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工分制和大將軍何進之死

蔡邕聽聶遠這么說,有些驚訝和不解。

讓自己和兩個女兒南下吳郡?

那為何他自己留在廣陵?

不過,蔡邕并沒有直接開口問,而是道:“去吳郡,為師做什么?”

聶遠道:“先生去了吳郡之后,廣收學子,傳道受業(yè)解惑。”

江東世家大族眾多。

想要穩(wěn)定江東,就必須有人能夠鎮(zhèn)住這些世家大族。

蔡邕是當世大儒,名聲非同一般。

在未來,皇權崩塌之際,蔡邕這種存在,就是安撫世家大族的決定性因素。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

江東遠離京兆。

在未來不長的時間里,大將軍何進被殺,董卓入京。

屆時,為了安撫世家大族,董卓也會強制征召蔡邕入朝。

歷史上的蔡邕怕董卓滅他全家,所以雖然不情愿,可還是去了京兆。

結果,最后董卓被殺,蔡邕因為備受董卓重用而受到牽連,最終被王允害死在牢獄里。

而現在,聶遠可不想讓蔡邕這么早死去。

蔡邕作為當世大儒,作為他的先生,作為他未來岳丈,他的存在于想要稱霸的聶遠而言,異常重要。

蔡邕狐疑地看了一眼聶遠,點了點頭,沒有再問。

一行人又在縣衙說了一會兒話,這才紛紛離開。

聶遠和陳矯前往城南城郊的營地,利用剛剛從廣陵陳家得到的糧食,掛上陳家的名頭,廣為宣傳:凡是在堂邑縣的百姓,愿意跟著縣尉司的人勞作的,都能保證每天稀飯供應。

甚至,聶遠在營地旁搭建了灶臺,讓陳矯帶著十個部曲專門負責一日兩餐的稀飯制作,和分配。

該消息一宣傳出去,堂邑縣城內外的流民,還有很多百姓紛紛匯聚。

如今大旱連年,百姓餓死者不計其數,路上到處可見枯骨。

現縣尉司發(fā)放稀飯,這于這些流民,尤其是百姓而言,簡直就是賜福一般的存在。

只過了三天,就有近三千流民和附近百姓匯聚到城南營地。

聶遠將這三千流民和附近百姓分成了三批:老人和小孩,年輕的女人,年輕的男人。

將他們按照小隊、支隊、大隊的模式,分成一個個隊類里面。

又從隊里面選擇一個個小隊長、支隊長和大隊長。

之后,聶遠帶著著三千多流民和附近百姓分成兩組進行勞作。

年輕的女人開墾荒地,每個人按照每天兩個工分計算。

年輕的男人則打井、挖溝渠、修水庫,每個人按照每天三個工分計算。

老人和小孩則負責搬運泥土等體力稍微輕的活,每個人按照每天一個工分計算。

原本的一天兩頓飯,只免費提供了三天。

三天之后,則全部按照工分兌換。

一個工分可以兌換一碗稀飯。

到年底,這些工分還可以分紅。

工分越多,到時候糧食豐收,分到的稻米等糧食越多。

消息一發(fā)出去,堂邑縣城郊的各個村莊的百姓都跑了過來。

畢竟,如今大旱,單獨一家子人再勤勞,再厲害,沒有水源,也種不出糧食出來。

更別說,時常有山賊搶劫。

如今,只要跟著縣尉司的人一起做,不止有吃的,未來還有糧食分,這條件不要太好!

聶遠和陳矯在堂邑縣城南城郊的作為,幾乎將堂邑縣附近的流民和城外的百姓都吸引了過來。

就連一些山賊也受不了誘惑,偷偷離開巢穴,投奔聶遠和陳矯。

聶遠看到不少山賊來投,非但沒有戳穿他們身份,反而還再次頒發(fā)一個條例:凡是山賊,不計過往。只要愿意加入縣尉司,一起開墾荒地,興修水利,他們也能像其他百姓一樣;而不愿意投靠的山賊,凡是抓到,都從嚴處理!

為此,聶遠還組織了近一千年輕的男人。

這一千年輕的男人分作兩班。

每十五天輪換一次。

這兩班,一班負責興修水利,一班負責訓練,剿滅山賊,維持治安。

在軟硬兼施之下,堂邑縣附近的山賊一下子減少了很多。

聶遠的這些舉動,很快讓堂邑縣治安好了一大截。

縣令劉絮都大為吃驚。

蔡邕更是每天樂得合不攏嘴。

以前,聶遠總是要借助他的名頭。

而如今,他在堂邑縣走動的時候,碰到的世家大族之人,大家都會說:“蔡老先生,你女婿聶縣尉真是奇才!”

