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學怎么活
本書完整呈現了我過去十年“學怎么活”的心路歷程。
先交代一下緣起。大約十幾年前,我進入了世俗定義的“人生巔峰”和“超級舒適圈”。當時的我,事業順遂,交游廣闊,家中無事,生活悠閑。隨興所至,常騎著自己養的馬馳騁大地,駕滑翔機御風而行,著潛水裝和魚群共舞。
這樣的日子過了幾年,表面春風得意,內心卻日漸空虛。我開始問自己:“生而為人,我到底是來做什么的?”帶著這個問題,我遍搜典籍,請教高人,折騰了幾年,最后終于浮現出一句話:“我是來學怎么活的!”在這句話變得不容忽視后,我終于下定決心,放下自己創辦的事業,走上一條不同的人生道路。
這十年,前七年我主要在做義工,從業余做到全職,從中國臺灣做到全世界,從刷馬桶、拖地板到開山種樹,從當服務學員到當講師,無所不做。最近三年,我開辦了自己的“學怎么活”相關課程,分享人生心得,與有緣人一起同行。這本書,就是這十年一路走來的“心靈日記”。
大家一定很好奇,學了十年“怎么活”,我如今到底活成什么樣了?我覺得最能代表我此刻生命狀態的,莫過于下面這則小故事。
一只小螞蟻在沙漠里趕路,遇到一位師父。師父問他:“為何匆匆?”小螞蟻說:“我要去朝圣?!睅煾腹笮φf:“圣城那么遠,你走得這么慢,生命又這么短,怎么可能到圣城?”小螞蟻說:“沒關系,只要能死在朝圣的路上,我就無比幸福!”
的確,小螞蟻不知道圣城有多遠、能不能走到、到了以后會怎樣……但為什么還堅持要去朝圣呢?我認為,答案可能只有一個:因為它現在已經很幸福,自從走上這條路,就越來越幸福!
這就是此時此刻的我。
現在的我,和過去有什么不同?這么說吧,如果有人問我:“假設人生可以重來,你想回到什么時候?”過去的我,會認真考慮,要回到二十幾歲還是三十幾歲;現在的我,無須考慮便能斬釘截鐵地回答:無須重來,此時此刻,就是人生最好的時光!
此時此刻的我,真有這么好嗎?當然未必。頭發自然稀疏許多,體能也無法與過去相比;生活及個性上,有不少毛病依然存在;在各種關系上,仍然不能讓人滿意;按照一般社會標準,言行的瑕疵還有很多(這些都有許多人證),甚至我仍對自己不甚滿意。
那又為什么說:此時此刻,就是人生最好的時光呢?主要是因為,我如今更能接受自己,接受別人,接受發生的一切。因為接受,所以自在、臣服,因而感恩、樂于分享和付出,并在其中不斷超越自我,看到了許多不一樣的人生風景……這一切,讓我的生命變得有意義并讓我感到幸福,這是過去所不曾有的。所以,我才會像朝圣的小螞蟻,篤定地走在這條路上,無怨無悔?!拔沂钦l?”這個問題的答案不需要問,是全然活過了,自然就知道。
過去十年,我在這條路上看見無數前人的足跡,因此知道,這條路是為所有人準備的;一路上我也看到自己改變的痕跡,因此相信,這條路是每個人都不該錯過的。既然像我這樣頑劣的人,仍因有緣走上這條路而感到幸福,我相信大家都可以。
走上這條路,也引導我的人生來到轉折點:如今的我,在命運的安排下,成為一個分享人生的老師。正如年輕時投身媒體,后來創業成為經營者一樣,這次我變成了老師。在我看來,這些都是人生的偶然、自然和必然。我還記得自己真正成為老師的那一刻:大約三年前,看到學員在課程中的變化,聽到學員分享轉變的心路歷程,有那么一個時刻,我清晰地感受到內在的聲音告訴自己,這就是我此后人生唯一要做的事情!那一刻,我真正成了一名老師。
如今我每天在做的事,就是陪伴和見證別人生命的轉變,并且讓自己同步前進。嘗過這種人間至樂,就不會再想做別的事了。無怪乎孔夫子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保ā墩撜Z·述而篇》)我如今完全理解他在說什么。
有必要提醒一下:走上這條路,大家不必像我一樣,非要換一個領域或換一種角色。這些都不是重點,真正的重點,是換一個角度,換一種態度,換一個新的自己。無論你處于人生的什么階段,無論你從事哪種行業,只要愿意,就可以直接上路,而且越早越好。不要像我,走了那么多彎路,一大把年紀才上路。在當今的時代,獨自走這條路不容易,結伴同行,當然更幸福!
本書的出版,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只能說,感謝我此生有緣相見的每一個人,你們若不是滋養了我,就一定是啟發了我,這當中當然包括正在讀這本書、即將改變的你!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