家說的就是臣的意思。”
趙禎點了點頭,開口道:
“傳詔:命程琳派人通知元昊,限元昊五日內將兇手找到,并親自押送至邊境,交給我朝處理。
若消息送抵五日后,元昊仍沒有交出兇手,封禁邊境榷場,任何商人出境通商,均按通敵叛國罪論處。”
“傳詔:命程琳在‘陜西路’就地招募義勇,將此前遴選的二萬二千余精兵一分為四,擴為四軍,轄八萬八千人,屯守邊境,操練兵卒,以備元昊。
擴軍所需錢糧、武器、裝備等,皆由‘軍餉使’杜衍統籌調撥,并監督發放?!?
“傳詔:命‘樞密院、三衙、兵部’主官,協同遴選在京禁軍兵卒:
凡不勝任者,悉數轉出‘兵籍’;
凡有一技之長者,由兵部安排至各級衙門擔任‘吏役’;
若無長技,則轉為‘剩員’,派專人教授其謀生之技巧,技成通過考評,則可脫離剩員。
若有‘殘疾、重病、年老無親可依’等無力自生者,由兵部建造‘養濟院’,派專人奉養,每人每月按一千錢供給,兵部司諫每月風聞至少三次。”
“傳詔:命富弼出使遼國,跟遼主說:宋遼乃兄弟之國,朕親政至今不過三月,黨項便有不妥之舉,黨項素來與遼國親密,請遼主遣使問責,命其交出兇手?!?
趙禎的一系列命令下達完畢,三位閣老相互看了看,心中莫名升起一股緊張的情緒。
“戰事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