對于聶遠,蔡邕更加相信了一些。

花費了近半個月的時間,蔡邕和堂邑縣的世家大族告別,然后按照聶遠的建議,先帶著蔡琰、蔡媛姐妹南下江東吳郡的吳縣。

蔡邕離開之后,聶遠就完全住在了堂邑縣城南外的營地里,專心帶著這批流民和百姓勞作。

四月下旬,聶遠開始帶著百姓進行水稻種子的播種工作。

在這個時代,堂邑縣這個區(qū)域,一年還只能種植一次稻米。

四月中下旬進行播種,五月開始移摘,九月到十月進行收割。

城南的流民和當地百姓都開始忙碌起來。

五月,聶遠帶人就在堂邑縣修建了一座小型水庫。

八月,聶遠帶著近兩千年輕男人修建了三座小型水庫,并且,修了很多溝渠,將淮河的水引入三座小型水庫。

九月,縣令劉絮向徐州牧陶謙上表的文書,表聶遠為真正的堂邑縣左縣尉,得以通過,聶遠從代左縣尉正式成為了左縣尉。

堂邑縣的各個世家大族紛紛來慶賀。

一些世家大族則捐出了不少糧食。

堂邑縣的人口,經過大半年,竟然超過了一萬余人,第一次超越了江都縣。

九月十五,聶遠帶著百姓開始收割稻米。

因為勞作是工分制。

工分越多,每天得到的稀飯越多,稻米收獲時能獲得的稻米分紅越多,因此,這些流民和老百姓無不鉚足了勁干,就怕聶遠不要他們,將他們趕走。

這大半年的興修水利,開墾荒地,讓堂邑縣糧食比去年的豐收多了近兩倍!

十月中旬,稻米收割完畢。

整個堂邑縣都熱鬧起來。

堂邑縣的各大世家大族看著縣尉司大豐收,眼睛都紅了。

他們紛紛效仿聶遠,在自家田地也實行工分制。

這一天,縣令劉絮在縣衙設宴款待聶遠和陳矯。

這大半年來,聶遠和陳矯的勞動成果,讓縣衙倉庫充盈,在這大旱之年,簡直無法想象。

縣令劉絮親自給聶遠和陳矯倒酒,笑著對聶遠道:“小聶啊,今天除了設宴款待你和小陳這大半年的豐功偉績之外,還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

聶遠感謝了一聲,好奇地看向縣令劉絮。

縣令劉絮笑瞇瞇地道:“之前,朝廷下發(fā)文書,要求我們各個縣級推舉孝廉。”

“我呢,將你推舉了上去。”

“就在今天上午,治所那里有人給我透露消息,你被推舉為茂才!”

“推舉結果應該在半個月之內就會下來。”

“你做好準備。”

“三朝一過,你就要趕往京兆任職了。”

聶遠忙起身,朝縣令劉絮感謝了一聲。

縣令劉絮笑瞇瞇地道:“這都是你自己賺到的。之前你和蔡老先生的長女有婚約是吧?趁現在,你趕緊去和她完婚。完婚之后,你就可以帶她一起前往京兆任職了。”

又看向陳矯,笑道:“小陳,你之前就被推舉孝廉成功。只是因為黃巾賊作亂,所以耽擱了下來。現在天下平定,新帝即位,一切欣欣向榮,你這次和小聶一起前往吧!”

陳矯看了一眼身側的聶遠,點了點頭道:“好!”

吃過宴席,聶遠和陳矯就要告別。

剛剛起身,功曹從外面飛奔而來,一臉急切道:“大事不好了,縣令,京兆傳來壞消息!”

聶遠和陳矯都停住腳步。

縣令劉絮顧不上聶遠和陳矯,忙看過去。

功曹來到縣令劉絮身前,聲音有些干澀道:“剛剛,有商人從京兆回來,他們說,大將軍何進,死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宁市| 聂拉木县| 潢川县| 太仓市| 韩城市| 阿拉善盟| 东方市| 五大连池市| 阳春市| 寻甸| 萝北县| 仙游县| 南康市| 怀化市| 久治县| 尼木县| 尼木县| 汉寿县| 丹阳市| 厦门市| 本溪市| 镇宁| 四会市| 西贡区| 班戈县| 额尔古纳市| 集贤县| 定州市| 科技| 日土县| 启东市| 偃师市| 师宗县| 天镇县| 隆德县| 饶阳县| 夏邑县| 宣恩县| 赫章县| 静乐县| 东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