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的憂愁,趙延并不知道。
此刻的他,看著夏無且帶來的一袋子銅錢,都顧不得下水了。
“一金,陛下賞你的。”夏無且笑呵呵的把布袋遞給了趙延。
趙延伸手接過,疑惑道:“陛下?始皇帝?”
夏無且為他解惑道:“我昨日連夜把你驅蚊用的繩索獻給了陛下,聽上卿說,陛下難得的睡了個好覺,今日一早,很是開懷啊!”
趙延聞言,連連向夏無且道謝,他還直接解開了布袋,伸手從其中拿出了二十四枚秦半兩來。
想了想,趙延又多拿了六枚,湊了三十枚,塞到夏無且的手里,說道:“都是太醫令之功,延無以為報,只能借由陛下的賞賜來感謝太醫令了。”
夏無且連連擺手拒絕,嘴上還說著,“你這是作甚?這是陛下給你的賞賜,你安心收著便是,我們大秦,不興這個。”
趙延繼續塞,并說道:“可非是太醫令一人,還有上卿亦是相助良多,若無太醫令與上卿,延的驅蚊繩索,一文不值!”
二人拉扯了好半晌,見趙延如此的執著,夏無且只得道:“那行,我與上卿各取一枚,其他的,你自己收好,切毋再客氣了。”
趙延聞言,沒再強求,看來大秦是真不興這個。
但不興歸不興,該有的感謝卻也必不可少啊。
“乃公的衣服都要被你給撕扯壞了!汝這子啊,真的是!”夏無且整理自己的儀容,一邊整理他還一邊責怪趙延。
雖是在嘴上責怪,但眼神騙不了人,夏無且眼下再看趙延,那是越來越滿意了。
此子不僅有真才實學,難得的,還是個義士,知恩圖報!
而且他之所報,是真他媽豐厚啊!
夏無且倒非是覺得三十枚秦半兩多,以他之身份地位,趙延拿出的三十枚秦半兩,他還真看不大上。
但別忘了趙延總共只有多少。
一金而已。
一金指的是一鎰金,根據大秦的度量衡,一鎰等于二十四兩,一兩等于二十四銖。
秦半兩,既然名半兩,那就是實實在在的半兩錢,重十二銖。
故一金也只有四十八枚銅錢而已。
趙延居然舍得從其中拿出三十枚來分給他夏無且和上卿蒙毅。
夏無且捫心自問,換做是他的話做不到趙延這般大氣!
夏無且早就聽聞了趙延的義士之名,為此,他還專門打探了一番。
得知趙延曾跌入泗水的冰窟窿,為一女子所救,而那女子之夫是沛縣的泗水亭亭長劉季。劉季是誰,夏無且并沒有聽說過,但他卻聽聞說這劉季對趙延很是禮遇。
故而趙延才會在劉季找不到足夠的人來泗水撈鼎后,毅然頂上。
在沛縣黔首們的心中,來泗水撈鼎可是無異于送死的啊。
這都肯來,可見趙延名副其實,確實稱得上是一位“義士”!
給趙延送了賞賜,夏無且便很是滿意的離開了,而趙延則直接被一眾黔首和刑徒們給圍了起來。
“一金?一金是多少啊。”
“想不到這始皇帝竟是賞罰分明,兄因此發了一筆橫財啊!”
“一金是多少你都不知道?足足四十八枚半兩呢!”
“這么多?兄還真是發了一筆橫財啊。”
“壯在此恭喜延兄!”
“恭喜延兄!”
“……”
眾人都一陣眼熱,聽聞說一金有四十八枚秦半兩,他們更是眼睛都紅了。
這年頭,大秦雖然缺少糧食,但整體來說,卻是一個糧賤錢貴的階段。
四十八枚秦半兩,看上去雖不多,但卻購買力驚人!
只需一枚半兩,就足夠一個成人半個月的口糧,那一金呢?如果全換成糧食,足足能吃兩年!
要不壯等人在聽秦兵說撈鼎三日之后若還愿意留下會有每日一枚半兩的賞賜,直接就雙眼放光呢。
多撈一日,那就是多了半個月的口糧啊,上哪還找這么好的營生去?
趙延顛了顛錢袋子,從中取出了六枚秦半兩,分別分給了壯和勇等人。
壯和勇他們都驚呆了,“兄這是作甚啊?”
趙延笑道:“你我都是兄弟,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還能作甚?收買人心唄。
趙延之前在沛縣的時候是沒那個機會,真有機會的話,他會比劉邦更加的豁達大度!
壯和勇等六人都喜不自禁,而“同鄉”之中剩余的三人就比較難受了,其中的那位刑徒更是上前對趙延拱手道:“里可為兄舍人否?”
趙延:“否!”
他不喜歡見錢眼開的人,可以大度,但不能被人當傻子啊。
這名叫里的黔首擺明了不靠譜,趙延如何會與他做兄弟?
里討了個沒趣,陰沉著臉走到了一旁,但他的眼神,卻一直都在趙延的錢袋子上打轉。
壯說道:“里不是好人,恐生偷盜之心。”
勇:“汝當兄弟都是吃閑飯的?”
信:“敢有盜行,剁了他的手!”
幾人正說著,有秦兵路過冷笑,“身處此地,還怕有人偷盜,汝等是有多瞧不起我大秦甲士?又有多瞧不起秦律?”
趙延驚奇道:“汝懂秦律?”
那秦兵高高的昂起下巴,說道:“正欲試吏!”
想要做秦吏,不懂秦律是不行的,就連劉邦,哪怕在沛縣之中已經關系很硬了,聽娥姁說他在當初試吏泗水亭長的時候,亦通宵達旦的背誦過秦律。
看得出來,那秦兵是真的以秦兵為榮,以秦律為榮。
對秦律頗為了解的趙延一點都不擔心錢袋子會被偷盜,就算有人偷盜了,也能找回來,而那偷盜之人可就慘嘍。
秦兵會讓他見識到何謂秦律嚴苛!
趙延覺得,不會有人那么傻,真來偷取他的賞賜的。
但他還是低估了大秦法盲的貪婪。
趁著趙延下水的工夫,里被抓了個正著!
秦兵們都被這刑徒的愚蠢給氣笑了,夏無且得知此事之后,聽聞李斯在東巡隊伍之中閑的發慌,直接就給請來斷案了。
李斯身為大秦廷尉,掌管廷尉獄,過往判案斷獄的,那都是大秦犯了法的臣子與功爵。
給一區區刑徒斷案還是第一次。
但本來就閑的無事嘛,加之以確實喜歡判案斷獄,李斯由此,竟不吝親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