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是始皇帝最親近之人,二人從小一塊長大,始皇帝親政之后便把蒙毅拜為了上卿,常伴左右。
出巡路上,蒙毅是能夠與始皇帝同乘的。
饒是李斯和趙高,也遠沒有這種待遇。
始皇帝安睡的時候,能夠自由出入他的營帳的,整個大秦也唯有蒙毅一人!
昨晚始皇帝睡下的時候,還沒有這根繩索的,早上起床便有了,不用說,肯定是蒙毅帶進來的。
面對始皇帝的問詢,蒙毅不答,而是笑道:“陛下昨晚睡得如何?”
始皇帝嬴政道:“極其安穩,沒有蚊蟲滋擾,難得的睡了個好覺。”
蒙毅伸手指著那繩索道:“便是此物之功了。”
“哦?”始皇帝好奇。
蒙毅繼續道:“是太醫令夏無且昨夜送來的,毅專門嘗試過了,無毒,雖煙霧比較大,可每隔半個時辰便通一次風便能解決。”
始皇帝嬴政:“你一夜未眠?”
蒙毅:“那倒是沒有,后半夜交代好寺人便去睡了。”
“嗯。”始皇帝嬴政點了點頭,問道:“夏無且又從何處得來?”
蒙毅如實道:“聽聞說,是一位來撈鼎的沛縣黔首。”
始皇帝嬴政又問道:“可是教授急救之法的那位?”
蒙毅:“正是他,其名延。”
“有趣的一子。”始皇帝笑道,“賞,一金!問清楚這繩索之方,大告天下,讓我大秦黔首也能免受蚊蟲之苦。”
“唯!”蒙毅應了一聲,下去督辦了。
始皇帝嬴政在寺人的侍候下起床,簡單的洗漱之后他開始用膳。
吃的是……與趙延差不多的餅子,加肉湯。
一邊啃餅子,始皇帝嬴政還一邊坐在案前翻閱竹牘。
“陛下,武信侯馮毋擇攜馮去疾馮劫求見。”有寺人上前稟報道。
始皇帝:“宣!”
不一會馮毋擇和馮去疾馮劫便一起來到帳中,他們拱手行禮道:“拜見陛下。”
始皇帝嬴政瞥了馮毋擇一眼,毫不客氣的訓斥道:“還是為了給延進爵之事?你自己吹的牛皮,自己圓去!我大秦,還無無軍功卻能進爵的先例!!”
大秦的二十級軍功爵位制,那都是服務于從軍之人的,需立下了軍功,才可進爵。
但馮毋擇也不知道得了什么失心瘋,居然給趙延承諾,可以給他進爵。
馮毋擇后知后覺,自知說錯了話,想著干脆耍賴,但他好歹也是大秦的武信侯,說話如同放屁的話,那丟的是整個大秦的威信啊。
昨日里,馮毋擇便探過始皇帝的口風了,得知此事沒門,他就去找自己的兄弟馮去疾以及侄子馮劫商議。
馮去疾和馮劫埋怨馮毋擇亂放屁,但牛都吹出去了,總得解決。
冥思苦想了一晚,馮去疾終于想到了應對之策。
是以,馮毋擇才會帶著馮去疾和馮劫一同來面見始皇帝。
面對始皇帝的訓斥,馮毋擇只能干笑,而馮去疾則是從他身后走出,捧著一牘竹簡道:“陛下,臣有書上奏。”
始皇帝嬴政招了招手,讓馮去疾親自奉上。
在案幾上展開竹牘,始皇帝凝神看了半晌,未等看完,他就被氣笑了,“為了一句區區的大話,你居然想要更改我大秦的軍功爵位制?”
竹簡上的內容很多,但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大秦已經橫掃了六國,戰事沒有那么頻繁了,何不更改軍功爵位制呢?改成凡有功之人,皆可進爵!不再只限于軍功!
如趙延,他傳授急救之法,讓溺水身亡之人大大減少。
此乃功,可進爵!
馮去疾拱手道:“此舉利大于弊,可助我大秦有更加全面之發展!”
馮劫亦附和道:“泰山之上為陛下遮風擋雨之松樹,不也被賜封五大夫了?此即是凡有功皆可進爵啊!”
始皇帝嬴政聞言,只問了馮去疾一句話:“可改,朕也以為橫掃六國之后,我大秦的軍功爵位制沒有那么大的用武之地了,但是,若由此便更改,那因而引發的賣官鬻爵之禍,該如何解決呢?又如何界定功勞之大小,以使功爵相宜呢?”
馮去疾:“……臣,還未曾考慮過這些。”
始皇帝嬴政又看向了馮劫,說道:“五大夫松只是戲言,如何能與政事混為一談?”
說完,他又重看向了馮去疾,說道:“若此策完備,朕會采納,可若是無完備之策,那此事便休提了。”
馮去疾:“唯!”
馮毋擇:……
就這?你他媽想了一晚上的妙計,被陛下一句話就給否了?
“退下吧。”始皇帝嬴政不欲再同三人多說,揮手屏退。
“臣等告退。”三人就這么灰溜溜的離開了。
馮毋擇愁的頭都禿了,這他媽怎么辦啊,吹出去的牛皮完全實現不了啊。
都他媽怪我這張破嘴,說啥不好呢,非要說進爵。
沒辦法,只能賴了啊。
不若……給他個親兵,讓他在自己的軍中任郎中?
有機會立下了軍功的話,再進爵也不遲啊。
營帳內,始皇帝嬴政低頭思索,他何嘗不知道,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已經不太適合眼下的大秦了?
但要改制,卻不是那么容易的啊。
他比馮去疾考慮此事更早,也考慮的更多。
如他剛剛所言,問題有二。
冒然更改的話,一是會造成賣官鬻爵之禍,二就是無法具體的界定功勞的大小。
主要還是沒有方向,數百年來,大秦都只有一個目標,便是實現東出之志。
現如今,這個目標在他始皇帝嬴政的手中完成了。
可是接下來呢?具體又應該做什么呢?
巡游四方,威服四海,只是其一……始皇帝有一種驟然失去了目標與方向的悵然若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固然依舊是始皇帝的野望,可不管是北拒匈奴還是南征百越,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
而且,大秦雖已橫掃了六國,卻并不能令六國子民歸心啊。
只是泗水撈鼎,在山東子民的心中,不也無異于是送死嗎?
由此,才成全了那個名叫“延”的黔首的義士之名。
如何找到大秦接下來的發展方向,如何實現民心上的大一統,便是始皇帝嬴政亟需要解決的事情。
……