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王子辯即位,南下吳郡
- 三國:我的老婆是蔡文姬
- 我是一只貓叔
- 2132字
- 2024-01-10 10:31:05
聶遠帶著陳矯,一百部曲,還有糧草趕回堂邑縣城郊營地之時,縣令劉絮派人立即召集聶遠和陳矯過去縣衙,有緊急通知,所有官員必須趕過去。
聶遠和陳矯趕到縣衙的時候,蔡邕和堂邑縣各大家族的家主都趕來了。
聶遠忙迎上蔡邕,和蔡邕主動打招呼。
之前眾人就聽說聶遠和蔡邕長女蔡琰結親。
雖然大家并不認為如今的聶遠會說謊。
更別說,謠言的另一人是蔡琰,當世大儒蔡邕的長女。
但是,眼看著兩人匯聚,大家還是不由自主地將目光匯聚在兩人身上,以求最后的佐證。
蔡邕感受到眾人目光匯聚,心里亮堂得跟明鏡似的。
這段時間聶遠四處宣傳長女和他的婚事,非但沒有讓他感覺到不舒服,反而讓他非常欣慰。
一來,這樣宣傳,那聶遠更是只能和長女結親了。
否則,他要是敢有其他心思,世人的口水都能淹死他。
二來,自己這弟子很清楚自己和長女的身份和意義,而且很快就利用起來。
這才是最大事的人。
能充分利用手上的一切條件。
更說明,這弟子,還有未來女婿,不會把自己長女當成普通女人看待。
雖然長女是女兒身,但是,她的聰明才智一直是他這做父親的都感覺到惋惜的。
他經常在想,如果長女是兒子,那又是何等場景?
可惜,不是。
之前衛寧衛仲道來提親,衛寧也只是喜歡長女的相貌而已,絲毫沒有想過利用長女的才華。
聶遠這弟子做得明顯比衛寧更好。
此刻,見聶遠主動上前,蔡邕沖他點了點頭,故意道:“為師知道你身為代左縣尉,公務繁忙。但是,你和昭姬都年輕,年輕人之間就該經常碰面,加深感情。否則,昭姬一個女兒家,會感覺受到冷落。”
蔡邕這番話,讓整個縣衙眾人都暗暗嘆息了口氣。
果然,聶遠真的和蔡邕長女蔡琰結親了。
這番話,看似嗔怪,但是,毫無疑問,就是給聶遠這個未來女婿站臺的。
聶遠看了一眼蔡邕,嗯了一聲。
他的心里有些欣喜。
不愧是當世大儒,能夠配合自己做出一番互動。
聶遠站在蔡邕旁邊,又將陳矯叫了過來。
陳矯雖然是廣陵陳家的主家之人。
可相比于蔡邕這個當世大儒的身份,還是很不夠看的。
甚至,他以前還想過主動拜訪蔡邕,不過沒敢去。
蔡邕這等大儒,不是誰都有資格去見面的。
他只能等外祖父陳騰帶去。
或者,通過外祖父陳騰聯系蔡邕,到他名下讀書。
幾年前,九江首富之子蔣干,廬江二世三公之家周家的家主周異之子周瑜,江東顧家家主之子顧雍,都是這般操作的。
不過,當陳矯請求外祖父陳騰,讓他向蔡邕說這事的時候,被蔡邕拒絕了。
最近幾年,蔡邕已經不再教導弟子了。
據說,他潛心在家著作。
也正因為如此,陳矯被推舉孝廉,結果因為黃巾作亂,沒有去京兆赴任之后,他選擇來到堂邑縣,做一個門下議曹,就是為了有機會和蔡邕接觸。
但是,蔡邕平日里很少出門。
因此,明明之前陳矯和蔡邕都在堂邑縣,但是,兩人并沒有正式見過面。
卻沒有想到,這次聶遠會將他叫過去。
聶遠指著陳矯對蔡邕道:“先生,這是陳矯,廣陵陳家家主陳騰的外孫,如今擔任門下議曹。這次我接管代左縣尉,讓他輔佐我,他的才華很是出色。”
頓了頓,聶遠補充道:“他是我兄弟。”
陳矯被聶遠叫過來和蔡邕見面,就已經有些欣喜若狂了。
他的心里興奮得有些讓他難以自己。
更讓他沒有想到,聶遠會以“兄弟”稱呼他!
陳矯心里無比感動。
沖聶遠感激地點了點頭,陳矯朝蔡邕行了一禮,恭聲道:“后輩陳矯,見過蔡老先生!”
蔡邕回了一禮。
功曹此時走了過來。
蔡邕低聲問道:“功曹,縣令此次召集大家過來,是有什么緊急之事嗎?”
功曹搖了搖頭,低聲回道:“這個我也不知。很可能,應該是新帝有關。”
蔡邕神情頓時一振,看了一眼聶遠。
之前他才和聶遠談過這事。
當時聶遠說的是:新帝必然是王子辯,而且,大亂即將開始。
聶遠趕到沒有多久,縣令劉絮也急匆匆地趕了過來。
他手里還握著一個卷軸。
縣衙大廳,所有人頓時安靜下來,看向縣令劉絮。
縣令劉絮徑直來到大廳主位,這才掃視著所有人,展開卷軸,道:“京兆剛剛傳來的緊急消息,王子辯傳承天子之位,改元廣熹。”
“皇后加封太后。”
“因為新帝年少,暫時由天后臨朝。”
“王子協加封渤海王。”
“后將軍袁槐為太傅,和大將軍何進同錄尚書事。”
“即日起,大赦天下……”
整個縣衙大廳只有縣令劉絮的話在回蕩。
蔡邕垂著頭,眸子微微縮著。
果然如聶遠所說,王子辯即位,何太后和大將軍何進掌握權勢。
蔡邕側過頭,看了一眼身旁的聶遠,自己這個弟子,未來女婿。
他竟然有如此遠見!
之前,他或多或少以為,聶遠還太過年輕。
現在看來,遠見這方面,自己還不如他。
想到聶遠之前所說的,天下即將大亂,蔡邕心里有些慌亂。
一直等縣令劉絮念完京兆發來的公文,蔡邕忙招呼聶遠到一個角落,低聲道:“小聶,果然如你所言!”
聶遠看著蔡邕臉上有些壓抑不住的震驚,暗暗吐了口氣。
成了。
如今,自己既能得到蔡琰這個歷史上有名的四大才女之一,還獲得了蔡邕的信任。
自己向稱霸天下邁出了最基本的一步。
聶遠一臉認真地看向蔡邕道:“這一切其實都是有理可推。”
蔡邕見聶遠并沒有驕傲,頗為欣慰,又低聲問道:“所以,你以為,我們該怎么應對接下來的天下大亂?”
聶遠早已經對稱霸有了詳細的規劃。
接下來,天下大亂,中原大地四處戰火紛飛。
唯有一處,在漢末前期一直相對平和。
而且,這里的官員式微,家族之力強大,蠻夷強大,山賊強大。
但是,相比于接下來的各大群雄,都不算難事。
這處地方就是——
聶遠向蔡邕靠近了一步,附耳低聲道:“先生你帶著師妹她們先南下江東吳郡,我繼續留在廣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