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普濟禪師題詞

世尊拈花,如蟲御木[1];迦葉微笑,偶爾成文。累他后代兒孫一一聯芳續焰。大居士[2]就文挑剔,亙千古光明燦爛。

淳祐壬子冬[3]住山普濟書于直指堂

【注釋】

[1]如蟲御木:《宗門拈古匯集》卷十五:“瑞巖慍云:‘婆子如蟲御木,偶爾成文;趙州見義勇為,翻成特地。諸人還會么?云收雨霽長空闊,一對鴛鴦畫不成。’”因此,就知道“如蟲御木”與“偶爾成文”是連成一體的比喻。普濟禪師題詞,將兩句拆開,是采用了“互文見義”的修辭手法。即世尊拈花、迦葉微笑如蟲御木,偶爾成文,這樣就容易理解其中含義了。本書第九章“溈山靈祐禪師”條:“次日,同百丈入山作務。丈曰:‘將得火來么?’師曰:‘將得來。’丈曰:‘在甚處?’師乃拈一枝柴吹兩吹,度與百丈。丈曰:‘如蟲御木。’”火種代表佛性,百丈要火種,如果溈山真的去找就錯了,因為佛性不在外,而在每個人的心中,所以溈山直接拿起柴作出吹火的樣子。百丈于是說“如蟲御木”,這是百丈的評論(點贊)。蟲子在樹上咬洞,無意寫成文字,或是畫成一幅畫,可不經意間它竟然做成了好作品。南懷瑾先生說:“禪宗祖師還有一句話:‘如蟲御木,偶爾成文’。有一只蛀蟲咬樹的皮,忽然咬的形狀構成了花紋,使人覺得好像是鬼神在這棵樹上畫了一個符咒。其實,那都是偶然撞到的,偶爾成文似錦云,有時候也蠻好看的。這就說明一切圣賢說法,以及佛的說法都是對機說法,這些都是偶爾成文,過后一切不留。”(出自南懷瑾著《金剛經說什么》)“御木”,又作“蝕木”“食木”“蠹木”“注木”“蛀木”等。在宋代以禪喻詩的語境里,這個比喻又運用到藝術作品里。就文學作品來說,妙句并非出于意匠的構思,雖文采斐然,卻是無心營造的產物,就像蠹蟲蝕壞樹木,在上面留下些像文字一樣的痕跡,而蠹蟲本身并未想到自己的啃食會達到這樣的藝術效果。最優秀的詩文出自作者自然無心的流露。運用到繪畫境界中,也是無心的雕琢,反而能夠出好作品。北宋黃庭堅《山谷集》:“如蟲蝕木,偶爾成文。吾觀古人繪事妙處,類多如此。”

[2]大居士:指沈凈明居士。根據普濟禪師書前題詞,“沈大居士就文挑剔”,可以理解為“沈大居士就現有文獻資料挑選而成《五燈會元》”。那么沈大居士不僅捐資刻印了《五燈會元》,而且參與了《五燈會元》的編撰。

[3]淳祐壬子冬:淳祐十二年(1252年)。

【概要】

普濟禪師(1179~1253年),宋代禪僧,四明奉化人,俗姓張,號大川。年十九,就香林院文憲剃度受戒。未久,赴赤城,學天臺性具之理,覺其非超生死之捷徑,乃志于禪。往參育王如琰,言下相契,遂依止之,嗣其法,為臨濟宗楊岐派傳人。后如琰移居四明天童山,師亦隨住,主管經藏。時丞相史忠獻王,欽仰師之德風,延請住大慈報國寺,后移住臨安凈慈光孝寺,更住景德靈隱寺。居二年,臨終,誡厚葬,命遺骨投江。南宋理宗寶祐元年正月十八日示寂,世壽七十五。弟子七十余人。有《大川普濟禪師語錄》一卷行世。

一般認為,普濟禪師是《五燈會元》的作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之《五燈會元》條:“《五燈會元》二十卷(內府藏本),宋釋普濟撰。普濟字大川,靈隱寺僧也。其書取釋道原《景德傳燈錄》、駙馬都尉李遵勖《天圣廣燈錄》、釋維白《建中靖國續燈錄》、釋道明《聯燈會要》、釋正受《嘉泰普燈錄》,撮其要旨匯為一書,故曰《五燈會元》。”但依普濟題詞“大居士就文挑剔”以及下文沈凈明《跋》所說“謹就景德靈隱禪寺,命諸禪人,集成一書,名曰《五燈會元》”,則《五燈會元》乃多人編撰而成。此外,通庵王槦序云:“今慧明首座萃五燈為一集,名曰《五燈會元》,便于觀覽。”光緒三十二年貴池劉世珩影宋寶祐本序、民國十九年長沙縮影寶祐本劉善澤跋皆主此說,胡適也持此論。

【參考文獻】

《靈隱大川禪師行狀》(續藏經第六十九冊);《續傳燈錄》卷三十五;《五燈嚴統》卷二十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江县| 商丘市| 浑源县| 博湖县| 三门峡市| 伊金霍洛旗| 木里| 襄城县| 江达县| 涡阳县| 京山县| 蒲江县| 吴忠市| 宝鸡市| 晋州市| 深州市| 依兰县| 临泉县| 灵璧县| 涞水县| 昌黎县| 定兴县| 青海省| 横山县| 麻阳| 汉源县| 卢氏县| 元朗区| 合江县| 彰武县| 桓仁| 和政县| 彭州市| 龙里县| 赤峰市| 兴安盟| 盐池县| 通许县| 南和县| 黎川县| 修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