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燈會元校注(第五冊)
- (宋)釋普濟編撰 曾琦云校注
- 2292字
- 2024-01-12 14:43:47
雙泉寬禪師法嗣
蘄州五祖師戒禪師
僧問:“如何是佛?”師曰:“鼻孔長三尺。”曰:“學人不會。”師曰:“真不掩偽,曲不藏直。”
問:“如何是道?”師曰:“點。”曰:“點后如何?”師曰:“荊三汴四。”
問:“寶劍未出匣時如何?”師曰:“看。”曰:“出匣后如何?”師曰:“收。”
問:“如何是隨色摩尼珠?”師曰:“隨。”曰:“隨后如何?”師曰:“一個婆婆兩個癭[1]。”
問:“得船便渡時如何?”師曰:“棹在誰人手?”僧擬議,師曰:“云有出山勢,水無投澗聲。”
上堂:“佛病祖病,一時與諸禪德拈向三門外,諸禪德還拈得山僧病也無?若拈得山僧病,不妨見得佛病祖病。珍重!”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擔不起。”曰:“為甚么擔不起?”師曰:“祖師西來意。”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高問低對。”曰:“見后如何?”師曰:“風蕭蕭,雨颯颯。”
上堂,僧問:“名喧宇宙知師久,雪嶺家風略借看。”師曰:“未在,更道。”僧展兩手,師便打。僧禮拜,師豎起拄杖曰:“大眾,會么?言不再舉,令不重行。”便下座。
問僧:“近離甚處?”曰:“東京。”師曰:“還見天子也無?”曰:“常年一度出金明池。”師曰:“有禮可恕,無禮難容。出去。”
智門問曰:“暑往寒來即不問,林下相逢事若何?”師曰:“五鳳樓前聽玉漏[2]。”門曰:“爭奈主山高、案山低?”師曰:“須彌頂上擊金鐘。”
【注釋】
[1]癭(yǐng):囊狀腫瘤。多生于頸部,包括甲狀腺腫大等。
[2]玉漏:古代計時漏壺的美稱。宋代楊萬里《病中夜坐》:“玉漏聽來更二點,燭花剪了暈重開。”
江陵府福昌院重善禪師
僧問:“如何是正法眼?”師曰:“夜觀乾象[1]。”曰:“學人不會,意旨如何?”師曰:“日里看山。”
問:“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師曰:“東方甲乙木。”曰:“恁么則粉身碎骨也。”師曰:“易開終始口,難保歲寒心[2]。”
問:“浩浩塵中,如何辨主?”師曰:“長安天子,塞外將軍[3]。”曰:“恁么則權握在手。”師曰:“不斬無罪人。”
問:“如何是不遷底法?”師曰:“死人不坐禪。”曰:“學人不會,意旨如何?”師曰:“那伽[4]常在定。”
問:“離卻咽喉唇吻,請師速道。”師曰:“福昌口門窄。”曰:“和尚為甚么口門窄?”師曰:“還我話來。”
問:“如何是離筌蹄底句?”師曰:“頭大帽子小。”曰:“意旨如何?”師曰:“側腳反穿靴。”
問:“金烏東涌,玉兔西沈[5]時如何?”師曰:“措大[6]不騎驢。”曰:“恁么則謝師指南。”師曰:“更須子細。”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槵子[7]數珠。”曰:“見后如何?”師曰:“鐵磬行者。”
問:“未施武藝,便入戰場時如何?”師曰:“老僧打退鼓。”曰:“恁么則展陣開旗去也。”師曰:“伏惟尚饗。”
上堂:“盡乾坤大地,微塵諸佛,總在福昌這里。”拈拄杖畫一畫,曰:“說佛說法,諸禪德若也會得,出來與汝證據[8]。若也不會,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便下座。
【注釋】
[1]乾象:天象。舊以為天象變化與人事有關。《后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仰觀干象,參之人譽。”
[2]易開終始口,難保歲寒心:張口閉口說話容易,保持在惡劣環境下保持不變的品格則很難。
[3]長安天子,塞外將軍:亦作“寰中天子,塞外將軍”。寰中天子即皇帝,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塞外將軍面臨軍機敵情,也有臨時處理一切事務的權力。禪師常以此語啟示學人領悟自心是佛、以我為主的禪旨。本書第十一章“葉縣歸省禪師”條:“僧問:‘祖祖相傳,傳祖印,師今得法嗣何人?’師曰:‘寰中天子,塞外將軍。’”
[4]那伽:身變龍而定止于深淵曰那伽定。為保長壽,逢彌勒出世,以愿力而入于那伽定。
[5]沈(chén):降落。
[6]措大:舊指貧寒失意的讀書人。
[7]槵子:木槵子也。于數珠用之。《校量數珠經》曰:“槵子掏一遍,得福千倍。”《木槵子經》曰:“若欲滅煩惱障報者,當貫木槵子一百八,常自隨,若行若坐若臥,恒常至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磨僧伽名,乃過一木槵子。”(摘自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8]說佛說法,諸禪德若也會得,出來與汝證據:舊校本標點有誤,修訂后重印版亦誤,參見項楚《五燈會元點校獻疑續補一百例》。
蘄州四祖志
禪師
僧問:“如何是透法身句?”師曰:“多年松樹老皴[1]。”
問:“葉落歸根時如何?”師曰:“一歲一枯榮。”
【注釋】
[1](lín)皴(cūn):同“鱗皴”。像鱗片般的皸皮或裂痕。宋代范成大《巫山高》:“西真功高佐禹跡,斧鑿鱗皴倚天壁。”
襄州興化奉能禪師
僧問:“如何是佛?”師曰:“發長僧貌丑。”
唐州天睦山慧滿禪師
僧問:“如何是佛?”師曰:“多年桃核。”曰:“意旨如何?”師曰:“打破里頭人。”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三年逢一閏。”曰:“合談何事?”師曰:“九日是重陽。”
鄂州建福智同禪師
僧問:“如何是透法身句?”師曰:“鸚鵡慕西秦。”僧禮拜,師曰:“聽取一頌:云門透法身,法身何許人?雁回沙塞北,鸚鵡慕西秦。”
襄州延慶宗本禪師
僧問:“魚未跳龍門時如何?”師曰:“擺手入長安。”曰:“跳過后如何?”師曰:“長安雖樂。”
鼎州大龍山炳賢禪師
僧問:“昔日先師語,如何透法身?”師曰:“萬仞峰前句,不與白云齊。”
問:“如何是動乾坤句?”師曰:“透出龍宮還大海,掌開日月倒須彌。”
問:“如何是出家人?”師曰:“深。”曰:“如何是出家法?”師曰:“苦。”
自巖上座
僧問:“如何是無縫塔?”師曰:“磚瓦泥土。”曰:“如何是塔中人?”師曰:“含齒戴發。”
問:“如何是大人相?”師曰:“不曾作模樣。”曰:“如何是老人相?”師曰:“無力把拄杖。”
問:“洞山麻三斤,意旨如何?”師曰:“八十婆婆不妝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